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中的企业行业协会角色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中的企业行业协会角色

作 者:黄仲宁 (福建农林大学东方学院 350017)

摘   要:介绍了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在政府宏观管理下,积极发挥企业行业协会在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中作用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行业协会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一种教育模式,是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借鉴发达国家先进经验,以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为指导,努力探索建立产学研合作的机制。在这一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取得了初步的成绩。但我们应该认识到,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产学研合作还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和问题,并已严重阻碍了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发展。行业协会作为新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将在职业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新形势,应积极发挥企业行业协会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作用,以使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一、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及主要问题
  (一)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内涵
  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即教学与企业相结合,以教学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生产单位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与学生实践有机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一种教育模式,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导向和对产学研结合成果的主要评价标准是学生的职业能力。
  (二)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学研合作教育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教育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曾多次强调,理论要与实践相结合,师生要与实际劳动者相结合,学校要与用人单位相结合,并将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高职院校培养人才的根本途径。但广大企业和当地政府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一些地方仍然存在着育人与用人相脱节,教育与经济相脱节的现象,高职院校虽然都开展了不同形式的产学研合作,但合作往往仅流于形式,没有什么实际的进展,缺乏对应的举措,更没有相应的保障机制做支撑,参与合作的企业数目还远不够,合作尚处于松散的状态。
  2.合作双方的利益关系不对等,导致缺乏合作热情
  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与高职院校双方拥有的资源不对等,高职院校方希望获得企业在人才培养方面更多的支持,尤其是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希望得到企业的大力支持。现阶段无论是“工学交替式”、“订单式”还是“2+1”模式都是高职院校有求于企业的比较多;企业方面虽然在合作解决技术问题和为企业进行人员培训有浓厚的兴趣,但由于大部分高职院校发展的还很不成熟,科研能力相对薄弱,因而服务企业的能力不强。高职院校的这些弱势导致对企业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使得许多企业与高职院校合作的热情大打折扣,这也阻碍了高职院校的进一步发展。
  3.合作双方信息不对称,合作教育流于形式
  从目前的就业情况来看,一方面是企业急需大批高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就业岗位。其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合作教育不到位,人才供求缺少必要的信息交流与沟通却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难以顺利开展是因为高职院校对于企业中实际采用的新技术、新装备缺乏了解,无法在教学中将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的信息传达给学生,这将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由于信息传递渠道不畅通,这在一定程度上使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偏差,不能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或认可度较低。调查发现目前企业在人员吸纳方式上,与院校签订“订单”培养只占14%、通过社会招聘占38%、通过人才交流中心占48%,有相当一部分企业重当前利益而轻长远利益,不愿在人才培养上做长远投入,因而合作教育还只是停留在合同或协议上,并未实质地改变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以上情况,要想将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入开展下去,要想高等职业教育能获得进一步的发展,就有必要发挥企业行业协会的作用。企业是产学研合作教育得以顺利实施的根本保障,企业是否直接参与以及参与的程度决定着合作教育的层次与质量,作为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重要主体,企业应从社会利益与长远利益出发,主动把关注点从“用人”转移到“育人”;从“短期利益”转移到“长远发展”上,积极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促进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良性发展为企业的腾飞做好人才的培养与储备。
  二、在政府的宏观管理下,积极发挥企业行业协会在高职教育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
