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应该教什么,在我们看来,最重要的是两个科目: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我们怎样学习比我们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
——— 《学习的革命》
《射雕英雄传》中马钰的“吐纳之心发”让我颇受感悟:“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学生到底是老师教好的,还是自己学好的?教师的教固然重要,而真正被我们所赞赏的学生往往是自己有了学习欲之后,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才学好的。在我们注重素质教育、自主学习的今天,引导、培养和帮助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现代学习方法才是最重要的。教师只有改变了教学观,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传授和培养,才能真正教会学生,才是真正走进了新课程。那么,我们到底该如何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的现代学习方法呢?我有以下几点想法:
一、培养学生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
1.从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与责任感
创造性是建立在一种好奇心、一种兴趣之上的,创造性学习的培养和形成需具备积极的学习心态、浓厚的学习兴趣,没有了学习积极性,没有了学习兴趣,何谈创新。 “好之”而“求之”,有了学习兴趣,找到学习的快乐,再从自身生存需要,激发学习动机, 使之认识到“学会学习就是学会生存”。
2.使学生认识到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语文乃百科之母,语言文字是传达信息,获取信息,进行交流的工具。要使学生认识到学会使用这一工具,是学会生存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去“求之”、“好学”进而达到“自主”进入“乐学”的角色中去。
二、为学生提供学习语文的机会,培养“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方法
1.注重学生的体验过程,放手学生自主学习
“这个问题谁能回答?请举手!”这是课堂教学中老师经常说的一句话。这句话意味着决定权在老师,一个“能”字把许多学生的发言权给剥夺了。 这样的提问表面上看起来气氛很活跃,实际上有不少学生由于对自身的否定,其大脑思维处于停滞状态。 这更加重了学生对此种提问方式的反感,从而造成了学生对提问、教师乃至学科的逆反心理。如何使提问达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呢?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必要条件是,教师是否给了学生发言的自主权。给学生一个选择、展示的机会,让学生自主地、独立地去探索区寻找答案。学生自己自主探索得出的答案,才会真正能铭记于心。
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培养学生主动积极探索的精神,激发学生创新意识
“学起于思,思起于疑”,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敢于提问,保护学生质疑的积极性,要允许学生标新立异说出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去感受、去探究、去畅想。
3.激励竞争意识有培养合作观念
教师在注重学生的自我感受的同时,也要使学生认识到只有合作才能博采众长,营养智慧。培养他们的合作观念,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是语文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一个重要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观念,让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
总之,在新课改的今天,语文教师首先要改变以往对教师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简单理解,而要适应“让学生学会学习”的时代要求,在课堂教学中知道学生掌握“自主、合作、探究”的现代学习方法去学习,使学生在自主中合作,在合作中探究,在探究学习中创新。这样,我们才可真正走进新课程,走进改革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