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高校亚群体文化的调节和构建

高校亚群体文化的调节和构建

作 者:王德平 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南昌 330063

高校亚群体文化是高校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需要重新审视亚群体文化的多方面影响,对该部分文化进行调节和构建,积极发挥其正面作用,规避负面影响,使其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一定的作用。
一、高校学生亚群体文化的概述
高校学生亚群体文化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其一,普遍存在且形式多样。在高校校园中不难发现,同一群体内部成员经常结伴而行,如国旗班学生群体、学生干部群体等,虽然他们在学习成绩上存在一定差异,但由于平时相处时间较长或者心理归属感强,使得彼此之间信任感增强。因此,亚群体文化不但在高校校园中普遍存在且形式多样。其二,影响内部成员的思想行为。亚群体文化在高校中普遍存在,其影响力也必然存在。不同亚群体的文化特点明显,这些文化对内部成员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三,具有积极和消极影响。高校学生亚群体内部认识和观念的积极和消极表现出两方面的影响力。
二、高校亚群体文化调节和构建的必要性
(一)国家政治导向的引导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决定》中要求高校提高对大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高校不同类型的亚群体文化的调节和构建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思政教育的方式的表现形式之一,高校制定的调节和构建的方法是在积极响应国家政策、贯彻和执行文件精神。因此,相关文件为高校亚群体文化调节和构建提供了政治指导。
(二)亚群体文化自身的发展
随着高校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学生群体规模的扩大使得群体内部划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高校不同类型亚群体的出现对高校教育作用的发挥具有一定的影响,如具有积极作用的亚群体文化与高校教育导向一致,有利于高校教育活动开展;而具有消极作用的亚群体文化与高校教育导向并不一致,在一定程度上阻碍教育力量的发挥。因此,为了规避消极作用,还需要引导和调节。
(三)高校文化建设的不足
纵观当前高校文化建设情况,高校教育工作者虽然了解校园内存在的亚群体文化,但认识和引导的仍略显不足。具体表现在:其一,校园文化建设中管理体制并未涉及。从现阶段绝大多数高校的文化建设管理体制的内容来看,很少甚至是几乎没有涉及到引导多种亚群体文化的内容。由此以来为为各种亚群体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机会;其二,校园文化建设流于表面。当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存在有制度不健全、管理力度不足、管理部门作用发挥等问题,透视以上问题可知文化建设流于表面,并未发挥其具有的精神核心地位。
因此,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得高校领导者和教育工作者认识到亚群体文化的功能和作用,提高对亚群体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有针对性地对亚群体形成的文化加以引导或者利用。
三、高校亚群体文化的调节和构建方法
(一)突出思想和心理教育工作,引导亚群体文化发展导向
从亚群体文化的类型来看,按照亚群体的类型相对应包括有三种文化,即具有积极作用、具有中间作用和具有消极作用的文化。而不同类型文化具有的作用和影响力是不同的。从高校的教育角度来看,高校欲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等相关课程引导学生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如果能够发挥具有积极作用文化的影响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高校教育压力和难度;大学生亚群体内部成员的心理导向对文化作用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能提高教育效果和质量,对大学生未来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发挥亚群体文化的积极作用
由于高校亚群体文化具有多样性特点,对于具有积极作用的亚群体文化需发挥其正面力量。其一,高校亚群体内部存在有隐形的、共同的发展目标。作为教育者,应积极引导和帮助亚群体对发展目标进行划分,划分为近期目标、中期目标和长远目标,这些目标的制定是内部成员学习和成长的动力;其二,具有积极作用的亚群体文化内部形成了规范性的管理制度和措施,这些制度是内部成员规范自己、实现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的载体。教育者利用原有的制度和规范对学生进行引导;其三,亚群体文化具有凝聚力,教育者可利用群体之间的团结合作的力量引导学生形成交流和合作发展的趋势。
(三)采取措施改造亚群体文化的消极因素
高校教育工作者欲及时了解且改造亚群体文化的消极因素,一方面,要求教育工作者参与到亚群体活动之中,深层次了解内部存在的消极因素且及时进行改造和引导,及时减少亚群体文化的消极影响和作用;另一方面,发挥亚群体中核心人物的引导作用,通过其积极的带头和标兵式作用,使得亚群体内部消除负面情绪,进而减少了该群体内部消极文化形式的形成。
总之,通过本次对高校亚群体文化的探讨来看,其具有的作用和影响力不同,如一些亚群体文化具有积极作用,对群体内部成员成长具有激励和鼓舞的影响力;还有少部分亚群体文化具有消极作用,如特殊群体内部容易形成的消极悲观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对成员未来成长容易形成误导。因此,通过本次的研究和探讨,为高校教育工作者正确认识和对待亚群体及其文化提供了平台,教育者应发挥自身的指导作用,积极引导并促进不同类型亚群体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魏然.群体亚文化对大学生性观念及行为影响的调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3(18):78—79
[2]刘晓.大学生亚文化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广东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11):51—52
[3]郭秋月.浅谈中学生亚文化群体[J].校园心理,2009(2):139—140.
[4]秦莹.后现代文化思潮下亚文化群体的文化建构[D].山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6:46—47
[5]张朱博.新媒体环境下大学校园文化建设面临的机遇、挑战与对策[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