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传媒是当代生活的重要内容,广大群众在新闻媒体的作用下,空前的参与到整个社会中的建设中来。新闻不仅仅是对真实事件的报道,也是引导大众主流价值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工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往往为了制造新闻而损害大众利益,一些人甚至特意制造假新闻以求哗众取宠。这些事件不得不引发人们对于新闻责任及自由的思考。作为一个媒体人,究竟应该承担怎样的责任,如何行使自己新闻自由的权利是本文主要探讨的内容。
关键词:新闻自由;责任;特权
在社会科技及人权等多方面的影响下,我国进入了媒介社会。学者拉扎斯菲尔德认为传媒既是善的重要工具,也是恶的强大武器,如果不加以控制,更容易成为行恶的手段。根据身份论、契约论和自然论,新闻工作者天生具有“自由特权”,天生具有公众利益代言人、权力监督者、环境观察员、信息传播者等诸多身份。绝对的权利导致绝对的腐败,不加约束的发言权必然导致传播的混乱性。这要求新闻工作者在享有新闻特权的同时,承担相应的责任和约束。
一、新闻自由
1.1 当今社会新闻自由问题
新闻自由首先是由汉密尔顿提出的,当时正值西方资产阶级与封建阶级斗争的时期,新闻自由是资产阶级争取话语权的重要口号。但在当今社会,随着通讯手段、传播途径、社会科技等方面的发展,新闻自由的权利主体不断地扩大,成为社会发展的新课题。当前随着传播手段的发展,新闻成为一项人人参与的活动,每个人都能通过网络平台传播新闻,同时新闻成为了一项互动活动,事件报道最终可能引发社会价值的探讨。在这种情况下人人参与,人人自由。
一些民间网站、软件等迅速成为人们发布信息的平台,如微博。这些网站、平台的出现能迅速的将新闻事件传递给大众。但也有开发商为利益制造假新闻,或传播新闻价值不大的事件来博取眼球的问题。新闻传播的随意性也导致大量不真实或缺少求证的新闻出现,一些“新闻工作者”以自己的好恶报道新闻,扭曲了新闻事件的真实性。同时新闻自由与公众权利、国家安全都有冲突的地方,如在9·11事件中,美国进行了新闻管限,由此导致了社会对美国新闻自由的怀疑。当今社会,大众的参与程度空前的提高,如何界定新闻自由是一项重要的社会议题。
1.2 新闻自由的约束
首先,新闻自由不能凌驾于个人权利之上。社会伦理学家斯宾塞曾在《社会静力学》中提到,每个人都有做一切他愿做事情的自由,但不能侵害他人同等的自由。人是社会化物种,不同个体间的愿望和自由不可避免的会有交集的部分,个体拥有自由的权利,但没有侵害他人自由的权利,所以对于新闻自由的界定应首先从此原理展开。
其次为平等选择的自由。德沃金认为,自由主义平等观是自由主义的核心,个人除拥有自由的权利外,更重要的是拥有平等使用各项权利的自由。德沃金认为,任何自由都不能平等的抗衡,包括新闻自由。所以,新闻自由作为一项权利,应立法保证能得到尊重与行使,但在与客体平等权利发生矛盾时,也应对新闻自由的权利范围做出界定。新闻主体或客体有使用新闻自由的权利,也有避免新闻自由侵害的权利。
二、新闻责任
责任指的是个人或团体因其身份所赋予的、从事相关事件或完成某些任务时承担相应的后果与要求,包括责任主体承担的事项,责任主体承担事项没完成时受到的制裁与惩罚及对责任主体行为的评价。
新闻工作者首先最为明显的责任就是社会责任,主要包括以下5方面:1.对社会群体组成的典型画面投射;2.就当日时间赋予其意义的情境进行全面、真实、智慧的报道;3.充分接触当日消息;4.交流评论和批评的平台;5.对社会目标、价值的呈现与阐明。新闻的自由程度不是无限制的,新闻工作天然对社会各方面的权利具有责任。如果造成对其他权利的损害或超出合理的限度,仍会受到法律的限制和惩罚。在当前社会,新闻界的行业标准已遭到破坏,人生而逐利,民众的参与、商业运营的需求等造成行业标准的泛化和失效,所以应从两方面进行改进。
一方面是立法,法律具有强制性,但法律也具有局限性,权利与责任的界定对整个社会的影响过大,如何界定、如何实施都是很大的议题。作为新闻法规最完善的美国,在立法方面也一再修正。但这不是说我们不需要法律,法律起到了“底线”的作用,可以随社会发展而不断修正,但不能没有法律。
另一方面就是道德责任。新闻传播者的责任对象包括三个方面:新闻受众,新闻影响着受众的关注视野、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同时也有满足受众信息需求的责任,所以新闻工作首先应对受众负责;其次是国家、民族、社会、历史等,新闻工作引导着舆论走向,对于国家、民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新闻工作者的权利、新闻途径等都由国家民族供给,应参与社会活动,维护国家稳定;最后,新闻工作从整体上看,对整个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都具有责任,这是作为人类一员天然具备的责任。
所以,新闻工作者首先应通过制度化的渠道加强对新闻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培养,规范从业人员的行为,新闻工作者所报道的内容就是真实的历史记录,所以要重视自身所从事的工作;其次,新闻工作应遵循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社会道德是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不能以固化的时间看待当前的新闻,所能借鉴的主要是对大众及社会所造成的影响。在当前自媒体时代下,主流权威的新闻平台应树立行业榜样,宣扬新闻道德。
单靠宣传教育实现从业者的高度自律是不现实的,所以应从以下几方面构建新闻的道德责任体系。首先应加强自律,塑造整体上严格自律的媒体人。要结合他律和自律两个方面规范媒体人的责任。从广泛意义上来说,提高整个社会的新闻素养是实现他律和自律的有效途径。人们对新闻信息是选择性的接受,当整个社会选择素养提高之后,劣质的新闻自然会失去生存的土壤。在新闻工作者方面,专业教育、新闻伦理教育、职业环境的营造等都有助于从业者的道德规范。
结束语
新闻自由的权利和责任是把双刃剑,但又是社会生活中所必不可少的,我们不能抑制新闻的发展,但应该引导它走向更好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魏靖涵.英国诽谤法改革与新闻自由及其借鉴意义--以雷诺兹特权为基础[J].今传媒(学术版),2015,(7):34-35.1672-8122.
[2]陈卓.谈新闻界的责任意识--读展江译著《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8):275-275.
[3]郭恩强.本土困境与话语策略:抗战后《大公报》“新闻自由”的跨语际实践[J].现代传播,2014,36(8):51-56.1007-8770.
[4]靳国君.新闻出版管理与新闻自由[J].学术交流,2010,(4):1-6.1000-8284.
[5]艾红红.租界时空的“新闻自由”及其效应[J].当代传播,2014,(1):104-106.1009-5322.
[6]沈正赋.西方新闻自由的理想王国与现实图景——从英国《世界新闻报》“窃听门”事件谈起[J].当代传播,2011,(5):8-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