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不同于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学模式,传统教学模式中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都是被动的,而新模式下的思想教育教学要求学生主动塑造自身思想道德素养,教师只能起引导作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密切关注,要鼓励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还要关注学生思想素质形成的内在过程并加以引导。将思想教育工作落实到每个学生的心中,吸引学生去亲身实践。
一、思想教育落实到实处就是以人为本
高校思想教育不能只做到表面,随着社会经济和时代的发展,高校思想教育要切合社会经济和时代的发展,只有充分的做到,才能使学生在复杂的社会大环境中,拥有广泛的良好的社会人际关系,大大的缓解社会的压力。在高校的思想教育工作中,引入以人为本的先进的理念,用来促进大学生养成独立的人格修养,使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均衡发展,确保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思想教育工作要与时俱进,把学生当作主体,建立平等的关系,让学生主动塑造自身道德素养,形成自己特有的正确的思想政治观。在高校教学过程中,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拥有独立的人格,渴望得到尊重,教育工作首先应当肯定学生的观点,尊重学生的人格,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因势利导,正确的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完成从个性向社会共性的顺利过渡,才能促使广大高校学生不断积累经验,树立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心理素质,从而营造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彼此信任的氛围,达到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思想教育工作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传统教育模式下,教育者和学生之间,学生的思想道德的形成都是被动的,学校思想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学生能够自我教育,促进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养成健康向上的精神追求。每个学生都是独立存在的,会有个体性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对学生的一言一行密切关注,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和健康的心理环境,在工作中对学生进行细致的观察和分析,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开发。学校一方面需要关注学生的整体教育,同时还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展示自我、表达个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去报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为将来步入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思想教育工作人本理念实现策略
在高校的思想教育过程中,以人为本理念的提出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思想教育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能一味地灌输理论知识,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主要从以下几点入手:
1、坚持以学生为本
高校思想教育在设计教育观念上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教学内容上应结合大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先进的文化和科学理论去引导大学生主动塑造自己。坚持以学生为本,要注重尊重学生的人格,学生是思想的个体,有着丰富的情感和追求,在教学中要认识到学生追求成功和渴望被尊重被肯定的权利,给予学生适当的引导,助其顺利从个性到社会共性的过渡,从而实现践行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随着我国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入以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社会生活方式、就业方式、经济利益等方面呈现多元化发展,整体社会环境变得日益复杂。这就要求学校针对这些新情况就行系统分析和研究,然后就学生如何适应和融入这些新环境更新教学内容。针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学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以学生为本,承认学生客观上的思想层次差异并对其进行针对性引导和教育,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2、提高教育者的素质
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塑造自身思想道德,因此这就要求教育者要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首先,在思想观念创新上,教育者要做到吸收一切有利于提高学生思想道德和符合当前形势下的思想教育观念。另外,教师不能按本宣科,要做到不拘泥于书本,善于发现教学中的细节,根据学生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案。部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教师将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目标,而对于学生的思想意识和心理需求不太了解,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基本集中在课堂教学当中,很少针对学生思想问题进行专题分析。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引入以人为本的先进理念,构建科学、全新、建立在以人为本理念基础之上的思政教育模式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
3、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水平的措施
在高校的思想教学过程中,教育者应当认真掌握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总结前人的观念,发挥高校学生的主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方式,加速提高大学生自身的理论素养。通过加强高校大学生的专题讲座,教育教学者结合教材,用讲座的教课方式,发散式的教学方法,结合大学生的案例研究方法,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讨论,让学生自主的用一定的理论体系组织每个专题,引导学生将当前社会的真实生活情境建立在课堂之上,让学生积极的讨论,最大程度的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学生才能更加真切的理解思想政治的核心所在,才能引发学生的心灵共鸣,才能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要切合社会经济和时代的发展,高校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发挥学生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才能充分的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和觉悟,才能真正的让有思想,有情感,有追求的高校学生真正的为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吴洪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实效性探讨[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06-15
[2]张汝、张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的实效性分析[J],学理论,2013-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