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作 者:马爱华 (山东省平度市同和街道白埠中学 266725)

摘   要:初中是学生从初级学习阶段迈向高级学习阶段的重要过渡期,加之学生的思想观念、认知能力等方面发展还未成熟,所以一旦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则会导致思想观念偏差、道德意志不坚定等,不利于自己未来的学习与成长。为了避免此种情况的发生,应当强化初中思想品德教育,也就是有效的应用情感教学法,将情感因素融入到教学当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情感、鉴定道德意志,强化道德行为。那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应用情感教学法呢?本文将通过分析情感教学法及其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发挥的作用,进而研究以上问题。
关键词:情感教学法;思想品德;教学应用

从近些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来看,教育事业蒸蒸日上,前景一片看好。当然,我们也不能盲目乐观,因为在各阶层各学科教学工作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暴露了一些问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不佳就是其中之一。究其原因,主要诸多初中学校更加将目光都放在了语、数、外等重要学科上,忽略了思想品德学科,因此教师未能采用适合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来展开思想品德教学,最终导致思想品德教学效果不佳[1]。对此,笔者认为应当高度重视思想品德学科,积极引用情感教学法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受到情感的影响,进而对思想品德教学产生兴趣,有效学习,正确认识道德,不断强化道德意志。
一、情感教学法及其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一)情感教学法
情感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及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融入的一定情感因素,并使情感因素充分发挥作用和优势,从而令学生在一个更加轻松的、和谐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基于此概念,此种教学方法符合新课改要求,将其合理的应用于教育教学之中,能够营造轻松、自然的教学环境,并且运用情感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知识。所以,在新课改推行不断深入的情况下,将情感教学法科学、合理地应用到各阶段各学科教育教学之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作用
参考相关文献及笔者工作经验总结,确定情感教学法有效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之中,可以发挥多种作用,具体表现为:
1.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相关实践研究表明,性格开朗、乐观活泼的学生,往往在学习中越有自信心,越能有效学习。但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各个学科知识的学习是比较困难的,这其中包括思想品德教学。思想品德教学之中,需要学生反复学习和记忆枯燥的、乏味的思想品德内容,这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乐趣,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思想品德学习效果不佳。但将情感教学法融入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通过情感因素来感染学生,让学生产生共鸣,进而对思想品德知识学习产生兴趣,逐渐的学会思想品德知识,那么学生思想品德自信心将会很大程度的提升。
2.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认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会相互发挥作用。基于此,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注重情感因素强化,可以使之影响学生认知上的选择,进而强化学生学生的认知能力,更好的学习思想品德知识。基于此,将情感教学法应用到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是非常必要的,可以调动情感因素,影响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思想品德学科,进而良好的学习思想品德知识[2]。
二、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的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的确,情感教学法有效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利于提高教学效果。那么,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有效应用情感教学法呢?笔者的建议是:
(一)改变教学理念
要想使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教学理念,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良好的开展思想品德教学活动,有效的教育和培养学生,让学生正确认识道德,进而强化道德意志和行为。当然,对于改变教学理念,需要教师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如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能力、认知能力等方面,进而结合教学内容,合理的运用情感教学法,将情感因素巧妙的融入到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被先进人物的情感所感染、或被英雄的心声所影响,进而对思想品德产生浓烈的情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有效学习思想品德。
(二)活化教学模式
一个灵活的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因为在灵活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情感因素容易被激发。基于此,将情感教学法有效的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应当注意活化教学模式,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运用情景教学模式、合作教学模式、实践教学模式等教学模式当中的一种或多种,以此来优化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想品德知识,强化道德意识[3]。例如,某教师运用情感教学法来展开《让挫折丰富我们的人生》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为了使学生能够产生情感共鸣,积极主动参与教学,教师决定采用情境教学模式,也就是在教学伊始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了关于“邓亚萍乒乓球运动生涯”的视频,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在学生视频观看之后,可以看到很多学生被邓亚萍所折服,并且产生情感共鸣,此时组织学生阅读教材文章《作者与人生相伴》,学生可以融入其中,良好的学习,最终强化自身勇于面对挫折、克服挫折的意志。
结束语
基于以上内容的分析,确定情感教学法有效的应用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能够弥补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使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水平得以提高,良好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强化学生道德意识和行为。
参考文献
[1]颜长青.情感教学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新课程导学,2013(3):22-23.
[2]周君红. 新课程教学情感渗透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 素质教育,2013(9):21-23.
[3]刘雪璞. 情感教学法在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14(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