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管理科学>>探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波动规律及影响因素

探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波动规律及影响因素

作 者:任彩霞 (山西省文水县统计局城调队 032100)

摘   要: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直接关系着我国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方向,本文分析了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的概念、波动规律及影响因素,以此来为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波动规律;影响因素

前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与世界经济间的联系也在加强。然而,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给我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 全球性的经济危机也给我国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比如:企业倒闭、失业人数增多、投资锐减等等。因此,我国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范经济危机,然而扩大内需尤其是扩大居民消费是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而扩大内需又与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的波动规律和影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了解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波动规律及影响因素,对我国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概念
所谓的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是指各种经济类型的餐饮业,制造业批发零售贸易业和其他行业对社会集团和城乡居民的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农民对非农业居民零售额总和。它不仅是社会商品购买力实现程度的反映,而且在某种程度上,它也是一定时期内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提高的真实映射。在社会经济中,无论是有支付能力的商品需求的规模还是社会商品的供给的规模,都可以直接决定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而且,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是一种重要的研究资料,因此,不管是研究国民生活水平、社会生产、社会零售商品购买力还是物价的发展变化趋势,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的作用都不可忽视。
二 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波动规律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与农产品生产的季节性、节假日等息息相关,所以,一般而言,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都具有一定的季节性,研究证明,月度消费额占年度消费额平均比重呈“U”形的波动规律,所以,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季节性特点的波动规律是“两头活跃,中间低迷”;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因此,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呈现不断增长的趋势;根据经济学理论,一般情况下,消费者在消费时都会追求经济实惠,所以,在很大程度上,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都有一定的游走随机性。
三 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影响因素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式开始由传统的投资、出口驱动逐渐转变为消费驱动,随着时代的发展,消费驱动将成为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趋势。本文通过实证分析,来分析社会消费品总额的年度数据,其中国民总收入、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年底余额及全社会固定总资产是分析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的主要因素。
 (一)实证对象与数据。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可知,DEP、INVE、INC等是与CONS主要相关的经济指标。在建模之前,必须调整相应的价格指数。在调整价格指数后,取出相关对数,进而得到相关的数据LNCONSP、LNINCP、LNDEPP、LNINVEP[3]。
 (二)实证模型。通过对比和模型,以两期为滞后期、以LNCONSP、LNINCP、LNDEPP、LNINVEP为内生变量、以常数项C为外生变量,建立相应的VAR模型。
 (三)实证结果分析。在第一年内,消费品总额对自身的新息有较强的反应,一年后,这种反应逐渐削弱,这是一种正向的影响;消费品总额对居民储蓄存款的新息反应不大,在滞后三年内为正向影响,滞后三至六年内为负影响;消费品总额对国民总收入的新息具有很强烈的反应,一般而言,在四至五年内达到顶峰,这也是一种正向影响,在四至十年内,能够保持较高的水平,但这是一种负向的影响。格兰杰非因果性检测表明,居民储蓄存款和国民总收入与消费品总额是一种因果关系,而固定资产投资与其没有因果关系。假设检验中没有协整关系,伴随概率是0,如果拒绝原来的假设,那么协整关系在四个变量中一定存在。同理可推,根据检验的结果,可以知道在四个变量中,一定存在三个协整关系。
 (四)结论。1 消费品总额和居民储蓄存款存在着因果关系,其中原因是居民储蓄存款和国民总收入,结果是消费品总额。2 固定资产与消费品总额虽然不存在因果关系,但是固定资产可以对消费品总额产生负向的影响。这说明同时对这两个因子发挥作用的还有其他因素。根据上述检验我们可以发现,这两项指标既是国民总收入的格兰杰原因,也是固定资产投资的格兰杰原因。3 国民总收入对消费品总额发挥着正向的影响,固定资产投资对消费品总额发挥着负向的影响,但是无论是居民储蓄存款还是消费品总额的往年数额对消费品总额的数额都偏弱,而且在一定时间内,它影响的正负方向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4 三个协整的关系在四个变量中是存在的,这足以证明,这四个变量之间是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把扩大内需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不断提高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我国应该高度重视国民总收入和固定资产投资,在科学合理的范围内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增加人均收入。

参考文献
[1]郜奕钧, 何林芮.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因素探讨[J]. 商业时代, 2014,(7):8-9.
[2]陈斌, 张卫华. 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因素分析[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S2):29-31.
[3]彭冰, 胡建廷, 邓捷. 长三角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 知识经济, 2012,(2):93.
[4]高迪, 余良昊, 赵迪.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