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作 者:吴 彬 (山东滨州市滨城区第二小学 256600)

摘  要: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如今的小学生与过去的小学生有很大的差别,现代社会中小学生的智力大脑得到了极大的开发,而学校也不应该拘泥传统模式的教学,顺应时代的潮流,不断加大对中小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力度,开发游戏在教育教学中的功能,本文就针对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分析。
关键词:游戏教育;小学科学教学;应用探究

一、游戏教育的职能和意义
1.1游戏教育的职能
教育是为了传道授业解惑,游戏教育也不例外,并且在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中增加一丝趣味性,吸引学生兴趣,在科学教育中不能按照传统模式走,游戏教育就是改革过去教学的僵化体制,在科学教育中增加游戏功能,在学习科学中的一些复杂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时,可以将理论与实际中生活中的某些现象进行结合,便于了解和记忆。教师应该结合教材,设立情节,根据教材增加教育的娱乐功能,用于激发学生兴趣,寓教于乐,根据课本内容,将知识带入到现实生活中,让学生更加贴切课本,减少距离感,利用学生的想象力采取更多技巧性的方案,使科学教学不仅仅局限在课本中,回归生活将题目放入生活中,经世致用,增强实用性。
1.2游戏教育的意义
游戏教育最大的功能就是改革传统教育模式,改变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在底下听,在传统模式中,师生之间互动少,学习模式僵化、被动。这样一来学生在解决科学问题中按照老师的模板来,这样不仅知识得不到充分的运用,基础还无法得到巩固。游戏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将科学充分的掌握并且熟练的运用在生活之中,不断了解科学的魅力,了解生活中常见现象中的原理,在科学学习中,要对科学的一些理论知识进行很好的学习,就必须在学习过程中将理论知识将游戏融入大教学情境中去,可以有效降低学习中的难度,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在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发散思维,让他们可以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实现寓教于乐。
二、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科学教学没有落实到实处
小学科学教学往往会被学校和家庭忽视,在学校生活中科学不属于主要学科,往往学校开设课程少,甚至不开设科学课程,并且存在着大量占用科学课程进行其他课程教学,在家庭生活中,有部分家长认为科学的学习是不务正业,应该集中主要力量在数语英教学中,减少或者不开设科学课程,在这类情况下科学学习就带了极大的被动性,学校迫于上级部门不得不开放科学课程,而且科学老师少,教学质量不高,学生没有学习兴趣,小学生的科学教育浮于表面,没有落实到实处。
2.2单纯停留在理论教学的层面上
科学课程是一个理论知识极其丰富的课程,但是如果教师单单教导学生理论知识,科学课程必然是很枯燥无味的,而且学生丧失学习兴趣,科学课程教育意义不大。传统科学教学教育模式中,基本都是以“讲台模式”为主,学生是接受者,老师是传播者,学生自主思考,独立学习、提出问题的能力差,老师在讲台上面讲,学生在底下听,老师带着学生学,学生学习存在着极大的被动型,上课积极性不高,学习氛围差,预期效果差;科学课程不同于其他课程教育,如果单单停留在理论层次上,学生很难理解,并且课堂气氛沉重,在现代的科学教学中就要求老师结合实际内容,开发游戏模式,带动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带动学生自己思考、动手,传统模式下,老师的主导,容易弱化学生思维,不利于学生的理解与发展。
三、发挥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措施
3.1合理设置小学科学课程
小学是幼儿成长发展的特殊阶段,学校不应该将课程教条主义,仅仅学习数学、语文、英语等三大主要课程,应该拓宽学生的素质教育,合理安排课程,增设一些趣味性强,锻炼学生能力的课程,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现代教学中有些学校课程太过于单一简单,形式简单,课程的增设是进行小学科学教育的第一步,将游戏融入到科学教育中去,首先先要合理设置小学科学课程。
3.2教师要在依托教材的同时创新思维
要进行实际高效的科学教育就必须要教师开拓思维,创新教学模式,改变传统观念,在传统模式中,大多数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按照老师的模板来,照搬照抄,没有实际理解,这不仅知识得不到充分的运用,基础还无法得到巩固。研究工读学校语文教学质量是促进工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科学是学习生涯中必不可少的内容,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在创新思维的同时应该加强科学老师教学质量,不断加强教师的职业素养,提高职业素养,这不仅仅是学生成长的必经渠道,更是对科学质量教学的一种质的飞越,可以不断向学生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增强教室教书育人能力。
