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学中越来越关注人性化的内容,尊重学生、重视学生、为学生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平台已成为新的教学观念。有效的评价是少儿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有效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美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儿童对美术的兴趣、激情、自信,关系到学生自身人格的健康成长。我们要充分尊重和肯定孩子们的美术作品,同时让孩子们学会尊重和肯定其他同学的美术作品。
关键词:课改;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有效评价
当你翻阅一幅幅充满稚气,构思独特,造型夸张,色彩斑斓的儿童画时,你可知这些作品体现了孩子们对世间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流露了他们纯真的思想感情。因而课堂教学中的启发与引导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核心。因此,怎么开展教学中的有效评价来提高教学质量, 值得深思探讨,本文就此有效评价谈几点感触。
一、有效评价有利于培养和保持孩子们的绘画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正因为对事物有了兴趣,爱迪生才由学母鸡孵蛋开始,一步步钻研探索,最后终于成了伟大的科学家。每个孩子天生都爱画画,但是他们在还未具有一定绘画表现力情况下,如果老师不因势利导,很容易损伤他们对绘画的积极性。教学中,我会对孩子们的作品做适当的有效评价,在评价中给予孩子充分肯定,帮助他们克服画不好、画不像的胆怯心理,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使他们得以情绪释放、个性张扬,好奇心才得以满足……
例如,在《画茶杯》教学中,卢俊雄小朋友高兴地跑过来对我说:“陈老师,你看我画的茶杯可以倒过来用,是两用的,两边都可以用来喝水。”我仔细一看,真的很有创意!于是我让其他孩子对这幅画进行了点评,激励大家开动脑筋,大胆尝试,画出更有特点的画,孩子们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这个说:“陈老师,我要画一个三用的茶杯。”那个说:“陈老师,我要画一个比他更漂亮的茶杯”……这次教学活动,让我明白了在教学中适时抓住好的典型事例,进行有效评价,对培养和保持孩子的绘画兴趣,会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二、有效评价有利于提高孩子们的审美能力
孩子们天生都具有一定的美感,通过有效的评价能帮助他们建立和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在教学《威武的大象》中,有些孩子画的大象形象不够理想,我想通过对部分作品做简单的评价,以此引导孩子更好地把握形象,进一步调整与完成,使画面更加完整。于是,我拿出几幅有代表性的半成品加以了点评,并采用比较评价的方法来引导孩子们去领会和欣赏美的东西。如:有一幅画大象的形象,画得比较高大,线条装饰较多,另一幅画大象的形象,却画得太矮小,没什么色彩与线条装饰,显得单调不那么威武。我就问孩子们:“哪幅画的大象最威武?”他们当然要选那幅装饰较多,个子高大的大象。这就是他们天生的感觉美的能力。
这次教学活动,让我明白了用提问的方式,让孩子们自己去评价去感受,引导他们自觉把握画面的主体形象,这样更能体现孩子的绘画个性。在欣赏和评价的过程中,对于每一个孩子的作品的可取之处,都应当予以欣赏与肯定。
三、有效的评价有利于放飞孩子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一幅好的儿童画,离不开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在教学《手的联想》时,韩笑小朋友在画了几只鸟以后,又用手样的形状添画了孔雀、蝴蝶、小鸟……画面很丰富,很有想象力。为了更好地打开孩子们的想象之窗,我运用了讲故事的方法,为这小朋友的画作了点评。这个故事是根据她的创作思维而编的:“一天,有个小女孩做了个梦,梦见自己的一只手忽然变成了许多小动物,有孔雀、蝴蝶、小鸟……它们自由地飞翔,另一只手变成了山、树林、草地,小动物们在那里快乐地玩耍。多美的画呀!韩笑画出了她心中的美好世界。我相信你们都是更棒的。
这次教学活动,我明白了用讲故事的方法,对孩子的作品加以点评与表扬,更有利于孩子们接受,更能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有效的评价有利于增强孩子们的绘画表现力
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教师对孩子作品的评价也在改变,对于孩子的作品,只要符合其年龄特点及发展规律,体现了他们的创造力,着眼于事物的特征,就应当给予充分肯定。
例如,在教学《贪吃的老鼠》中,我给孩子们讲了一个关于老鼠贪吃的故事,就让他们自己想象场景,大胆地表现。雷俊宇小朋友画的老鼠,耳朵虽然一大一小不成比例,但只要你仔细看看,很有童趣。他画的老鼠:嘴是那样的尖,眼睛睁得溜溜圆,好像马上就吃到挂在它头顶上方的那串晶莹剔透的葡萄,长长的尾巴也不闲着,正往酒瓶里伸呢。这只老鼠很臭美,雷俊宇给它穿上了一件花衣裳……这栩栩如生的画面,给人带来的强烈的视觉冲击。对于他的画面下方有点空的情况,我给了他一个建议:如果你能在这只老鼠的旁边加几只调皮捣蛋的小老鼠,它们也要抢着去吃葡萄,岂不是更有趣?
