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高职院校对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与培养问题尚在探索之中。笔者对部分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调研分析,提出了解决高职院校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与提升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实践探索
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背景下,探究与之相适应的人文素质教育模式,更好落实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笔者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河北省内五种不同类型的五所高职院校进行了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现状的调查,发放问卷1000份,收回有效问卷965份,有效率为 96.5%。通过对调查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得出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存在的几点突出问题:
第一,对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人文素质教育缺乏顶层设计
在“以就业为导向”理念指导下,很多高职院校从学院领导到教师再到学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重职业技能、轻人文素质”的思想,认为只要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就业竞争力就强。且普遍存在“专业与人文”教育教学相分离、“教学工作与学工工作”两张皮等现象,人文素质教育缺乏系统的顶层设计。
第二,对专业课课程建设不断加强,人文素质课程建设未能同步发展
专业课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建设投入的资金和人力占比不断提高,不仅建成了多门精品课程,且拥有设备设施完善的实训室。承担人文素质教育主要任务的“两课”教师及其他人文素质类课程教师缺乏专业建设资金支持,享有教学资源少,精品课程建设机会少,建设水平低。
第三,人文素质教育欠缺职业性特点,未与职业素质培养相结合
在对学生的访谈中了解到,人文素质教育与专业课教学未能融合,人文素质培养未能与职业素质训练相结合,人文素质教育未能很好体现职业性特点。学生对与专业结合紧密的人文教育很感兴趣,希望人文教育更多体现职业特色。
第四,人文教学教师能力建设投入较少,人文素质教育水平不高
目前,高职院校对人文素质教育的投入不多,人文教师进修、培训的机会少,人文教师教育水平不高。被调查者中有37.82%的同学建议学校应加强对人文素质类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培训,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二、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实践
秦皇岛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酒店管理专业是国家骨干校建设重点建设专业,该专业坚持走“校企合作”育人之路,根据行业企业用人标准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建构了专业和人文教育“一体两翼”互相融合,相互促进的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跟踪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该专业近三届毕业生的“职业素养”、 “心理素质”、“职业价值观”等各项人文素质指标满意度均在90%以上,得到了用人单位的高度赞赏。实践证明该专业人文素质教育实践是成功的。
第一,构建了以职业体验为特色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酒店管理专业确立了“入校入行,岗位课堂,三证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新生入学的走进酒店企业的真实职业环境观摩学习,到项目化专业课教学职业情景模拟训练,到企业顶岗实习实践教学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全部进行精心设计,将人文素质教育与酒店岗位职业体验有机融合。
第二,构建了职业素质类课程与专业课项目化训练叠加式素质教育模式
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以酒店职业道德、酒店职业礼仪、中华传统文化、职业生涯规划等职业素质类课程为人文素质教育载体,以专业课程的项目化课程教学情景训练训练为途径,构建了职业素质类课程与专业课项目化训练叠加式人文素质教育培养模式。
第三,构建了专业与人文教育“一体两翼”的科学课程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构建了以专业课与人文素质类课程并重的课程体系,根据职业人成长规律,将专业课教学与“两课”及其他人文素之类课程教学合理排序,有效对接,相互融通,实现专业技能和人文素质同步提升。
第四,打造高素质教师团队指导高质量校园文化活动开展
酒店管理专业注重教师业务能力培训,打造了一支双师型高素质教师团队,积极指导学生创新开展高质量的校园活动和专业技能大赛,成为学生人文素质培养提升的重要途径。
三、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提升的策略
高职人文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共同生存”的高素质和高技术人才。因此,高职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与提升的策略要以实现这一目标为主旨。
第一,构建专业与人文教育相互交融育人模式
以专业为基础,确立做人与做事融合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为单位,制定专业课程与人文课程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以专业为平台,组建专业教师、人文教师与辅导员融合的导师团队。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对人文素质教育进行系统设计,构建专业与人文教育相互交融育人模式。
第二,以校园文化活动为实践载体,解决人文素质教育入脑入心问题
学院应根据“两课”人文素质教育目标,由两课教师和学院团委、学生处等部门教师共同研讨,精心设计,积极展开院级各项精品活动;各系应根据专业培养方案人文素质培养目标,有针对性的设计组织系级、班级层面的各种活动,实现人文素质教育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实践训练的有机结合。
第三,大力推行“知行合一”的人文素质体验式教学活动
体验式人文素质主题教学实践活动,强调情境性、参与性和实践性,如仪式教育,职业情景模拟训练,个人职业形象设计、创意主题演讲等人文素质教育主题实践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自觉接受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提升人文素质修养。
第四,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育水平,创新人文素质教育教学方式
教师要不断加强自身人文素质修养,积极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增强人文教学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确保人文素质教育培养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