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中数学教学如何改革教学方式

高中数学教学如何改革教学方式

作 者:徐 峰 (山东平邑实验中学 273399)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普及,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打破传统,不拘一格,大胆创新。但课堂教学方式仍有令人深思的问题,没有真正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没有以学生为主体放开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没有充分地挖掘学生的数学潜能,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方式;革新

教育部门对我国的教学进行了革新,改革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摆脱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的束缚,利用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成效。因此,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认真贯彻落实新的教学方针政策,教师不仅要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吸收,还应该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从而利用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因此,主要针对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创新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从而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
一、完善教学方法
在学习活动中,兴趣始终是最好的老师,因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对教学方法进行丰富和完善,加强对于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从目前来看,在高中数学中,教学内容的抽象性是影响教学效率的关键,很容易引发学生的畏惧心理.对此,教师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生动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目前来看,在高中数学中可以采用的教学方法包括探究式教学、情境教学等,其中情境教学是最为常用,同时也是相当有效的教学方法,应该得到数学教师的重视.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情境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帮助学生对教材内容进行理解,使得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生活实际,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将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学生所熟知的概念和问题,从而方便其进行理解和体会,也可以应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例如,在对函数的基本性质进行教学时,关于函数的最值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播放一段烟花视频,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在制作烟花的过程中,人们都期望烟花的燃放可以达到最大值,那么,烟花弹在距离地面何种高度爆炸,何时爆炸,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呢?高度(h)与时间(t)存在怎样的关系,又如何对这种关系进行确定呢?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二、要抓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不能急躁,不能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想着“一口吃一个胖子”,要注重知识的有效积累,应懂得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巩固旧知识、发现新知识的过程,决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同样,具体到教师的教学工作上也是如此。高中数学教学效率的提升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紧抓教学过程,严格把关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细节,对他们遇到的每一个小问题都应该认真对待。如在对学生传授数学的概念、定义、公式、法则、定理等知识时,要注意对学生完整地讲解这些基础理论的形成过程,而不要简单地进行硬性灌输。事实上,一个定理的证明过程,往往都会用到旧知识,学生对这些知识形成过程的正确理解正是他们自身数学能力得以提高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改变之前那种重结论、轻过程的教学模式,要把知识的形成过程看作是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方面。
三、把握好教学节奏
人们在唱歌时需要按照节奏来唱出优美动听的歌曲,在运动中需要按照一定的节奏来维持身体的耐力,在教学中,同样也需要按照一定的节奏来保证教学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看到,有的教师急匆匆地讲完了所有内容,却只用了课堂的一半时间,剩下的时间就让学生自习或进行题海训练;有的教师一节课只用来讲一道题,甚至都没有完全讲明白,这些都是教师没有把握好课堂教学节奏的表现,会直接导致教学效率的低下。高中数学相较于初中数学而言,教学内容增多、难度加大,如果教师的讲课速度过快,学生就会出现难以接受或不能完全接受的情况,长此以往,学生的知识盲点越积越多,就会出现跟不上的情况;而如果教师的讲课速度过慢,对学生思维的训练又十分不利,久而久之,还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学生的思考习惯与做题效率。因此,把握好教学的节奏至关重要。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合理调整教学节奏,对于学生容易掌握的简单问题,教师可一带而过,适当点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即可;而对于难点易混淆的问题,教师则要放慢速度,进行重点讲解与具体分析,并且要留出让学生自己思考、消化的时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四、强化引导教学
对于高中数学教学而言,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注重对于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加强对于学生学习的引导,促进其探索能力的提高.数学课程学习的核心和精髓,在于不懈的探究和求索,高中数学处于基础数学和高等数学的过渡阶段,发挥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对于提高数学学习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教学中,首先,教师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为其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使得学生能够通过自身的实践,得出正确的结果,从而提高其探索能力;其次,应该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索活动,通过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方式,针对特定的客体进行分工协作;然后,教师应该确立不断探索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典型示范,使得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的探索意识和探索能力.
五、合理利用网络,拓展教学视野?
  如今社会在网络的使用方面日益频繁,网络作为时代发展的产物,其拥有着广阔的文化资源,成为了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高中数学老师应该鼓励学生合理地利用网络资源,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课题的探究,利用网络对所学知识进行先期的了解和后期的巩固,从而达到网络资源补充课堂教学的目的。例如,在学习微积分这部分知识时,老师可以先让学生利用网络查找一些关于微积分的信息,如微积分的历史,那些数学家在微积分领域贡献最多,微积分对生活有什么指导作用等等,通过查找资料,学生在学习微积分之前就已经对微积分有了初步的认识,这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主动性会有所增强;同理,在学习结束以后,老师可以要求学生在网络上找一些微积分比较经典的题目与同学交流分享,好的解法还可以被推荐到课堂上进行讲解并推广,达到共同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此外,学生在课余时间如果遇到数学难题,也可以通过网络及时地向老师或者同学请教。
总之,在当前素质教育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新课标的出现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起来,及时更新教育观念,认识到数学教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交流、互动以及共同发展的过程,对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对教材内容进行再创造,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推动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