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析在游戏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浅析在游戏活动中如何培养幼儿合作能力

作 者:丁姗莉 (福建省晋江市第三实验幼儿园 362211)

摘   要:《指南》明确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同时也强调了“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这足以说明幼儿的学习方式和特点即是“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这也是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所决定的。
关键词:游戏;合作能力

“三个臭皮匠顶一个诸葛亮”, 可见合作产生的能量是不可估量的。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可以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计划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取得一定的经验。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也指出要培养幼儿"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引导幼儿参加各种集体活动,体验与教师、同伴等共同生活的乐趣,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因此,从小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十分重要的。为此,教师要以培养幼儿敢于合作、善于合作、乐于合作的态度和情感,从而提升幼儿合作学习能力的水平。
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在相互配合中实现目标,这就是合作。合作学习改变幼儿被动接受式的学习方式,提倡主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不仅能增强幼儿的社交技能,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而且能增强幼儿的自尊心与自我动机感,提高幼儿的注入概念获得、问题解决的高级能力。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可以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计划能力,丰富幼儿的情感,取得一定的经验。合作是幼儿未来发展、适应社会、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素质。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对幼儿进行合作能力的培养,做到事半功倍呢? 陈鹤琴先生认为:游戏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合作,不仅能提高幼儿的合作能力,而且使幼儿间的合作充满趣味。因此,我在游戏活动中进行实践、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以达到合作能力有效培养作以阐述。
(一)在游戏活动中体验合作的快乐。
对于幼儿来说,在游戏、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协商解决问题,协调关系,从而确保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在相互配合中实现目标,这就是合作。例如中班科学游戏《有魔力的磁铁》。幼儿通过操作活动----“拼图”游戏,游戏“请你和我碰一碰”,两两合作探索,发现磁铁相斥相吸的特性,在合作中发现了秘密,也体验到合作带来的快乐,感受到游戏在合作过程中的作用。例如在打破班界分区自选活动中,小班孩子和大班幼儿在小小厨房活动中,由于制作润饼菜的工序很多,在活动中,大班幼儿就会自觉地带着小班幼儿一起合作,小班幼儿负责洗菜和剪菜,大班幼儿就负责炒菜和包润饼菜。幼儿就在合作的过程中,相互配合,相互探索,学习如何与人合作、与人协商、体验到合作的快乐、成功的快乐。
(二)在游戏活动中提高合作的质量。
合作需要大家一起出力,共同协作,如果各干各的,也就谈不上合作。可幼儿往往在合作过程中会出现这种情况,怎样改变这种情况呢? 游戏活动,能促进幼儿更好地合作。比如我在一次美术活动《海底世界真奇妙》中就用了四五个幼儿合作绘画的方法。在绘画之前,我要求他们先商量后动手,先计划后构图。但许多孩子没等我布置完任务,就提起笔来就画。有的潜水艇“沉没”了,倒了个个儿,有的泥沙没到海面上了。这一次的活动并不成功,原因就是大家各干各的,合作效果不好。我又采用游戏的方法,每一组都是一个广告设计组,设计一个《海底世界》的广告,最后评一评哪一组的广告最精彩。在我的启发下,幼儿先分工,一人画海水,两人画鱼等等。就这样一幅幅精彩的《海底世界》诞生了。由此可以看出通过游戏活动提高了合作的质量。幼儿在游戏的氛围中共同学习,共同建构,这样的学习更有意义,能激起幼儿更高水平的思维。他们通过动作的互动、思维的互动、合作的互动使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既提高了合作的兴趣,又充分展示了幼儿的游戏能力。
(三)在游戏活动中获取合作的经验。
在日常生活中,需要合作完成的事很多。记得一次体育活动《快乐运西瓜》,活动中就设计了要2个幼儿合作的方法。在活动前,我让幼儿想一想,拿到西瓜后,不能用手运,那要怎样才能将西瓜给运回来。幼儿尝试了想出了2个伙伴拿到西瓜后,用肚子或后背相互顶着的办法就可以将西瓜给运回来。通过这件事,我发现幼儿在活动中,老师要注意引导,通过一些具体的合作情景、合作游戏来帮助幼儿逐渐习得合作的方法策略,明白粗浅的道理,取得合作的经验。
(四)在游戏活动中教师要适时介入指导。
教师做一个观察者,及时给幼儿提供帮助和指导。《纲要》提出的要“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教师在组织活动时应以幼儿自身的需要为基础,随机观察幼儿活动情况,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在幼儿合作有困难时教师不要直接告诉幼儿答案。例如在竹筒引水的活动中,幼儿在探索如何将水从竹筒的这边流向地下的小桶,幼儿屡次失败,教师在一旁仔细观察幼儿的操作过程,适时地用引导语去启发幼儿想想,到底要移动水桶,还是要改变竹筒的排列方法,或可以发挥小组学习的作用,从而让幼儿在合作活动中获得新的知识和经验。
总之,幼儿合作能力是一种品德培养,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我们要从他们的日常生活抓起,从他们最喜欢、最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抓起,通过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的合作能力,让每个幼儿能在合作的氛围中体验合作的乐趣,懂得粗浅的道理,体现合作的精神,为幼儿的良好个性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也为今后踏上社会做好准备打下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