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中学数学互动探究课堂中课前导学案的研究

中学数学互动探究课堂中课前导学案的研究

作 者:毛丽娟 (增城区荔城街荔景中学 511300)


摘  要:新课程对中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上大大改进,加强了互动教学的运用,促使教师启发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课前导学案非常重要,一定程度上加强了学生的自主性。本文主要对中学教学互动教学课前导学案的重要性进行研究,并针对当前现状,提出改进建议。
关键字: 中学数学教学;互动教学;课前导学案;探究学习

新课程倡导探究学习,主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探索,加强学习的主动性。在中学教学中,互动教学和探究学习是非常关键的,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中教师为引导和启发,师生密切配合形成教学共振,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上进行全面对口接轨,注重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全面发展,形成和谐互动模式。在这个过程当中,课前导学案显得尤为重要,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更加充裕的时间和空间去探索有价值的问题。
一、数学互动探索课堂中课前导学案的重要性分析
课前导学案,顾名思义就是将还没有进行课堂讲解和学习的内容,要学生提前进行预习,并有针对性的通过自主学习来学习新的知识,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知识,提前预知问题,才能更好地掌握学习。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互动探究课堂就是要充分地挖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因此要通过教学内容的设计让学生能够自主探索常识性的作业,并有效地检测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检验新课内容。通过课前导学案完成,学生能够有效地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并且更好地掌握新知识;而教师也能够通过课前导学案的布置,检测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行新知识的预热学习,有针对性地指定教学方案和教学内容。
就当前课前导学案的现状来说,需要充分加强中学数学教学中课前导学案方法的设计。在当前的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将课前导学案简单地当成是课程预习,只是简单地布置学生将数学教科书中的内容进行提前预热,多看多了解,并没有提出针对性的问题,导致很多原本自主性不高的学生,对于新知识完全一无所知,在课前处于茫然状态,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完全集中注意力。有的教师虽然精心设计了课前导学案的作业内容,但是在课堂上只是将这些内容进行讲解,没有进一步的挖掘和延伸,因此也没有达到课前导学案应有的效果。
所以说,在新课堂的要求下,更加需要科学地进行互动探究课堂中课前导学案的设计,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如何有效地在数学互动探究课堂中设计课前导学案
中学数学教学是一门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学科,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互动探究性教学的效果,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探究能力,要科学运用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教学方案。课前导学案是当前比较有效的一种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提高学习兴趣。那么,在当前教学过程中,如何有效地利用课前导学案来设计互动探究课程方案呢?
第一,需要提炼课前导学案中的重点和难点。
数学互动探究课堂中的课前导学案是针对新课内容的导航针,需要体现数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目标和重点难点,让学生在完成课前导学案的时候,能够首先领悟到新知识的要点,在教学中为新知识的传授有效地搭建桥梁,节省教学实践。例如,在进行三视图讲解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将实物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分别从物体的正面、左面和上面去看物体的形状,通过导学的直观方式,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同时让学生提前对新知识进行自学,通过提前点拨和学生的课前导学案完成,让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并尝试着画出物体的三视图。
第二,通过适度的课前导学案设计,加强中学数学互动探究学习。
一般来说,在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新知识学习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因而要保证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要维护学习过程的新鲜感,在课前导学案设计中要坚持适度的原则。课前导学案的难度要比较适中,毕竟是在只是还没有掌握之前开始完成的意向作业,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以及学习心态,不能操之过急,难度太大有可能会让学生失去了探究的信心,而难度太低又缺乏思考的价值,学生在课堂中也不会认真听课。因此坚持适度的原则是课前导学案的一个重要内容,让学生不会有厌烦和恐惧的负面心理,同时也能够极大地增强学习兴趣。在作业设计过程中,可以通过问题引领的方式促进互动,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例如在学习圆之前,首先设计一系列针对“过三点画圆”的问题,过a点画圆,能画几个?圆心分别在哪里?过两点画圆,可以画几个?圆心又在哪里?过三点能不能画圆,圆心在哪里?如果不能画,为什么?通过这样的实例问题引导,问题由浅到深,激发学生在认知上的提升,同时也坚持了适度的原则,让学生能够形成逐步深入的思维方式,将教师与学生共同引导到活动当中,增强互动性。
第三,通过激励或者反思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探索
通过科学的激励教学和反思教学方式,让学生能够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内驱动力和潜力,对于课前导学案,要及时地进行肯定和表扬,而对于没有较好地完成课前导学案的或者出现问题的,要进行一定的反思,那么在循序过程中,学生自然能够形成良好的习惯。通过课前导学案的成果展示,让学生有机会进行交流,学生的热情得以完全保持,才能更加用心地进行课前导学案的参与,在学习中获取更多的自信心和成就感。针对课前导学案中出现的问题,可以通过例题组的形式,教师参与其中进行解题,形成反思,从而更好的促进学习。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原命题、逆命题或者开放结论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前导学案中提前了解到新知识的特点,同时加强数学思维,提高其认知和思维能力,同时又能起到检查和提升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并完成相应的作业,根据课本内容,完成应用题,函数y=-5/x 的图像在第几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让学生了解了函数的性质,并且能够根据图形结合的形式,掌握方程的规律,通过不同的角度设计的题目,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能够充分反思和深入了解函数之间的关系,更好地对新知识进行掌握。
一般来说,课前导学案是对新知识的一些提前预知,通过兴趣引导的方式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积极性,所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引导学生进行课前导学案的完成,通过不断的激励和反思,让学生能够对题目的条件和结论等进行变化和引申,形成变式,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对知识体系及教学方法的梳理,这样不断节省了数学教学过程中的教学实践,同时也促进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性,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知识。
结 语
综上所述,中学数学互动探究课堂中的课前导学案对于提高学习效率非常重要,将原本在课堂内探究的知识提前了解和分析,让学生利用自己的方式提升对于新知识的认知,再在课堂内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交流和指导,利用激励和反思的方式,提升课前导学案的重要性,同时坚持适度的原则,保持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 于丽霞. 关于初中数学互动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刊)》2016年4期,2016.
[2] 陈兆荷. 影响中学数学教学中生生互动的因素研究[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 2013年42期,2013.
[3] 阿尔孜古丽·努尔买买提 . 高中数学互动教学策略研究[J].《第五届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论文集》2016年,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