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资本市场尤其是股票市场的发展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而市场的资源配置有效性是重中之重。本文通过双样本异方差t检验比较了主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收益率间的差异性。实证分析结果是A股市场已经达到了半强势有效,目前股市失灵最主要的原因是内幕交易。
关键字:基金月均超额收益;市场有效性;t检验
一:引言
随着2014下半年拉起一根大阳线吹起牛市号角,这波牛市把全国股民的心都点燃了,但却在2015年六月断崖式下跌,亿万股民财富化为泡影。接下来国家队救市,央行接二连三防水,管理层大招频出,大盘反弹仍乏力。期间证监会却不断有大老虎被揪出,从“内鬼”刘书凡到主席助理张育军再到刚被查的副主席姚刚,不断的暗示着A股市场的被操纵性和资源配置的无效性。
我国证劵市场起步较晚,直到1994年我国才有人首次研究有效市场理论。俞乔(1994)对上海和深圳股市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中国的证券市场没有达到弱式有效。翟肖东(2013,对外经贸大学),采取了ADF检验与游程检验两种方法得出了我国股市总体上、长期上达到了弱式有效的结论。目前国内学者主要把研究重心放在了弱势有效和半强势有效中,当下大多数学者通过事件窗口法得到A股已确认达到弱势有效但未达到半强势有效市场的结论。在理论上我们认为这是可行的,但现实中情况是更加复杂的,所以我认为有必要从不同的角度对这已几乎得到公认的事实进行检验。
二:研究方法和模型
我们采取另外一种简单的思路,通过双样本异方差t-检验比较主动型基金和指数型基金的收益率均值之间差异的显著性来检验A股市场的有效性。我们选取了wind数据库里基金排行榜70中的排名靠前的30支基金的收益率,市值占一半以上,时间横跨本轮大牛市,从2014年3月到2015年10月。本文全部数据来自wind数据库,采用软件eviews7.2和excel2010
模型介绍:t检验-双样本异方差假设
(一)假设条件:两独立样本均服从正态分布且异方差。
(二)检验统计量及其分布,原假设及拒绝域
:两样本总体均值无显著差异
:两样本总体均值有显著差异
(4)结论判定:我们关注的是相伴概率P值,当该值小于显著性水平就可以拒绝原假设,表明两样本总体均值具有显著性差异。
三实证分析
1.正态分布检验:使用双样本异方差检验必须满足样本总体服从正态分布的假设。检验结果如下图:
将skewness(偏度)与0进行比较,我们可得出两样本都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其P值也表明不能拒绝原假设:服从正态分布,所以我们可以说两样本均通过了正态分布检验。
2.双样本方差齐性检验
为了满足双样本异方差的假设,必须进行方差齐性检验。检验结果如下表:
F统计量=3.7245154,大于临界值2.168252,即拒绝原假设(两样本同方差)
3. t检验-双样本异方差检验
3.1两者均值无显著的差异 :两者均值具有显著地差异
结果:双尾P值明显小于于显著性水平(5%的情况下),即拒绝原假设:两者均值无显著的差异。
3.2结论分析:指数型型基金月收益高于主动型基金,而且这种差异在统计意义上也是有效的。这表明主动型基金的管理者不能通过主观上的努力打败市场,跟踪市场指数的指数型基金的平均收益更高。说明A股市场已达到半强势有效,所有公开的可用信息都已反映在证劵价格中。
四:结论与建议
随着我国股份制改革,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不断加快,信息披露制度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效率也不断提高,但对内幕交易的金融监管问题却令广大中小投资者失望。从之前的分析,我们知道A股已基本上达到了半强势有效,中国股市的问题更主要是监管问题,特别内幕交易问题,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加大内幕交易的处罚力度,做到不敢犯。面对资本的贪婪,必须用重典。我国目前对内幕交易的处罚相对于欧美国家轻很多,仅仅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而在美国,内幕交易后果严重的最多可监禁25年。
第二,完善相关法律,扩大内幕交易的认定范围,做到不能犯。新情况,新趋势层出不穷,现有的定义将组织和相关利益者排除在外,而且获取内幕信息的渠道也不止是“工作之便”,钻法律漏洞,打擦边球之风盛行本身就说明监管法律的立法工作还做的不够。
参考文献
[1]俞乔.《市场有效、周期异常与股价波动——对上海深圳股票的实证分析》,经济研究,1994
[2]赵晓熙.《资本市场有效性理论及中国股票市场弱式有效的实证研究》, 暨南大学,2002
[3] 翟肖东.《我国A股市场有效性实证分析》,金融研究,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