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要成为一名好校长,校长必须要善于学习、善于研究、善于策划和善于调度,同时做到“有度”。善于学习的校长,可以成为“老师的老师”,并能引领老师共建“学习型”校园;善于研究的校长,在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的基础上,能把握教师专业化成长规律,最终引领教师团队共同打造高效课堂;善于策划的校长,能为学校的发展和需求作出正确的规划和决策;善于调度的校长,能带好班子、用对人和得民心。此外,好校长做人做事还必须把握好一个“度”字,在依法治校的同时,能够做到温暖宜人,以情动人,并能引领教师从敬业走向幸福。
关键词: 基础教育;学校管理;校长策略
一、善于学习,让教师觉得你就是他进步的阶梯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于学习,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最基本要素之一。作为一校之长,若不闻窗外事,不触摸时代脉搏,不站在时代的潮头,又怎能掌好一所学校的舵?校长既要当一名学者,又要当一名教育者,还要当一名引路人。因此,校长既要加强自身学习活动,提升自身的素质,又要积极引导教师参与学习活动,打造“学习型”校园。
1.加强学习活动,提升自身素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校长是教师的教师”。校长肩负着教育学生、教育教师、教育家长的重任,要真正搞好教育,就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努力成为一个“通才”。校长只有在充分利用时间的“零布头”,自觉学习教育理论、教育规律和教育方法,通过向同行学习、向教师学习、向学生学习,在课题中学习、在学术交流学习、网上学习、在工作实践中学习等,校长才能拓宽视野、汲取专业的营养和积淀文化底蕴,才能成为教学的行家里手,专家型校长;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政治敏感,掌握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成为学校管理的高手。
2.开展学习活动,打造“学习型”校园
一所学校是否注重学习,是否营造一个学习的氛围,决定了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方向。校长的学习习惯一定会影响一个学校的校风,决定一个学校能否变成一所学习型学校。因此,校长除加强自身的学习活动外,应当善于营造学习氛围,引导教师积极开展学习活动,并引导他们注意三个问题:一要用功,认真参加学习活动,自觉收集、抄录、整理有关教学理论与经验,并能用业余时间坚持学习;二是独立思考,在能用多种学习途径,掌握学习材料的主要观点和原理,反思自己行为不足;三是学以致用,有自己独到的认识,能创新性地综合运用于平时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之中,最终共建一支“认真、积极、合作、自信和创造”型专业教师队伍。
“学,然后知不足。”校长须坚持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从而做到三个“有”:一是有眼光,读好书、交高人、见世面,使自己具有敏锐思维与远见卓识;二是有思想,通过学习,能始终保持正确的办学理念,驾奴“学校之舟”不至于迷失方向;三是有智慧,贯通文理,贯通中西,贯通古今,贯通天人,贯通知行,从而轻松应对挑战并能迎来更大发展机遇。校长只有不断学习,勤于思考,勇于实践,才具有持续的敬业精神和求精的意识,领悟别人的思想境界,学习别人的治校之道,并学以致用,落实到工作实践中。
二、善于研究,让老师们感受到你就是他追寻的高度
研究是一种发现,也是一种提升。校长要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及研究激情。通过研究学生、研究教师和研究课堂教学,了解学生的发展需求,发现教育规律,引领和激发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打造高效课堂。
1.研究学生
