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情怀
王翠平
(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西关小学 265500)
有人说,教师是一个辛勤的园丁,培育美丽的花朵;也有人说,教师是春蚕,劳作到死吐丝方尽;还有人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的精神世界;更有人说,教师是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我认为教师不是园丁,不是春蚕,不是工程师,也不是蜡烛。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与学生是一对互相依赖的生命,是一对共同成长的伙伴。教师每一天在神圣与平凡在行走,为未来和现在工作。教师首先是一个人,他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油盐酱醋,他必须做好一个人,争取做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记住并学习的人。“如果孩子是鸟,你就是天空;如果孩子是鱼,你就是大海;如果孩子是花,你就是春天”。教师要达到上述的境界,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读书。“先做读书人,然后谈教育”。下面我来谈谈读书与教师成长的关系以及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做法:
一、读书让我改变了教书匠的角色。
读书是一种享受;读书是一种情怀。坚持读书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底线。尤其是处在这样一个学习社会化的时代,只有读书,才能不断完善自己,提升人生品位,促进专业发展,超出“匠”的局限。在刚走上工作岗位时,我就是一个教书匠,面对学校对教师提出的教师专业化要求,我的各方面材料写得都很认真,但在教学实际中面对学生的顽皮贪玩我却束手无措,当以微笑面对学生时,学生就会活跃很难能安静下来,当我绷着脸甚至很凶的对学生时,课堂纪律好了,但学习效率不高,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一段时间下来,我身心疲惫,该怎么办,第一反应就是找一堆教育刊物查找类似的教育问题,借鉴名家的解决办法,通过学习,我知道小学期间是孩子们的黄金时期,是孩子们的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是为一生奠定基础的,积累知识,实现梦想的关键一步,怎么迈好这一步个关键就是要熟悉学生,了解学生,用他们喜欢的教学方式去教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养成良好地学习习惯。几经研究我明白了一条道理那就是要不断读书,不断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形成自己的教学理念,将读与思、读与教、读与研紧密结合起来,认识才会提高,实践才会有明确的方向,教学才会有信心、有力量!
二、寻找一切读书的时间,多读书读好书。
很多时候我也感到困惑,每天的工作排得满满的要上课,备课,还要完成数不尽的材料!整天有忙不完的事情,哪有时间?这个问题我也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在《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一书中苏霍姆林斯基给了我一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身的友谊,这样做的目的,是使从事的工作中所需要的知识是我们所具备的知识海洋中的沧海一粟,这样教学工作就能左右逢源、游刃有余,就不会再把工作当成一种负担了。
三、疏离浮躁 ,静心读书。
老子说:“轻则失根,躁则失君。”这是非常有理的。我为什么提出疏离浮 躁呢?因为我们老师一旦浮躁之后,就很难有定心。而读书可以使你驶入一个很宁静的心灵港湾,使自己的教学登上了“会当凌绝顶”的境地。
四、让读书成为习惯,让习惯成为自然。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传播渠道越来越多,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网络……教师没有接触过,教师不知道的事情也许学生早已知道,因此我们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空前的挑战。教师要适应这一时代特点,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以终身学习为目标。那么就要求教师让读书学习成为习惯。必读书、书必读!当我行路艰难时,我需要读书、需要思考、需要研究、需要创新;而行路顺畅时,我时刻提醒自己,行路艰难甚至无路可走的情形随时都会出现……于是,我对自己说“永不停息的读书、学习吧!让读书成为习惯,让学习成为生存的方式!”
五、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从形式逻辑的角度来说,读和写是一个充分必要条件,即“有之者必然,无之者必不然”。没有大量的阅读,所谓的写,特别是所谓的写好,都不会成为现实。但同时,但只读不写出不行,大量之写,对读又是一个促进,而且多写会使写作熟能生巧。作为教师不能仅仅要求学生去写,还要自己写这样才能在写中不断地反思,不断地学习,不断的与学生共同成长。
六、终身读书,与学生共成长。
读书不是一时一世的事情,也不单单为了教学,是为终生幸福来做的事情。读书,能够促进教师的精神生长。人,最可怕的是灵魂空虚和精神萎缩。由于生存的压力和物质利益的诱惑,大家都把眼光和精力投向外部世界,不再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其结果是灵魂日益萎缩和空虚,只剩下了一个在世界上忙碌不止的躯体。对于一个人来说,没有比这更可悲的事情了。避免陷入这种“更可悲”状况的最可行的办法唯有读书。如果没读书,就没有精神寄托,就没有给自己的精神定位,灵魂定位。如果没有灵魂定位,精神定位,身体马上就跨了。所以我们每一位教师为自己学会寻找幸福。我们应该在平常的工作中寻找幸福和快乐。工作中的点滴都会让我们有很多惊喜,只要能带着一颗爱心去观察,幸福其实一直就在我们身边!
总之,幸福是一种感觉,只要你身心愉悦了,精神充实了,你就是幸福的!做幸福教师,教快乐孩子,就让我们保留这种读书的情怀,在读书中与学生共同成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