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中,我参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聆听着专家的报告,憧憬着开学后带着我的学生们去兴高采烈的去实施活动。然而开学后真的开始活动了,我发觉其实并不那么简单。上实践活动课前,首先得考虑开展什么活动、怎样开展活动、怎样减轻教师负担、怎样减少活动课的随机性和随意性,增强科学性和规范性等多方面的因素。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活动主题的设计与选择。作为一名实践课老师进行了近五年的活动课,对于选题有以下见解愿与同行探讨。
1.选题要贴近学生周围环境的课题,满足学生的好奇心
选取学习课题时,就应当使课题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关联,让学生举手投足之间就可以取到材料,发现现象,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去探索的兴趣。为目标的完成做一个好的铺垫,搭起一座桥梁,使它们得以沟通。例如:开学伊始已是秋天,于是我和三年级的学生选取了《走进秋天》这个课题。可以和学生们出去走一走、看一看、找一找,真真切切地去感受秋的变化,秋的气息,这毫无疑问比课文中的描述要更有说服力。在这个活动中,学生居然通过观察发现了秋天当中叶的落地方式:被风吹落的树叶大部分正面先着地,颜色的变化:原本绿色的树叶有的变黄了,有的变红了。有一个学生还发现了被一块布盖着的小草居然是黄白色-----看着他们那认真的观察态度,望着他们那渴求知识的眼神,我无法不感动,也无法不通过努力去满足他们的好奇心。我觉得综合实践课必须遵循“一切从学生出发,一切为了学生”的原则,着眼于生活,使生活成为其源头活水。
2.切忌选题过大,无法开展
对于小学生来说,选题可以选小一些,具体一些。如:小学三年级的综合践活动可以注重学生和自然之间的联系,小学四、五年级可以注重学生和社会之间的联系,小学六年级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自我,这样逐步深入,又选择操作起来比较容易的主题,那么就不用担心活动会半途而废了。例如:《水质的调查》、《植物世界》等,内容过于广泛,涉及的内容过多过于庞杂,几乎可以成为一门专业性的学科了,这样的选题不利于课题的开展,更不适用于刚刚入门的中低段孩子。课题过于深奥,脱离自己的实际,超出了三、四年级的中段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学校所能提供的条件。如《给人类寻找另一个家》、《星空的未来》等内容,涉及的科技含量高,专业性强,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完成这样的课题是不太现实的。
3.选择主题要慎重,兴趣不能保持长久,课题研究半途而废
一些孩子对于自己选择的主题只有三分钟的热情,而缺乏坚持性。这时,教师要及时的给予提醒与帮助。研究的课题要具有吸引力,让学生始终保持较高的热情,才能坚持下来,不至于半途而废留下遗憾。例如,今学期我们五年级的同学选了《十字绣》,一开始同学们热情高涨,信心十足。在了解了一些理论知识后,步入实践,同学们遇到了许多意想不到问题,受到了打击,灰心了泄气了,有的甚至想放弃。幸亏老师和一些同学互相鼓励才得以坚持下来。通过这次选题我意识到再次选新的课题一定要慎重,否则真的会前功尽弃。选题如果失败,这样很容易降低学生的挫折感,选题如果成功,这样就会提高学生的成就感,并且还让学生逐渐了解到什么样的活动主题才适合自己去做。这样不仅培养了他们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主意识。真是一举几得的好方法。总之,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发现与提出问题后,经过选择,找出科学问题,再从一系列科学问题中,选择出研究课题。
4.选题要面向儿童的生活
现在的学生在家中大部分都是一个孩子,大多数的小朋友在家里一直沐浴在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的关的海洋之中,父母每天为他们做这做那,他们却浑然不觉,甚至一点也不珍惜。更有甚者养成了飞扬跋扈,自私的性格。为了帮助儿童通过自己的劳动创造新生活,以文明健康的方式来享受生活。我开展了《我是妈妈的好孩子》主题活动。
先让学生想想爸爸妈妈从地里或下班回到家的样子,是不是很辛苦。这种状况下,他们为我们做了哪些事情。活动进行中,同学们自然而然地开始留心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他们在记录这些生活小事的过程中,感受到了父母为自己的无私奉献,也在为父母做事的过程中,学会了关心和体贴父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能自发的为父母做一件小事:给父母挤一次牙膏,拿一次皮鞋,盛一次饭,或认真的吃一次饭 ,通过这次活动后家长的反映感觉到孩子懂事多了。通过这次活动以后,在进行《走进秋天》活动时,我带孩子们去观察校园中的植物时,发现了一颗东北姑娘,我告诉学生东北姑娘的果实能吃。孩子们一窝蜂的去采摘来吃,但是我发现一个叫林嘉园的学生没有吃,而是攥在了手里。于是我问他:“园园,你为什没有吃呀?”他说:“我要给妈妈尝一尝。”我听后心里的那份感动是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
通过上述活动我认为,实践活动并不一定局限于学知识,在活动的过程中 逐步陶冶学生的情操,培养他们的爱心,从衣食住行中渗透爱的教育。在道德的肥沃土壤中茁壮的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已经进行了快五年了,时间在匆忙中流逝。每一次活动有得有失,很辛苦但也有很多收获。看着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那份热情,那积极踊跃的精神让我感到欣慰。如果把学生比成种子,那么综合实践课程就是一块肥沃的土地。迎着初升的太阳,怀着收获的渴望,我们相信虽然尝试的过程不会一路平坦,但一定会阳光普照。我还坚信,只要我付出了,那一定会“明年春天倍还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