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渴望被关注、被赏识,所以,成人的关注、尊重和赏识是幼儿自信的源泉和成功的动力。被关注和受尊重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心理需要;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活动常规是幼儿社会交往的需要;“期望效应”和“赏识教育”是幼儿自信的源泉和动力。
关键词:幼儿自信心;关注和尊重;期望与赏识
近年来,随着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心理健康和人格培养成为教育研究的一个重点。自信心作为一种重要的人格品质,它对健康的心理和成功的人生有极大影响,所以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自信心是一个人对自身力量的认识和充分估计,是自我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期的自我意识处于从生理的自我向社会的自我过渡的时期,幼儿渴望被关注、被尊重、被赏识,自信的培养和树立需要一个长期磨炼的过程,作为家长和老师,应特别注意对幼儿自信心的保护和培养。
一、被关注和受尊重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前提和心理需要
马斯洛有一句著名论断:“最健康的自尊是建立在当之无愧的来自他人的尊重之上。”自尊心是人类特有的情感,是人向上的内在动力。幼儿期是孩子自我意识的形成时期,这时,他们开始关注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开始保护稚嫩的自尊心,同时他们开始在意被关注的程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要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并把幼儿的情感和态度地发展放在首要位置。我们要尊重孩子,保护其稚嫩的自尊心,把孩子也当作一个有独立人格的人,创设一个使他们感受到接纳、关爱和支持的良好环境,形成良好的社会性品质,并感受到集体生活的快乐。因此,成人必须满足幼儿的发展需求和心理需要。
这里我们将镜头聚焦到幼儿园大班的一个教育个案:大班幼儿小伟是一个顽皮小子,做事情注意力不集中,经常打断别人说话,自我控制能力不强,集体活动时经常大声喊叫,就连看动画片时也经常打扰其他小朋友。经过观察老师发现,他经常坐在活动室的后排,由于注意力不集中,所以不会举手回答问题,很难引起老师注意,但他很渴望老师和同伴的关注,所以只能通过大声喊叫或扰乱其他小朋友引起老师和同伴重视和注意。老师抓住小伟生日party这一有利时机,在老师的精心组织和布置,大家都在关注他,给他掌声和鼓励,他的情感得到了满足,所以他的表现异常好,成了生日party上最亮的一颗星。此后,小伟的一些不良习惯慢慢在受尊重和关注中改变了,同时也学会了尊重他人。
二、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活动常规是幼儿社会交往的需要
1.走近幼儿、聆听心声,尊重幼儿、多些宽容。
在实际生活中,成人要静下心来聆听孩子的心声,知道孩子最需要的什么,帮助孩子理解行为规则的必要性,学会倾听,懂得与同伴和睦相处,感受来自同伴的鼓励和友爱。幼儿有了错误时,可以多用自然后果法,让孩子知道和承担违反行为规则带来的不良后果。
2.运用情景表演法,通过大带小活动,满足幼儿情感需要
如让幼儿参加娃娃家的游戏,在游戏中学做爸爸妈妈关心小宝宝,从而养成关爱他人的情感和行为。
3.运用情感迁移法和情绪感染法,增加师生交往的频率,
让幼儿感受到来自成人的爱护和关心,满足幼儿被关注和被爱的心理需求。
三、“期望效应”和“赏识教育”是幼儿自信的源泉和动力
1.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
每一位幼儿都希望自己被关注、被欣赏。因此,教师给予每个幼儿更多的鼓励表扬,善于赏识孩子,经常输入一些积极的语言,如:“没关系,再试一试”“画的画真美”“你的回答不一样”等,让幼儿在教师的赞美中拥有自信的力量,积极的心理暗示会让孩子的内心充满正能量。
2.成功是再次成功之母。
幼儿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的个性、能力各不相同。为让每一位幼儿都获得自信,在活动中我们可以根据个体制订不同任务。如能力较低的幼儿,我会为他们制订一些简单易完成的事情,提问一些相对简单的问题。难易适中的任务可以使幼儿体验成功的喜悦,相信自己的力量和能力,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
3.个性发展得到施展。
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他们的兴趣点一旦被点燃,自主学习将成为孩子探索发现的工具。以儿童兴趣作为切入口,从幼儿需要出发,做到以人为本,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我们要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培养全面发展的个性儿童。每个人都需要情感的宣泄,不论成人还是孩子。
游戏活动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最好的发泄方式。因为只有在游戏中,幼儿所做的、所忙的才是他们自己的事,而感觉不到任何的压力。游戏活动使幼儿有了自由活动的场所,让孩子在自己的天地里,自由快乐地活动。赏识和关注是幼儿发展有力的健康营养素,游戏和活动是幼儿成长中无形的心理宣泄室。《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要求,在教育幼儿接触社会时,幼儿园要为每个幼儿提供表现自己长处和获得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尊心和自信心。这些目标和要求为我们指明了幼儿社会教育发展的方向,更让我们萌生了帮助孩子养成健康个性的愿望。
美国作家、诗人爱默生有一句格言:“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每一个孩子都需要被关注和赏识,成人的目光会成为心与心沟通的桥梁,让幼儿在被关注、被尊重、被赏识中健康的个性的自信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