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体育培训市场在高校中的开发的优势,以及体育培训市场在高校中的营销策略等问题,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体育培训市场在高校中开发有消费对象优势,资源优势及科研优势,提出了在目标市场定位,价格定位,培训市场定位上的营销策略。
关键词:体育市场;培训;体育消费;市场经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强身健体成为人们新的追求目标,随之必然会带来人们对健身培训和体育消费意识的普遍增强。高校体育作为我国体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体育和体育社会化的转折点和学与用的衔接点,并且是推行全民健身,形成良好健身意识、终身健身习惯和体育能力的关键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体育产业的迅猛发展,各类体育健身培训市场的逐渐形成,为高校体育市场的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环境条件。高校有着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更为体育培训市场在高校中的发展创造的物质条件。如何更好、更有效地进行高校体育培训市场的深度开发,通过分析高校在体育市场中的优势,并运用现代市场营销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分析研究和运作,促进高校体育培训市场健康发展。
一、体育市场及体育培训市场的相关理论
1.1关于体育市场的研究
市场是商品交换的场所和领域。市场是以其所交换的产品的特点和用途来划分的。体育市场的交换对象是体育服务。体育市场就是指体育服务产品的经营和交换场所和交换关系。体育市场有三方而的涵义:一是狭义的体育市场。它是指直接买卖体育服务这种特殊商品的场所,即体育经营市场,也就是消费者购买体育服务、观赏或参与体育活动的场所,如体育馆、健身院、游泳池、武术馆、保龄球馆等,消费者在那里通过购买门票、入场券、支付培训费等方式,购买体育服务。二是广义的体育市场。它是指全社会体育服务产品交换活动、交换关系的总和。讲培训和建设体育市场,就是要研究体育服务产品服务关系、交换活动的性质、结构、行为,向市场提供更多的符合社会需要的产品,改善体育市场的结构,使更多的体育服务产品进入市场。三是当代市场学意义的体育市场。它是指个人或组织对体育服务产品既有购买力又有购买欲望的现实的和潜在需求。
1.2关于体育培训市场的研究
市场的基本属性是一种供给的关系和流通领域,对此,作为高校体育培训市场也不例外。作为关系而言,它是一定区域内体育培训成品的供需关系;作为领域而言,则是体育培训成品的流通领域人们对体育健身的参与。概括起来就是从市场基本属性下,对于所需要体育消费的人,从体育的角度给予相应的指导,包括掌握与提高运动技能,提供适合的运动处方,提供医务监督等,使其更好的促进身心的健康,体育培训市场主要提供体育健身,体育娱乐,体育休闲、体育保健等方面的服务。
二、高校在体育培训市场中的优势
2.1高校体育消费对像相对稳定
市场的发展,首先是市场的需求。高校体育培训市场的形成和开拓,依赖于体育消费对象的多少,体育消费对象直接影响培训市场的建立与发展。对我国健身房的消费人群的调查显示,健身房的学员比例依次是职工、学生、管理人员、科教文人员。从学员的性别上看,男性占50.04%,女性占49.96%;从学员的年龄上看,30岁以下的学员占47.81%,30—50岁的学员占43.71%,50岁以上的学员占8.48%。[1]体育消费对象的多少直接影响市场的建立与发展,高校体育消费对象是人数众多的师生员工。构成一个庞大的、潜在的、相对稳定的消费群体。高校师生业余时间多,有很多师生愿意在体育活动中度过余暇时间,再加上“健康第一、花钱买健康”的观念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并且人们对体育健身的参与,也由过去的比较单一变的丰富多彩。大多数高校所在的大中城市,人口相对密集,若向社会开放,将会形成一个稳定的社区体育消费市场,为高校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有利环境。
2.2高校的固定资产资源相对完善
高校为了满足学生日常教学及体育活动的需要,建设了大量的体育场馆设施,这些场馆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是理想的体育活动场所。据初步统计,全国近千所高校有室内体育馆的占60%,而广东、上海、江苏等地则达到90%以上,部分学校甚至一校多馆,田径场拥有率达95%以上,游泳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网球场地的普及率都达到50%以上。[2]这些体育场馆在提供日常教学之外的时间内大部分处于空闲的状态,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同时学校为维护场馆的正常运营状态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需要大量的资金。如果把本校场馆的空闲时间利用起来对外开放即可创造经济效益达到以馆养馆的目的,又可为本地区的体育活动者提供安全的活动场所。
2.3高校拥有雄厚的师资力量
