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微课+翻转课堂”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

“微课+翻转课堂”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效率的策略

作 者:闫晓雄 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宝积镇周家地小学 730913

“微课”是在新课程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下,借助于视频形式,围绕某个知识点(重难疑点)所展开的教学活动。“翻转课堂”重建了学习流程,不同于传统的课堂讲授课后练习模式,课堂成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动、答疑、解惑的主要场所。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的重要学科,是数学学习的初始阶段,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重难点教学、重建学习流程、实现对比教学、扩充教学空间等方面,浅析了如何使用“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现“微课”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翻转”,进而促进教学质量水平的提升。
1“微课+翻转课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最佳动力。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孔子曾说过:“之知者不如乐之者,乐之者不如好之者。”俄国著名作家、思想家列夫托尔斯泰也说过:“成功的教育不在于强制,而在于激发兴趣。”兴趣是人们对某个事物、活动产生的积极的和带有倾向性、选择性的态度和情绪,因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使学生主动投身于教学实践的重要手段。“微课+翻转课堂”作为信息技术和教育融合发展的产物,不同于传统的“满堂灌”“机械式”的教学模式,“微课+翻转课堂”实现了声音、图片、文字和色彩等多种要素的一体化,将传统的黑白课堂教学转化成了图文并茂、声像兼备、动静结合多彩课堂,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具有良好的裨益。
2“微课+翻转课堂”,突破重难点教学
重难点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促进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引发质变飞跃,提升学生探索能力、思维能力的宝贵教学资源。然而现阶段,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由于小学生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在对重难点的讲解上,老师往往教得很累,学生学得很辛苦,但教学成效屡屡不尽如人意。而“微课+翻转课堂”恰好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微课+翻转课堂”,以一种比较直观的形式,具有化繁为简、化抽象为具体的功效,有利于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接受。比如说,在“植树问题”的教学中,笔者引入微课视频,巧借图形、画面让学生明白“间隔长”“总路程”“距离”等专项名词之后,再以线段图的形式向学生讲解、分析植树问题,引导学生发现植树的内在规律,即距离÷间隔数+1=棵数。实践证明,引入“微课+翻转课堂”,借助于形象、具体化的图片、线段,游刃有余解决数学重难点的同时,还引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使整个课堂充满了生机、活力。
3“微课+翻转课堂”,重建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由“信息传递”和“吸收内化”两个阶段所构成。“信息传递”即课堂教学,是在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互动中实现的;“吸收内化”则是指学生对所接收到的信息,提炼、总结和运用的过程。一般来说。“吸收内化”是学生在课后环节自我独立完成的。“吸收内化”由于缺乏教师的引导和同伴间的交流,容易使学生滋生挫败感,导致“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等现象的发生。而“微课+翻转课堂”,重新构建了一个学习流程,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在“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信息传递”是学生结合老师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或者在线辅导进行自我学习,而“吸收内化”则是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沟通共同完成的,老师针对于学生在“信息传递”中出现的问题,有的放矢的加以引导、点播,有利于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完成。
4“微课+翻转课堂”,实现对比教学
数学课程是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其包含的知识点多而杂,为了让学生全面掌握教学大纲所要求的各个教学内容,理清知识点间的内在联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对比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和有必要了。对比教学即是用比较的方法实施教学,对比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区别,分析其异同点何在。对比教学在保障学生对知识点有准确了解的同时,还能够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处理问题能力等。而引入“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手段,能够确保对比教学方法得以有效运行,比如说,在“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教学中,所涉及的平面图形包括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和组合图等,不同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存在一定的内在联系,如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也可以表示为等于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后加上正方形或者长方形面积。采用“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以一个简短的视频形式开展对比教学,更能冲击学生的感官,带给学生强烈的震撼力,明确知识点间的异同之处。
5“微课+翻转课堂”,扩充教学空间
数学是小学教学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一个难点。数学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抽象性,如若紧靠课堂上短暂的45分钟讲解,是不能使教学活动面面俱到、一应俱全的。而且小学生由于内外在因素的影响,其数学基础参差不齐,学习能力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要想满足不同层级阶段小学生数学学习的需要,最有效的办法是引入“微课+翻转课堂”,扩充教学空间。“微课+翻转课堂”借助于信息技术,以视频为载体,具有重复播放、暂停回放等功能,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学习需要,合理使用“微课”视频。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老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现状,有选择性的录制难易程度不易的“微课”视频,提高“微课+翻转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而且教师利用“微课+翻转课堂”,还可以向学生布置实践活动任务、课后习题作业等,对落实学生的课后复习起到监督的效用。
参考文献
[1] 邹摇亮. 翻转课堂本科教学实践效果的影响因素[J]. 现代交际. 2016(07)
[2] 张先进. 探讨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J]. 现代交际. 2016(07)[3] 蒋玉琴. 课堂动态生成的新认识与新实践[J]. 上海教育科研. 2016(08)
[4] 肖明建. 抓住关键节点,打造精彩课堂[J]. 教育科学论坛. 2016(15)
[5] 刘溪坤. 数字故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亚太教育. 20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