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中国教育一直受“讲解——接受”教学模式的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根深蒂固,学生学习被动且负担过重,主体意识和参与能力不强,独创精神欠缺。因此,在与西方学生的比较中,我国学生的创造能力往往偏低。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课堂教学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的主阵地。如何转变教育观念、弃旧汲新,培养出一代有扎实基础、有创新精神、有开拓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当今教师的首要任务,那么我们又如何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巧设创新探索机会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学生需要获得能够继续获得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发挥潜力。学生是英语课堂学习的主体,教师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主学习、拥有独立学习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在活动中获得学习知识的方法,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创新教学效果的目的。主体性的英语课堂教学是师生互相交流、共同参与的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在教学的安排和设计过程中必须要注意教法新颖、有创意,如在教高中英语阅读课The Portrait of A Nationts时,可以借助多媒体介绍澳洲的people, cities, school, farms, population, climate,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跃跃欲试的心理,学生在参与英语课堂活动获得成功的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二、多鼓励和表扬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动机
创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从事创造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它对人的创造行为起着导向、激励和强化的作用。教师要让学生从学习的成就中体验到快乐,要让学生从答对一个问题、完成好一次作业、取得一次较好的学习成绩中获得满足感。如:学生答对一个问题或表演好一个对话,教师要及时用“Very good!”“Great”!“Excellent”等语言进行表扬。教师看到学生的作文有进步,可以在作业本里写一些鼓励性的批语“I am pleased to find your composition is much nicer this time. Keep on trying.”教师温柔、亲切、发自内心真情的话语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成就感”。这种“成就感”常常使学生自觉地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动机,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启迪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有位名人曾说过:“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有研究表明,讨论式、质疑式的教学有利于发散思维、创新思维的发展。要让学生丰富想象,积极探索求异,坚持独立见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如在高中课堂教学中,教授学生进行语篇分析时应注意培养学生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性。教师引导学生对某概念或问题的理解不应限制在某个既定的范围,而应在时间和空间上作些拓宽或变换角度进行思考和分析。如:在分析At the shop一文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1) What do you think about the shop owner and his assistant? (2)What can we learn form the story?有些学生会就事论事地回答:“店主和店员缺乏良好的服务意识。” 当老师再问及“why did they change the attitude to the customer after he showed them the million-pound note?”时这些学生便会无言以对。这时,教师应启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将他们的思维引向更深的层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资本主义社会那种以貌取人和人与人之间的赤裸裸的金钱关系来看问题,进而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Money is everything”的本质,从而给他们提供了发散思维的机会。
课文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计新颖别致、并能唤起学生共鸣的问题。让学生在独立思想的基础上,再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用所教的知识,让学生自由地求异发散、编写新的内容。如一篇文章教完之后可以在黑板上出现几个key words 让学生自己去编一些内容。这样会使学生相互启发、相互交流,从而以创新意识来灵活运用语言知识。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与摸索解决新问题,掌握新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也得以真正提高。
四、利用情感,培养理解力
有位著名教育家曾说过:“没有情感的知识是僵死的。”对学生来说,真正引起积极情感体验的莫过于知识信息本身。由于推广标准化考试以来,多项选择题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不少同学对完型填空、阅读理解及短文改错望而却步,而正是这些才能反映英语的运用能力。对英语学习者来说,获得语言知识并不是学习的目的,而能正确地运用所获得的知识才是真正的目的,如何进行这方面的培养呢?例如,在阅读理解教学过程中,我总是指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语篇的理解上,从练习中选择一些生动有趣、富有哲理、联系生活的文章,让学生从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产生阅读兴趣。针对学生阅读时的畏缩情绪,在帮助学生阅读理解时,我把重点放在文章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和最后一句话的理解上。并且把文章中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者是优美的句子挑选出来和同学们共同赏析、探讨。采用这种方法可使学生由过去读几遍都理不出头绪,到读几句就能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段落大意,读懂了,就想读了,从不喜欢读到主动找文章读,去摸索、探答、思考、享受到读书的乐趣。
总之,英语课堂教学应在素质教育的高声呼唤下,适应教育新改革的局面,真正做到“趣、活、实、新”。课堂是教育教学实施的主阵地,高中英语教师应利用好教学资源,围绕新教材,以全新的教学理念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不断营造创新环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想象,在培养他们创新意识的同时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