高校内体育师资力量相对而言是比较雄厚的,它具有三大优势:a、人才优势。高校体育师资队伍是体育界高学历、高职称的知识技术密集型专业群体,有老一辈德高望重的学术(学科)带头人和理论家、实践家,有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还有一大批年富力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他们在教学、科研训练等诸方面集聚了本专业一流人才,成为跨世纪的一流人才,并为开发高校体育培训市场出谋划策,提供优质服务。b、信息优势。高校体育是最新体育信息获取、综合、利用、传播的重要场所。c、地位优势。高校体育在体育中具有相当显赫的地位,它既是高校体育改革的排头兵,又是促进群众体育发展的动力源,还是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试验场。各高校运动成绩在本地区乃至全国范围都享有较高的声誉竞技运动成绩优势,这对开发体育培训市场具有极大的感召力。
2.4高校拥有强有力的科研能力
高校是最高新知识技术密集型专业群体,有着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在高校体育培训市场上,高校可利用自身的有利条件,为消费者提供科学的运动处方和医务监督,这也是高校在体育培训市场上的优势所在。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参加体育运动的目的不尽相同,有的人是为了减肥而运动,有的人为了强身祛病,他们参加运动有些是很盲目的,不知道自己运动量的大小,而事与愿违,不但没有达到想要的效果,而且会带来些意想不到的后果。这时就需要我们高校的体育工作者依据参加锻炼者的体质状况和运动目的,制定科学合理的运动处方和进行必要的医务监督,这样高校的科研优势就会充分的体现,达到既提高自己业务水平又服务他人的目的,可为一举两得。
三、高校体育培训市场的营销策略
3.1目标市场的定位
高校体育市场作为我国体育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与主体体育产业相比,发展比较缓慢。这一方面说明高校体育市场开发力度不够,另一方面说明高校体育市场蕴含着相当大的发展潜力。目标市场,就是我们投其所好、为之服务的消费者。每年高校都有很多学生参加一些社会健身俱乐部,可见其体育健身的积极性和热情。所以我们应该采取集中性目标市场营销策略,选择高校广大师生员工为主体,以高教园区及周边居民为补充,以社会青少年为发展方向的体育爱好者为目标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高校要加大宣传的力度,使在校师生员工、及周边居民充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好处,及学校的优惠政策和所提供的优质的服务,尽量多的吸引体育消费者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为高校培训市场吸引顾客。
3.2价格的定位
我们提供的产品是服务产品。所以高校体育培训市场要采取特色策略,强调技术培训。市场定价应该回避与其他健身俱乐部的直接对抗,确定与培训市场的空白点——技术培训,给消费者的印象是培训服务比竞争者好,价格不比竞争者高。培训的收费价格要取决于市场需求,否则,价格如果高于大多数工薪阶层将会失去一部分市场,定得太低了将会受到损失。各培训中心在非垄断市场条件下,价格是由市场供给量与市场需求量决定的。一个市场均衡价格的确定,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完成。所以,我们只需要参考竞争者的价格即可。在基础价格确定后,可以考虑灵活多变的定价战略。如价格折让,以稍低于市场的价格来吸引竞争者的部分市场和潜在消费者。因为体育消费不是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而是属于富有弹性商品的消费,降低价格会增加销售收入。另外,非价格竞争也是一种普遍的竞争方式,如提高服务质量和加大广告宣传,在技术服务质量上做文章等。对不同的消费群体采取不同的价格:如定购季度票的予以打折、学生实行优惠、高消费能力的享受高质服务,实行高的收费,这样便可以把消费者剩余中的一部分变成我们的效益。
3.3培训市场的定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经济高度相关的培训活动,不仅受到高校自身规律的制约,而且还受好市场经济规律的制约,具体来说,人们经济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健康投资意识、文化教育等因素,都制约着体育培训市场的发展。因此,高校体育培训活动只是在正确的把握价值规律所引发的各种求学者的需求信息,进行针对性、适用性、先进性办学,才能使培训成品一经投入就能接纳,并产生显著效益,从而实现产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钱宗梅.高校体育市场的开发与利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3(4):70—71
[2]唐宝盛,王春宇.我国高校产业化发展可行性分析[J].商业经济.2006.9
[3]耿力中.体育市场——策略与管理[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4]陈宏等.现代体育促销研究[M].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简介:王开银(1981—),男,汉族,山东肥城人,四川职业技术学院艺体系,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