3.3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育
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分层次教育这不仅仅是科学教育的要求,更是所有教学的必由之路,由于每个学生对于科学的理解能力不同,导致每个学生遇到的问题也有所不同,由于自身实际情况的不同,这时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给每个学生施以不同的教学方针,才能促进充分理解了科学教育,才能更好地发展下一步学习,给基础好的,发散性思维强的同学进行加强训练,对于一般同学进行基础巩固训练,因材施教,每一个同学共同发展,不打击每一位同学的信心,并给予利用科学游戏进行教育,不断地鼓励与创新,不破坏学生积极性。
3.4加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生是开发大脑智力的最好时期,但是由于传统教育的束缚,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大大降低,只有充分加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才是解决问题的先行者,只有学生自己动手自己学习,才能明白科学游戏意图,才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理论,科学属于理论知识与实际动手相结合的一门学科,注重知识与实际的相结合。在学生的思维中形成一个游戏模式,并且熟练的掌握,举一反三,这样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在课余时间要多鼓励同学进行多看书,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并且对于学生的错误甚至不正确的观点行为采取宽容的态度,加强引导。
四、科学游戏教学的经典案例
4.1日食与月食
日食和月食是小学生研究天体系统的必学内容,在古代传说中日食和月食的出现被赋予了灾害的象征,更有“天狗吃月亮”俗语的出现,小学生的理论知识不够充足,在家庭教育不够充分的情况下,很容易受到误导,所以在小学科学教育中,日食和月食现象原理的学习是必修内容。首先教师要针对月食和日食的特征准备实验道具。众所周知,日食和月食的出现是因为光线由直线传播的原理,在太阳和月亮做周转和自转运动的时候,由于月球和地球形成一条直线,月球把太阳光挡住,在具体教学中,教师应该采取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一位学生哪一个乒乓球当作地球,一位学生拿乒乓球当作地球,在利用手电筒发光当作太阳,让学生模拟太阳、月球、地球的自身运动,观测当三者处于一条直线时会发生什么变化,学生自主分析,最后结合教学视频加深学生的印象和了解。
4.2让小灯泡亮起来
小学生对周围的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心理,但是电力对于懵懂的小学生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存在,如果在幼儿时期不加强引导,可能会触发巨大的安全隐患,“让小灯泡亮起来”是电力知识的基础科学实验,科学理论简单适合小学生入门,在具体的科学实验中,主要器材是导线、电池、小灯泡各一个,这类器材都是生活中很常见的物品,利用简单明了的方式可以学习电路短路的危害和学生的用电安全,学生可以跟着老师的步骤,现分清电池的正反两极,将电磁的铜帽与导线、小灯泡底部相连接,并且形成一个回路,让小灯泡亮起来,教师在此时可以分析短路和电流的原理,通过小灯泡实验,让学生明晰电流回路。
4.3镜面成像
镜子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玩镜子是一项很有趣的活动,教师此时就可以将教学和游戏相结合起来,首先要准备两块镜子,让学生在镜子前做不同的动作,并且观测镜子中的人物动作有何变化,再转换镜子的角度,与地面的夹角大小,重复以上动作,继续观测人物动作变化。在游戏结束后要求学生汇报观测结果,不难发现镜子成像是与实际动作相反的,这时教师就应该引入教学理论,用具体实现告诉学生光路可逆的原理,正是因为光路可逆,才造成了镜子与实际物体相反的现象,并且随着镜子和地面夹角的不断变化,与物体角度的不同,镜面成像的方向也有所不同。
五、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融入到现代小学科学教育中是大势所趋,要促进小学科学的长远发展,就必须将游戏教育融入到现代教育之中,加大科学教育的实用性,趣味性,不断创新课程,改革江湖模式,分析科学教育的经典案例,促进学校高效的运用教育游戏来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金小燕.教育游戏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J].亚太教育,2015(12):32-33
[2]高艳.如何运用教育游戏提高小学科学教学的有效性[J].教育观察,2014(11): 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