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促进高校学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重要举措。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因此, 要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就必须对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探讨创新教育在当前高校体育教学中的作用,提出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建议。
关键词:创新教育;高校体育;体育教学;融合
一、创新教育的意义
深化高等学校创新教育改革,是国家实施创新教育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创新能力是高校教育的重点,也是国家可持续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 作为教育发展的最新模式,创新教育是一种综合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不仅是要培养学生掌握基础的运动能力和基本运动技能,而是要在增强学生体质增强健身意识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在体育运动中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调整高校体育教学的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高校体育课程的创新教育资源,在传授体育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教育。高校体育课要根据高校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创新教育目标要求,促进体育专业教学与创新教育有机融合。
二、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现状与分析
2.1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思想上
传统的体育教育观:其基本特征是以知识、技能、技巧的传授为中心。在教学中,教师一般采用“教师讲解演示学生进行模仿练习”的教学方式,从头至尾不停地向学生传授“三基”内容,忽视了对学生自主练习的方法训练和学习方法的指导,由此形成了教师以教材和课堂讲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忽略了学生的学习状态主观能动性,阻碍限制了学生在学习训练中创新能力的发挥欲望。
2.2高校体育教学在教学目标上不能体现高校体育要求“多功能”的特点
过于强调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等单一素质的发展 ,而对培养高校学生的体育意识、运动能力和良好的健身习惯等方面严重失衡,更无从谈起加强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运动创新意识融合问题,违背了高校体育教学目的。
2.3高校体育教材的内容编排和设置单调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缺乏新意,不适应现阶段高校青年学生学习、运动的要求。现行的体育教材模式化严重,没有体现出各个层次学生的上课需求,比如篮球的“三步上篮”在中小学的教材中就有大量的篇幅进行讲解,在高校中仍然是同样的内容在不断的重复,这就造成高校体育的教材教学没有新意,无法去吸引青年学生求新求异的探索心理。高校体育教学方法也是沿用了讲授、动作示范、重复练习法及游戏和比赛法等,学生不能直观的感受和观看研究学生自身动作完成情况。不能很好的跟随时代的发展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学生自身动作的修正,刺激、吸引、调动学生自觉的参与运动的动机。
三、高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途径和方式
创新教育是高校教师对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创新能力进行的拓展启发和发散性教育,从而使高校教师在思想观念上摆脱原有的固化的思维以及陈旧的教学方式。现代高校体育教学模式应以注重广大青年学生为主体,高校体育教师为辅,采用“探究式和发现式学习”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全身心的参与到体育课的学习和训练,体育专项技术教学尽可能全方位的采用声、光、电等多媒体技术辅助手段教学,让学生从感官上直接获取专项技术完整动作的直观体验,并根据所感受的内容进行分组讨论模拟实践学习。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原来的纸质教材和平面教材中脱离出来。提高学生对专项技术的认知度和训练学习方法的创新。
3.1 培养学生个体性的创新性思维是高校体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
高校体育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和满足全体学生体质的增强与知识的获得的需求,又要兼顾注意每个学生的个体性特长的发展,而不是把学生学习训练笼统的固定约束在各种教学环节的条条框框之中。 怎样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需要教师发现学生学习的兴趣点,兴趣是创新活动的起点,它反映着学生个体对某种事物探知、探索的需要,学生这种心理需要将成为创新教育动力源,也是我们创新教育和高校体育教学的一个不可或缺的融合点。一个人对所关注和感兴趣的事物精力的投入是非常专注的思维也是最为活跃的,这样兴趣就会升华凝练。这种升华和凝练就是学生创新思维创新意识的体现。体育教学活动要求参与者的身心必须具有较大强度和精神紧张的承受能力,这对于发挥学生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和社会交往能力具明显的促进作用。达到创新教育和实际体育教学完美的融合。
3.2 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是高校体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重点
实施创新教育不应只是针对少部分具有运动天赋和专项技术特长的学生进行精英式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大众群体体育运动的一种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思维,这是创新人才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高校体育教学活动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生活动过程,可以有效地塑造高校青年学生的行为方式。体育比赛独有的追求优异成绩的积极进取,为达目的促使自己不断地战胜自我在这一过程中,蕴藏着一种意识和精神的培养过程,也就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训练的过程。
3.3开展创新教育,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加大课程改革力度,推进专业群的建设和融合
做好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关键是要依靠并充分发挥全体体育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目前高校体育教师无论是教育观念、教育思想、知识结构、教学技能等诸多方面都与创新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只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有力地推动创新教育;只有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教师,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只有教师自身具备不断学习提高的能力,才能更好地去指导学生如何创新的学习。在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师资力量的同时,专业群建设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专业群的作用是把相关的专业公共知识或者是相关的内容融合在一起进行学习,比如讲到影响跳远运动的因素脚踝力量锻炼时,我们可以让学生考虑还有哪些项目需要发展踝关节的绝对力量,这就能引申出跳高、三级跳远等需要下肢力量的运动项目。不同项目的相同技术要结合进行讲解训练,这样就可以起到发散思维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从而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
3.4高校体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思路和方法
体育教学的创新不能全盘否定以往常规教学中好的方法和经验,应该从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提取出适合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的有用的内容进行加以运用,摒弃哪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常规或者说毫无意义的方法手段。比如我们可以进行相关专项群教学、俱乐部兴趣教学、健身社团教学等。以兴趣、爱好和特长进行分层次教学,教无定法、 但可以择法。现代体育教学方法以“探索 ——转化——创造”为主要形式, 重视启发学生学习方法的创新,注重培养学生在体育教学中个体创造能力的发展。
四、结论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以培养创造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创新教育的关键。想在高校体育教学环节与实施创新教育相融合,就必须坚定和树立创新教育的信心、勇气和决心,形成师生互动交流合作的教、学氛围,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优化教材内容的编排,树立新型的高校体育观。为培养更多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而努力探索。
参考文献
(1)国办发〔2015〕36号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
(2)董王伟 高校体育教学实施创新教育的对策 福建体育科技2012.4
(3)格日勒 论创新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 2007.9
(4)朱 昆 试论创新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总第13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