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伴随着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的物业管理服务逐渐由传统的行政管理模式向专业的市场服务模式转变。如何在现代社会下建立一套适用于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发展的物业管理服务模式,在提高物业管理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的同时促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高校创业园;物业管理;困境;应对策略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鼓励多渠道多形式就业,促进创业带动就业”的战略,国务院李克强总理也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确定了进一步促进新形势下高校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各级政府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高度重视,提出要加快大学生创业载体建设,更大力度扶持大学生创业,有利于促进更多的大学生实现就业创业,有利于发挥载体对人才的集聚效应,更好更快地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在政策的扶持下,各高校纷纷建设和打造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生创业园区,各类以大学生为入驻主体的孵化器、创业园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电子商务创业园、留学人员创业园、信息软件创业园、文化创意创业园。
大学生创业园是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支撑,而园区的管理和服务等运行机制,是创业实践出成效和展现创业教育绩效的关键。在国外发达国家,大学生创业园区的管理与服务机制都已经比较完善,但是在我国,创业教育还处在一个起步阶段,大学生创业园区管理与服务体系也相对不是特别健全,在大部分高校在创业园运营和服务机制的构建方面甚至是空白。特别是很多高校的大学生创业园区虽然投入大,建设初具规模,但是缺少专业的物业管理服务,并与社会化物业管理水平相差甚远,不能满足园区发展的需求,这些问题对于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发展都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只有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才能解决这些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才能为大学生创业园区的运营创造良好的条件保证。
一、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物业管理水平落后
高校在校园内设立大学生创业园区属于近年来的新兴事物,很多高校虽然有专门的部门实施管理,但是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上的理念比较落后,仍然沿用传统的物业管理模式,缺乏长远系统的发展规划和管理目标,没有建立形成科学、完整、系统的管理体制和机制,造成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物业管理混乱和发展滞后,不能满足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需要;大多数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的管理部门一般都是学校的行政管理部门,“大而全”的体制使得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主管部门既搞教育,又搞物业服务,既要管理具体事务,同时又是事务的被管理者,主辅业不分,管理链条长,效率低,影响并制约着大学生创业园区的持续发展,管理职责定位不清晰,因此目标管理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较大;高校往往注重引进高层次科研和教学人才,忽视了后勤管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在后勤管理人员的进修和培训上往往很少有专门的资金,高校的物业管理队伍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人员结构不合理,导致员工基本管理素质和技能有限,无法形成规范化、科学化和专业化的管理和服务体系,致使园区整体管理水平有限。
2.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服务机制不完善
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物业务内容单一,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管理人员由于没有从业经验,在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极其有限的情况下,缺乏更深层次的物业服务意识,导致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物业服务品种少,质量低,很难为大学生创业园区的创业团队提供最基本的物业服务;思想观念陈旧,主动服务意识不强,部分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虽然实施了后勤化管理,但是管理理念还比较落后,行政管理的理念根深蒂固,将服务于师生的行为误认为是在管理师生,主动服务的意识不强,往往被动地等着师生前来办理各项事务或是等着布置任务, 在思想上仍然存在本位主义,在处理“管理”和“服务”、“公仆”和“主人”的关系时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物业服务水平不高,个别人员工作中存在方式方法简单,效率不高,工作作风不实,责任心事业心不强,造成服务水平不高,内容不规范,服务形象差,从而影响物业管理的发展。
3.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物业经费投入不足,低水平运行
