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教育事业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个学科都实行了新的课改政策,全面提升了大中小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水平。小学体育教学是一项锻炼学生综合素质的学科,为了顺应新课改的实施,有效的将游戏教育引入到小学体育教学中,极大的提高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使学生的体能得到充分的锻炼,本文也会对游戏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进行详细的阐述和研究。
关键词:游戏教育;小学体育;课堂运用
众所周知,体育课与健康课程有着相同的教学目的,都是以增进小学生健康为主的必修课。因此为了顺应新课改革政策,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有效的引入了游戏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其对体育课的兴趣,也可以帮助教师提高体育教学水平,实现健康的教学目的,为小学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游戏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重要性
所谓的游戏教育就是运用一些具有趣味性强的游戏,来娱乐学生身心、增强学生体制、陶冶学生情操等目的,是一项具有规则性和科学性的体育活动。同时也是小学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教学内容。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主要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最重要的目标,将游戏教育有效的引入到小学体育教育中,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度,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使学生的想象思维受到启发,增强自身的创造能力和探索精神。学生通过在游戏教育活动中的参与,使学生掌握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模式,取长补短,并共同努力寻找游戏胜利的途径,增进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动,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游戏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策略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情境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无论处在任何环境下,对游戏的期待都是比较高的。由于小学生普遍年龄偏小,对体育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较为反感,经常是教师采用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缺乏一定的主动性和参与性,使得体育课堂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通过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运用游戏教育模式,则有效的改善了这一教学现象,很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热情,使其以积极饱满的心态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为了达到游戏教育的效果,体育教师可以在课前对教学内容和方案进行有效的改善和调整,遵循课堂所学内容创设游戏情境,使其完全吸引学生的目光和兴趣,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此外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的身体情况和心理素质而定,不同情况的学生所安排的体育游戏活动也不一样。如:再练习蹲跳训练时,教师可采用蹲跳接力的互动游戏来增强学生的积极性,首先根据学生的身体情况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组八人,尽量让各组的实力都趋于平均状态,避免因为实力差距太大而影响游戏的悬念度。其次将每组学生按男女生比例分配不同的动物代号,让代号符合动物蹲跳的本质特征,如:袋鼠、兔子、老虎等,使学生感受到游戏的乐趣,更加的投入到活动当中。通过这样创设情境的教学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蹲跳教学的目的也会顺利达成,从而提升了体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二)因地制宜选择正确的游戏活动
在进行游戏教学中,教师要选择正确的游戏活动,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效率。首先应该考虑学生的年龄和所在的年级。如:低年级的小学生由于年龄偏小、体质较高年级同学偏弱;耐力、爆发力和协调能力都比较有限,因此球类的游戏不适合低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适合这个年龄段所玩的体育游戏,如跳房子、老鹰捉小鸡等项目。而面对高年级学生时,由于他们的身体素质教低年级学生强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任务时就可以安排一些锻炼身体协调性、爆发力、控制力等综合运动高的项目,如铅球、跳远、乒乓球等项目。尤其是像足球、乒乓球这种注重竞技性和对抗性的游戏活动,对学生各方面的身体素质都有很大的锻炼作用,效果十分显著。其次教师还要注意同类型游戏在不同年级教学中的具体运用情况。如跳远运动,这种运动对低年级学生还是高年级学生都有着锻炼其弹跳的能力,但是教师要根据年龄和所在年级对游戏内容有不同的要求,低年级的跳远教学可以运用青蛙过河这种简单的游戏内容,让学生用立定跳远的方式去互相追赶,增加学生学习体育的乐趣。而高年级学生可选择沙坑三级跳这种游戏项目,着重锻炼学生的跳远速度和体力,使之完全掌握跳远知识和技巧。
(三)注意游戏教学的安全性
体育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树立健康、向上的教育理念,提高警惕性,把学生人身安全放在教学工作的第一位。因为游戏教学主要的教学工具就是各种体育器材、体育道具及体育障碍等设施,这就要求在课前,体育教师一定要检查好各项设施的安全性,保证体育课程的顺利进行,避免因疏忽引起学生身体受到伤害的危险。另外在传授体育知识时,教师还要向小学生讲解自我保护与自我帮助的体育常识,使学生充分掌握学习体育的技巧,面对突发状况时,可以临危不惧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此外体育教师还要做好课后的总结工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学习以往的教学经验,利用自身掌握的救护方法对体育活动中受到损伤的同学给予及时的安慰和处理,使学生的身心快速的恢复到正常状态中,更好的投入到体育课堂中。
结束语
综上所述,游戏教育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有着很实际的影响,通过创设教学情境、正确选择游戏活动及创新游戏内容,可以充分的保障体育教学的目的,让学生极大的提高了对体育学习的兴趣,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开发。同时也有效的提升了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实现高效率的教学质量和效果,为我国小学体育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高渊.体育互动游戏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分析[J]新校园(中旬). 2016(03)13-15
[2]张燕.游戏化教学法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运用[J]学生之 友.2015(11)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