  行业组织到底能做什么?陈晓明3认为:“一是制定人才培养标准;二是制定岗位职业能力标准;三是教育过程的知情权和参与权。教育尤其是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标准等要出自行业,包括人才培养质量认定权。文化课、公共课、基础课的教材由教育部门来做不容置疑,但是专业课教材的制定必须明确以行业为主。”陈晓明坦言,目前教育部门既是人才培养单位,也是考核单位。“产业是职业教育之母,要把以上三权回归行业,产业和社会需求与职业教育才能紧密结合。”他还指出,行业组织只有加强自身的专业能力建设,才能获得更多参与教育的话语权。
  企业行业协会可以在政府、学校与行业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沟通它们之间的联系。企业行业协会可以协调政府与学校、企业、行业内和行业间企业的相互关系。   
(一)促进校企合作办学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企业将更广泛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这将要求企业在管理水平以及产品的质量和技术含量上不断提高,企业客观上需要高等院校的支持和帮助。高等职业教育只有通过产学研合作,才能使高职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科技发展接轨,才能把应用科技推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把人力资本在一定的科技条件下转变为产业资本,提高办学效益和抵御市场风险,将科教兴国战略落到实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提供行业内企业空缺岗位信息,为学生提供就业机会;其二促进企业提供资金支持和进行实训基地的建设;其三,合作办学是学校教师深入生产第一线的有效途径,是培养“双师型”教师的突破口。通过校企合作办学,能使专业课教师更好地掌握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水平。这是我国这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职业教育生命力的源泉所在。
  (二)为政府进行教育决策和教育立法提供参考
  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条件下,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由微观转入到宏观,转变到制定和执行宏观调控政策,搞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一些不应由政府直接行使的管理职能转移到了社会中介组织的手中。企业行业协会作为一种典型的社会中介组织,发挥着越来越积极的作用。在高职教育方面,企业行业协会可以作为“中介机构”介于政府与职业学校之间,既担负执行政府决策的责任,帮助学校完成政府下达的任务,起到平衡利益冲突,减少直接矛盾的作用;又代表学校向政府表达意见,提供建议,影响政府的政策。这样不仅能够有利于学校自主办学,还能够促进社会矛盾的相互转化和融合。政府进行宏观职业教育决策过程中应有企业行业协会代表的参与,以增强教育决策的客观性与透明性并有利于对政策的执行进行督导。
  (三)不断满足市场发展和标准化需求
  随着技术的不断更新,产业结构变化,企业行业协会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修正培养方案,汇聚行业人力资源需求,提供最新供求信息,满足高等职业教育决策和发展的需要。这有利于人才需求预测,推动行业职业(岗位)标准、完善资格认证体系。
  (四)对高等职业教育过程进行监督
  1.办学操作上
为了使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能力标准、教学模式等方面能适应行业的需求,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框架和重要文件以及具体的课程开发一般应由企业行业协会参与制定,由政府颁布。
  2.行业协会参与成立评估中介机构,定期对高职院校进行教学质量评估
建立以教育界、行业协会、企业和社会广泛参与多方介入的多元化的评估制度,采用多种评价尺度和测评方法,保证评估的信度和效度。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包括建立起知识、基本技能、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创新发展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多元质量观。加强高等职业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使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进一步科学定位,办出特色,应尽快建立国际化的国家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以提高我国职业教育的市场竞争力。
  3.学校管理上
邀请本行业专家作为高等职业院校的管理委员会成员,参与学校决策。行业组织定期对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进行评估,进行雇主对职业教育和培训满意程度的调查,畅通职业教育的质量信息反馈渠道,不断弥补高职院校发展中的不足。在教师选拔上,行业协会推荐行业人员作为兼职教师,把最新的职业技术带进学校。
  事实上,教育主管理部门也在积极推动行业在职业教育发挥指导作用。在2010年,职业教育和行业、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已经有了一个跨越式的进步。据教育部职成司综合处杨克介绍,2010年一月份,教育部成立了全国职业教育创新指导委员会,共有76名委员,其中80%来自行业和企业,教育界人士只占十几个人。“教育部也会以《职业教育法》修订为契机,推进行业参与职业教育向健康的趋势发展。2010年12月3日,全国中职教育教学改革创新指导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暨43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上,教育部副部长鲁昕指出:“在新的发展阶段,要充分依靠行业主管理部门和行业协会,共同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要吸引行业、企业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使之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相吻合,更好地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转变服务。”
参考文献
[1]刘一兵.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问题与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
[2]杨黆.高职院校产学研合作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业技术,2010,(2).
[3]解艳华.政府购买教育服务:解行业组织“尴尬”[N].教育在线,2010—12—22.
[4]张银普.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促进职业教育发展[J].中国冶金教育,200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