研究学生是校长进行教育研究的必然途径。校长只有通过研究学生,才能更好地改进教育教学工作。校长研究学生的途径通常有:一是深入课堂听课,重点研究学生的学习动态、心理和生理状况、学生的个体差异;二是在活动中研究我们的学生,既能了解他们的爱好与特长,又能看到学生真实的思想境界和行为表现;三是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学生,把学生评教作为“反映学生之情、了解学生之意、集中学生之智”的一项大事;四是和同学交朋友,在与学生“朋友式”的交谈中,可以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对学校管理意见,从而反思学校管理中存在的“短板”。
2.研究教师
第一,校长要善于研究教师的道德特点,增强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教师的道德特点表现为:职业情操上,提倡严以律己,宽以待人,廉洁从教,不慕虚荣;在职业业务上,提倡不断学习,刻苦钻研,不敷衍塞责,要求严谨治学,精益求精,尽心指导,循循善诱。校长通过研究教师的职业道德特点至少有两个好处:一是懂得如何有的放矢地开展教师职业道德培训,增强教师职业的责任感;二是从教师的人性角度出发,建立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从而激励教师,帮助教师消除“职业倦怠”。
第二,校长要善于研究教师的专业化成长规律,引领每位教师成为专业化的好老师。
世界呼唤专业化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突出体现在三方面:专业理念、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亲其师,必信其道。”喜欢老师,则喜欢该教师的科目。什么样的教师会令你感动?真正对你好,把你放心里的教师,这跟专业水平、专业能力关系不大,与他的人生境界有关!理念第一,能力第二。因此,作为校长,在引领和激发教师提升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的同时,着重致力于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逐步成为一个好老师。
如何引领教师成为专业化的好老师?校长首先要引领教师终生修炼自我的大爱之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亲密的情感是教育的基础。这要求我们教师要善于感受爱、表达爱、创造爱,做到爱已、爱家、爱生、爱满天下。爱是教师一辈子的基本功;其次要引领教师与学生为友,理解、尊重、引导、成就学生。官员手中有权利,商人手中有钱,我们手中有连续不断的学生的情感;第三要引领教师与家长结为盟友,理解、尊重 、引导家长,与家长共同陪伴学生成长;第四引领教师要融入学校,成为学校不可或缺的人,要站在学校的角度想问题,努力实现学校的目标,成就学校,成就自己。
3.研究课堂
校长只有在本学科教学是标杆的前提下,引导和激发教师研究课堂教学,发现课堂教学规律,从而打造高效课堂。这几年,我校就如何打造高效课堂,做了大量的课题研究。从培训、操练和研究中发现,要打造高效课堂有四个基本要求:一是熟练驽驾教材和掌握考试的要求;二是熟悉灵活地运用各种课堂教学模式,最好能科学地创新一、二个模式;三是熟练掌握、灵活运用各种导学技能,核心内容是主体性技能、提问技能、反馈娇正技能、面向全体技能等;四是熟练掌握、灵活运用教育学生的技能,把热爱学生升华为懂得怎样去爱,尤其是班级、小组的组织管理技能,其核心内容是自主管理和民主管理。
三、善于策划,让老师们听到你的设想心就激动起来
校长既要有“谋”的智慧,又要有“断”的魄力,校长要具备决策素质。校长是学校的法人代表,在学校的管理活动中,要对诸多管理要素进行科学分析,精心策划,作出高效、正确的决策。同时,要求校长根据学校实际,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和办学主见,对学校进行科学的规划。
1.把准脉,开对方
校长要总揽全局、多谋善断、扬长避短、果断指挥。这就要求我们校长不仅要有时代的敏锐性,还能随时对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对学校办学目标和方向作出判断和决策。决策正确,事半功倍;决策失误,事倍功半。学校决策有:集思广益,民主决策;权衡利弊,比较决策;沙里淘金,筛选决策;摸石过河,试点决策;快刀斩乱麻,应变决策。在实际工作中,校长须视情况择而用之。
2.有思想、有规划
一个人可悲的不是没有知识,而是没有思想。观念不变,随你怎么变,都在原地转。作为校长要站在教育、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来俯视学校教育的现状,建构学校发展的目标。一年一小变,三年一大变,五年一个台阶,让老师看得到出路和希望。倘若学校没有出路,没有希望,死气沉沉,漫漫长夜,老师何来激情?何来盼头?