大学生创业园区都是老校区居多,物业维护成本高,维护难度大,而且大学生创业园区物业管理由于涉及范围广,工作量大,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力,而且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一般团队规模比较多,人流量较大,设备使用率非常高,老化、损坏的情况经常出现,设备维护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都相当的大,致使物业管理成本非常高;大学生创业园功能日益丰富,大学生创业园区智能化的设备诸如自动消防、监控系统、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等都日益完善,多功能会议室、创客中心等需要的物业管理经费投入也不断增大,然而仅仅依靠学校的拨款使得物业管理经费严重不足,这种低成本的运营势必造成园区整体的运行水平比较低下;物业经费运行不足 人员管理成本高,由于经费投入不足,在人工费用日益增多的情况下,过多的编制外用工导致大学生创业园区物业服务效率越发低下,无法满足大学生创业园发展的需求。
二、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物业管理重要性
1.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物业管理工作能确保建筑物及水电实施的正常使用,确保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正常有序地进行。
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大学生创业园区的整体环境和硬件设备等,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需要进行检修及维护,确保创业园区正常的运营和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专业的物业管理还会提升园区的整体软环境,提高园区的档次。
2.物业公司对大学生创业园区整体环境的规划设计、对室内外环境卫生的维护工作均是创造绿色校园、营造优美校园环境的基础条件。
作为高校运营的大学生创业园区,整洁大方、舒适优美的环境是园区内大学生创业团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保障,能够使园区的师生赏心悦目,提高求学兴致,吸引更多的、层次更高的大学生创业团队入园,同时对于园区整体档次的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3.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高校物业管理工作需要以“人文关怀”精神为核心,营造轻松愉悦的校园学习、生活氛围,成为高校教学、科研活动及学生生活的大后方。
大学生创业园区物业管理水平更是直接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环境与氛围。良好的物业管理能够形成亲切、温暖、融洽的人文环境,通过开展各种文化活动,加强互动与沟通,让远离父母照顾的大学生感受到家庭温暖和人文关怀,逐步感染学生之间形成互助互爱、律己守则的精神,在园区创造舒适、愉悦的生活环境,形成浓厚的创新创业文化氛围,为大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条件保障。
三、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物业管理发展对策
1.以社会化管理为方向,制定规范的服务机制
大学生创业园物业管理企业必须具备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日常运营必须做到规范化。健全的企业管理制度是物业管理公司管理思想、管理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是公司所有员工的行为准则,是物业管理公司实现其经营目标、战略规划、管理提升的有力保障。由于高校物业管理在实行社会化的过程中虽然物业管理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并没有发生变化,但是工作性质却有了改变,从原来的单一化的后勤管理向全方位的服务进行了转变。但是较多的后勤管理工作人员思维方式还停留在过去的行政管理上,服务的理念和意识还很淡薄,对新岗位新职能还没有完全适应,对物业管理服务的本质缺少科学的认识。因此高校大学生创业园区的物业管理部门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制定规范的服务体系,树立主动服务的意识,把“要我干”转变为“我要干”, 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以目标管理为主,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
目标管理是对工作绩效的考核依据, 是树立形象品牌、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举措。建立和完善物业管理服务体系,必须在强化管理的基础上,将物业管理服务的标准、内容、时间等细化分解,建立科学完善的物业管理服务规范,再将具体的工作细化到每一个工作岗位,并强化服务过程中的执行;可以采取目标责任制和量化考核的办法,制定岗位责任制和首问负责制,将员工的日常表现、工作业绩直接与经济利益挂钩,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物业管理人员的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考核工作的依据性和可操作性。
3.整合物业管理服务资源,建立共享的服务平台
建立并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能够提高大学生创业园区物业管理的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通过信息化系统的建立,能够实现项目管理信息化、智能化、网络化目标,达到项目信息资源在校范围内共享目的,为物业管理人员构建一套为物业管理目标服务的人机信息处理系统,将原本各管理部门各自管理的内容相近、接口分散的服务类项目整合到一起,在一个统一的服务平台上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服务共享,为师生提供“一站式”的服务窗口,同时将不同类型的服务项目整合到一起,能够积极地引入社会服务资源,满足创业教师和大学生的更多服务需求,极大地提高物业管理服务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楼晋阳,魏立新,张超.高校物业管理模式研究〔J〕.武夷学院学报,2015(2):100-103
(2)楼晋阳.高校物业管理服务平台的构建研〔D〕.福建:华侨大学,2014:22-23
(3)刘慧红.论高校后勤物业管理工作的重要〔J〕.科技资讯,2013(11):186
(4)于会权,刘保鹏.浅析高校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5(21):264
(5)王凤英.高校物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探析〔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2(7)182
作者简介:高峰(1970年3月),性别:男,民族:汉族,江苏省南京市人,单位:南京理工大学,单位邮编:210094,研究方向:高校后勤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