五、巧用接纳和赞赏的态度,对孩子们的作品进行有效评价
有效评价的目的不是给孩子们划分等级,而是为了更好地促进每个孩子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评价他们的作品时,要避免以往用等级“优、良、中、差” ,或“对”与“错”,或“像”与“不像”等形式简单评价学生,而要用接纳、赞赏的态度进行有效评价。
刚任教时,我在教学《活蹦乱跳的小兔》中,杨媚小朋友画了三只形态各异的小兔,并添画了萝卜、青菜等,画面既生动又漂亮。我走过去摸摸她的头,向她露出了赞许的笑容。可是,意想不到的是,在集体评价时,我发现杨媚原本生动漂亮的图画上,已经画满了灰灰的、杂乱无章的线条。我生气地问她:“你怎么在这么漂亮的一幅画上乱画呢?”杨媚委屈地对我说:“我不是乱画的,是小鸡在草地上玩的时候,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小鸡赶紧跑回了家……”多么生动的故事、多么丰富的想象力呀!就在那一刹那,我为自己的无知感到羞愧。
这次教学活动,让我明白了要细心倾听和发现小朋友的想法,用接纳和赞赏的态度进行评价,保护孩子创作的热情,让每个孩子都能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六、鼓励孩子们积极参与有效评价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积极、科学的有效评价,可以促进和提高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在教学实践中要改变以往教师讲、孩子听的评价模式,尝试让他们参与评价,给每个孩子观察、述说、评价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奇妙的海底世界》中,我引导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奇妙的海底世界。我请每个孩子把自己的作品都贴到黑板上,并鼓励他们向其他小朋友介绍自己画的什么、怎样画的,同时仔细观察别人的画与自己的画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优点和不足。在这种自由、宽松的气氛中,我是一个参与者、倾听者,不时用点头、微笑、鼓掌等方式表示对发言者的肯定和赞扬。等全部孩子的画都展示出来时,让每个孩子领取一个贴星,给他们认为最美的作品贴星星。这一活动大大激发了孩子们参与评价的热情,他们一边自言自语,一边大方地送出自己手中的贴星:“这只海豚真可爱。”“这只蓝鲸喷水时像下了一场雨。”“海底的山峰真美丽。”“这只章鱼的脚又多又长。”……孩子们观察着、议论着,他们互相欣赏、互相评价,并用自己手中的贴星表达自己对同伴作品的喜爱。
这次教学活动,我明白了让孩子们成为评价的主体,可以调动他们参与评价的积极性、主动性;可以促进他们同伴间的交流和相互了解;可以培养他们在集体面前大方、自然表达的能力。
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的成功源于学生的信心,学生信心的形成往往源于教师的激励。让有效的评价贯穿于整个小学美术教学活动的始末,充分尊重和肯定孩子们的美术作品,同时让孩子们学会尊重和肯定其他同学的美术作品,相信孩子们在未来的美术活动中表现得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