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本土文化是学校内涵发展的精神底蕴,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纲要》明确提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与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明确指出:幼儿园应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引导幼儿实际感受祖国文化的丰富与优秀,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激发幼儿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基于以上的思考,我们坚持以“三星堆文化特色”为切入口,将把环境与课程有机渗透,相互融合起来,改变以往单一零碎、色彩不和谐、区角材料不充足等种种问题,使环境具有本土文化艺术特色,彰显本土文化色彩,促进幼儿和谐全面发展。
一、正确理解本土文化内涵、把握方向
本土文化:是指幼儿园所处的地方文化,它是一种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与知识,主要指三星堆文化、广汉美食特色、民间风俗等。地方文化不仅是校园本课程开发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而且是园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环境创设:对3—6岁的幼儿来说,建构适宜于他们发展的物质环境、精神环境、园所文化及合理利用资源进行环境布置以达到环境教育目的的过程。幼儿园的环境创设是以促进幼儿主动发展为目标的,在幼儿、教师、家长等共同参与下,对幼儿的活动环境进行改造、影响、美化和积极利用,使之更加适合幼儿成长的一个动态发展的活动过程。
二、明确目标、有效促进本土文化挖掘
1.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
利用本土化文化资源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研究首要价值是促进幼儿的发展。能有效激发幼儿的好奇心,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操作;能提高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能使孩子感受到合作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并在参与环境创设过程中体验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
2.有利于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利用本土化文化资源建设校园文化环境的研究能提高教师的探究与创新能力。使教师学会利用本土化资源创设丰富的主题教学环境,引导幼儿积极主动的学习;能使教师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理念、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以此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进程。
三、围绕教科研内容、具体有效实施
《指南》提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因此,我充分认识环境蕴含的教育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让幼儿在良好的氛围中快乐自主学习、游戏,让他们通过校园大环境、主题墙创设、区域游戏互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促进幼儿个性化的发展。
1.利用本土资源开展主题墙环境创设
充分利用本土资源,创设符合幼儿年龄阶段的有特色的主题墙,增强主题墙的“动态性、启发性”,建设“会说话的墙”,可以使环境起到良好的教育作用。通过相应的实践与研究,启迪幼儿心灵,增长智慧,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们在参与创设环境的互动中体验到表现美、创造美的乐趣。如在大班的主题《我眼中的三星堆》前,我事先在主题墙面上张贴了三星堆建筑标志图,随着教学活动的开展,在孩子们的不断探索中发现三星堆历史文化知识,丰富幼儿经验;其次,把各种三星堆文物按特征标记来记录,即使幼儿学会了分类记录;再次,模仿三星堆面具的特点,画出了丰富的面具画面,让孩子们通过主题墙与教育教学的互动,灵活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形式,满足了幼儿的探索欲望,掌握了相关知识,从而让幼儿感知家乡的地域风貌、了解三星堆特色文化,让幼儿在环境中提高了审美能力及提高了人文素养。
2.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班级区域环境创设
在寻找本土资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传统的民间故事、民间传说、名胜古迹等非常适合幼儿教育。于是我们创建区域活动环境,在区域内提供丰富的、有层次的、可操作的材料,重视操作材料的多样性,从而让幼儿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获得相关的知识经验。
在区域游戏的设置上:如我班开展的《趣味三星堆》中我们就提供了多种的编织材料:有稻草、竹条、彩带、皱纸、毛线、纸板等,在活动中根据幼儿的意愿添加和满足,体现了活动区活动自主性特征。同时我们也注重同一材料资源的共享性。如我们在美工区投放橡皮泥、彩色纸、彩带、碎布头和大量的自然材料,让幼儿通过画、剪、贴等进行简单的工艺操作,制作广汉美食“缠丝兔”、“金丝面”、“三合泥”等材料,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还进行了分工:有的制作,有的烹饪,有的叫卖,有的扮游客,整个一个繁荣的美食文化一条街,让孩子们领略到广汉的饮食文化特色。
在区角游戏的指导上: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在建构区活动开展中增设了《神奇的雒城门》,让孩子们搭建富有本土特色的建筑物。又结合家乡传统节日正月十六“拉保保”的民俗,展开让“拉保保”的游戏。在教师的有效指导下,孩子们积极主动地探索,为富有个性的发展提供机会与条件。
3.利用本土资源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蒙台梭利说:“在教育上,环境所扮演的角色相当重要。因为孩子从环境中吸取所有的东西并将其融入自己的生命之中。”环境是重要的资源,是隐藏的教师,孩子吸收环境中一切有用的知识而成长。墙饰作为环境创设的主要内容,从感官上给幼儿带来有关线条、形状、色彩、构图等美术因素的刺激,从情感上带给幼儿愉悦感。在研究中我们主要以幼儿为主体,尝试开展各种各样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家乡的三星堆博物馆、历史文化古迹、名小吃、慰问百岁老人、观看家乡的文娱表演等活动,以此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更进一步拓展幼儿思维、增长见识,丰富课余生活。
回首在三星堆本土文化的探索中,我们用实际行动改变了环境、改变了孩子与老师……今后我将在环境创设中坚持动态性、开放性、审美性的原则,提升了创设技能和品位,丰富了环境教育内涵,发展了园本文化,不断依托本土三星堆历史文化,构建具有丰富文化艺术特色的环境,走上内涵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