只有善于策划的校长,老师才有可能死心塌地跟你干。为啥?过瘾!你有吸引力,爱戴你、尊重你、佩服你、崇拜你。校长正确的策划,能引起共鸣,达到心灵的呼唤和思想的碰撞的境界,心往一处想,力往一处使,让他人支持你,让合力形成。
四、善于调度,让老师们感觉你就是他的知音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校长要成功,教职工必须听你调度,校长必须懂得如何调动老师们的工作积极性,这就要求校长在有一个好班子作为坚实后盾的基础上,具有“人才强校”意识和策略,能用对人、会用人,同时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让每一位老师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1.强班子——善于激发和调动班子成员的潜能,建设团结和谐、精干务实的学校领导团队
校长是一校之“魂”,但校长不是“神”,要办好一所好学校,就必须依靠班子团队的思想和智慧。学校领导班子是学校改革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校长能否带好学校的领导班子,是办学一所学校的关键。
校长如何把学校班子打造成“团结、进取、求是、爱才和廉政”的集体团队?关键在于两点:一是在管理工作中坚持三个做法,那就是领导观念全局化、民主决策规范化和干部提拔制度化。这要求以校长为首的班子成员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有坦荡胸怀和开拓意识,凡学校发展规划、重大改革、人事安排、财务预算、基本建设、教育收费等重大事项,都要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二是坚持“互补、宽容、协调”三个原则,做到取长补短、坦诚相待、和谐协调,最终凝聚力量,发挥1+1>2的巨大整体效能。
2.用对人——校长要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人才强校”是一所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
知人善任是校长用人选人的核心艺术,也是校长管理学校的关键。校长要用对人,就必须做到:一是知人善任,任人唯贤;二是用人要容人,容人之长、容人之短、容人之音、容人之冒犯;三是在使用教师时做到:用当其时、用当其位、用当其长、用当其愿;四是智能职能要相称,组合搭配要合理,做到责、权、利的统一。
识人、用人是重要的领导实践。校长要真正把那些有正确的办学思想,能驾驭全局,坚持民主集中制,胸襟开阔,廉洁自律,专业素质高,有群众威信,能团结同志的优秀人才选拔到学校领导岗位上来。“人才强校”是一所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能不能很好地引才、聚才、用才、育才,最能体现校长的境界、眼光和政策水平。
3.得民心——校长要努力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让每一位老师的潜力得到充分的发挥
校长什么时候最得意?应该是教师一个个有成就的时候。校长的领导艺术就体现在让每个教师的潜能得到发挥,让每个教师为你拼命工作。每位教师的潜能是否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取决于这个校长对每一位教师的态度,给不给他们施展才华的机会。一句话,看校长能不能凝聚人心。
校长如何凝聚人心、形成合力?一是以德服人,以诚待人,相互宽容,领导与教师之间定能笑颜逐开;二是了解教师的需求,倾听老师的心声,走进老师的心房,把老师生活的冷暖放在心上,这样老师会有一种幸福感,因而会发自肺腑地产生“士为知己者死”的工作激情;三是尊重和依靠教师。为中青年教师的成长、成才、成名提供平台、创造机会,这是校长的重要职责之一。校长需为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洗脑子”,促使教师学习,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为广大中青年教师成长“铺路子”;为骨干教师的成才“搭台子”、“创牌子”,帮助优秀教师脱颖而出。
只有校长尊重教师、关心教师、依靠教师、服务教师,真正做到了情暖一校、德服一方,才会赢得群众的支持和信任。拥有一大批事业成功的教师,恰恰标志着一个校长的成功。
五、有度,让老师们走进你感到温暖宜人
做人难就难在一个“度”字上,要当一名好校长更是如此,这要求校长做人做事把握好一个“度”,让老师们走进你时,能感到温暖宜人,真正做到有情有义、以情动人,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让教师从敬业走向幸福。
1.有情有义,以情动人
人世间能感人的不是钱,也不是权,而是情。只有情才能感动人、打动人。学校是教育人的地方,是富有人情味的场所,应该像家庭一样温馨,处处洋溢着友爱,人人被尊重,大家相互关照,教师不会感觉累,没有压抑感,师生所过的每一天都洋溢在真情之中。校长不应当是埋头苦干孤陋寡闻的独行者,也不应当是令人敬而远之的发号施令的指挥官,更不应该是个刚愎自用脱离群众的独裁者。校长应当以人格魅力引导人、感染人和影响人。不论什么时候,校长要永远知道自己原来是什么样子,做到以人为本,走群众路线,情系师生,倾听老师的心声,当老师的贴心人,心里装满学生,甘当人梯,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校长的人味会催生教师的爱心,学校便成为传播爱的地方。
2.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校长多与教师交流沟通,增进了解,大家相处融洽,没有猜忌,能够使双方心情舒畅。校长要宽容教师的不足,给教师自我纠正的机会,让教师在自我反思中扬长避短,尽快成长,享受专业成长的快乐。除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师发展目标外,校长还要给教师营造宽松的氛围,调动教师的内驱力,让教师自我发展。校长还要实行民主治校,让教师广泛参与学校管理,敢于接受教师的质疑乃至牢骚,充分尊重教师的意见,积极采纳教师提出的合理化建议,让每位教师都有归属感,觉得办好学校人人有责,最终致使每位教师从敬业走向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