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浅谈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

作 者:徐元元 卢晓利 (山东省昌邑市文山中学 261300)

摘   要: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主的自然学科,实验在生物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生物实验可以增强高中生对自然现象和知识的了解,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要求高中生物教师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加强探究性实验的设计和开发,鼓励高中生进行自主探究,以此提高高中生的学习效率和综合能力。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具体分析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实施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

随着高中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对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生物教师不仅要注重实验的引导性和启发性,还要在教学中积极开发高中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能力,构建系统化的学习策略,营造探究性实验的氛围,给高中生的全面进步奠定基础。同时,高中生物教师还要提高对学生实验全过程的指导,善于调动高中生的实验兴趣和参与积极性,满足高中生的个性需求,让高中生有自由发挥的空间。但是,当前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严重阻碍实验教学的有效性和规范性,比如生物教师教学观念落后,只关注高中生的课堂表现和生物成绩;生物实验缺乏器材和设备,经常是几名学生共用一套实验器材;教师经常以示范性试验代替实验课,使学生对生物实验失去兴趣等。因此,在新时期,如何提高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效果,鼓励高中生积极参与到实验教学中,成为了摆在高中生物教师面前的难题。本文将根据笔者的实际高中生物教学经验和教学案例,具体分析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巧设生物探究性问题,发展高中生的个性
当前社会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社会,社会需要全能型和综合型的人才,既要有高尚的道德和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要有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因此,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一定要充分把握这一点,让高中生在学会实验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和生活提供帮助。我在生物实验课上,会通过创设情境或者激发兴趣等多种手段巧妙设计生物探究性问题,鼓励高中生积极参与,总结出有价值的结论,从而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在做《显微镜的使用及动植物细胞结构的观察》实验时,该实验的教学目的是让高中生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和构造,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鉴定方法。我将实验内容分为四个步骤,分别是显微镜的使用、临时装片的制作、动植物细胞结构、植物细胞内含物鉴定。当我给学生讲解了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操作规程以后,我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制作洋葱表皮的临时装片,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求知欲。在顺利做完实验后我要求学生认真书写实验报告,并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提出不同难度的探究问题,比如显微镜的成像规律是怎样的;放大倍数的变化与视野中细胞数量的变化成什么比例等。
二、优化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
造成高中生生物实验课参与程度低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与教师的教学模式有关,以往高中生物教师大多沿用“满堂灌”的实验教学方式,不给学生提问和探究的时间和空间,教师做完演示之后就要求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然后得出实验结论。这样的教学方式限制了高中生的个性发挥,使课堂氛围沉重。通过笔者的研究和总结,探究性生物实验的核心是实验设计,一堂高效的生物实验课必须要有科学合理的实验方案。我经常用到的探究实验教学流程是提问假设--实验设计--交流意见--实验操作--讨论结果--延伸拓展--评价改进。为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我积极优化探究性实验教学模式,设计实验导学案或者微课等方式,调动学生参与研究实验的积极性。有一些生物实验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无法在课堂中完成的,比如细胞学说的建立、核酸的发现历程等。此时生物教师可以利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和发达的信息技术进行“思维探究实验”,由教师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实验的多种可能性,然后让高中生给出自己的实验方法和结论,最后给他们播放微课,鼓励高中生边思考边观看,与自己的实验方案进行对照,加深学生对生物探究性实验步骤和结论的理解。
三、鼓励高中生进行课外探究,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
高中生思想逐渐成熟,具有独特的个性和意识,具备进行生物课外探究实验的能力,只要得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和帮助,就可以顺利的完成实验活动。因此,高中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外探究实验,为生物课堂教学提供辅助和支持,并且锻炼高中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鼓励高中生结成课外学习小组,在小组合作中实现共同进步。比如一节实验课结束后,生物教师可以这样结尾:同学们,这节生物实验课结束了,但是我们对生物实验的探究并没有结束,每个兴趣小组都应该在课后积极的进行探究实验,老师会给予你们提供实验器材和实验场所的帮助。比如在学习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后,我让高中生在课后进行提高大棚蔬菜产量的实验,选择马铃薯作为研究对象,以花盆作为温室大棚,每个小组栽种相同的马铃薯苗,并且光照、水分、土壤都是相同的,但是一段时间以后有的小组马铃薯苗长的很快,有的却长的很慢。当出现这样的情况以后,我鼓励高中生自主探究,利用学过的生物知识去解释,最终通过高中生的讨论和交流都找到了原因,因为植物在夜晚不进行光合作用,只有呼吸作用,而呼吸作用会分解有机物,要想提高产量在夜晚就应该降低呼吸作用,可以采取降低温度、适当通风等方式。
四、对探究性实验进行综合评价,让学生在探究中找到乐趣
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的目的并不是要全班学生都得出相同的实验结论,而是要让高中生真正的参与到探究中,并且逐渐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形成探究习惯。高中生物教师在对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价时要坚持以人为本教学理念,认真观察学生的实验步骤,对每个学生做出准确的评价,让学生可以在实验过程中找到快乐。比如在做试验时有的学生实验顺序不合理,先加淀粉溶液和淀粉酶溶液,后加蒸馏水、盐酸等,这样做会在改变溶液PH前淀粉酶将淀粉水解,失去对照作用。在对这名学生进行评价时,我会先让他复述一遍实验步骤,然后详细的给他讲解实验顺序不对可能造成的后果等,这样就使学生加深了印象,下次再做实验时严格按照实验顺序进行。再比如还有一些高中生做生物探究实验时,操作不严格,加热的时间不够或者试管刷洗不干净等,都会对实验结果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这部分学生进行评价时,我通常会给学生做出正确的演示,让他们自觉去发现自己操作时哪些地方出现了问题,这样有利于学生提高实验探究意识,规范实验步骤。
参考文献
[1]刘爽.略论新课改下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J]新课程(下旬) 2013年第6期
[2]刘春霞.高中生物探究性实验教学初探[J]学周刊  2015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