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一、高中数学概率统计
新课标下的考试大纲提出对信息技术和数据处理能力要求,就是针对概率统计设定,算法不难,概率很重要,数学知识是载体,以能力立意。算法、概率、统计这些知识理解只是能读懂题,真正考核的是思维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能力。教师的目的在于教会学生充分理解定理概念,高中的公式多,要善于总结,举一反三,建立知识框架,其次多做题,尤其是一题多解的,广开思路。要重视数学概念的理解。高中数学与初中数学最大的区别是概念多并且较抽象,学起来同以往初中学到的很不一样,解题方法通常就来自概念本身。高中数学是在高三最容易提高的一门学科,所以现在就算感到有点问题不要太紧张,高中数学的几个最基本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等价变换,方程的根的思想,把课本要求的知识点都要学扎实。学习方法的讲究,提示每位同学可根据自己的基础、学习习惯、智力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效率差
虽然经过小学初中的洗礼,高中生已经不再是还要强调专注力的学生群了,但是高中的知识点从初中升上来之后,就是一个量的巨变了,很多学生都会感觉到吃力,学生一个不注意,就会导致漏掉知识点,一个接一个的不明白后,整个教学课堂的效率就很差了。数学是非常严密的逻辑学科,小学学“算”(算术),初中学“代”(代数),高中学“集”(集合);这些都是逐渐提高,夯实每一层才能走向下一层;高中数学没有什么新的内容,但都是围绕着集合来展开的;向学生明确掌握高中数学知识是为大学作基础,不然高中知识没有掌握,到了大学,涉及线代,概率就只能坠云里雾里了。
2.教学死板化
有的教师自身知识水平有限,关于教材自己都没理解透彻,只会照本宣科,以其昏昏怎能使人昭昭,也有部分教师即使不是那么差,也只是停留在做题技巧或是具体问题的理解这一的层面,不会应用其他的教学手段,自然很难讲出数学的真正意义.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听不懂,在作业中不用做。一般来说是老师讲的知识体系衔接的不到位,或者老师对学生不了解,或者说老师有时候讲的比较死板不够灵活,没有从学生思考的角度出发,也缺乏传授方法的方面,因此学生被硬性灌输很难提高。还有个别老师教学讲得太快,以主观思想考虑,没有考虑学生有没有吸收,这种教学模式效果也是很差的。
3.教学主题分散
大家都知道一定要重视主题的明析化,比如课堂教学是基础,那么基础绝对不仅仅是背诵定理和公式,除了背诵还应该把公式和定理接行推导和证明——这才是学习基础知识时的关键所在。很多做题的思想和方法也都在这里边,而且经过这些工作之后,让学生对这些定理和公式有更深的理解。同时要向学生指明,这也是很多同学在平时学习时候好像挺灵,套公式的都会,一到考试时候成绩就不理想,主要也是对基础理解不深刻的原因。有些定理和公式是很原始的,这时候即使无法推导,也要好好理解,明白其中的真正含义才行。讲的内容一定要集中化,不要这个知识点还没透彻,就讲新的知识点了,可以把知识点分散开来,让学生自行思考和讨论。
4.学生生搬硬套,感觉学起来非常困难
在现在社会中,许多说数学没用的人,数学学得不好,指的不仅是做题方面,有些人高考数学考得挺高,但是靠死记硬背学出来的,没有融会贯通,这种人往往在学生时代讨厌数学,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的理解数学的方法,对数学的记忆只是痛苦的题海,这正是因为在学习过程中没有融会贯通,只会生搬硬套,才会感觉学习进来如此困难。
三、教学问题相应对策
1.提高教学有效率
先抓基础,从简单的做起,让学生找到乐趣,学习要循序渐进,成绩落下不是一下子落下的,赶上去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抓紧抓实课堂时间,加大练习量,学习比较可行的技巧和方法,让学生之间借鉴的成功经验,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根据教案要求,向学生教学提高有效性的上课率,把有用的知识以吸引学生的方式,来提高有效率。概率论和数理统计需要一定的微积分知识作为基础,线性代数的知识块相对独立一些。初中学习的仅仅是皮毛,三年也没有多少知识点;高中知识按类可以分为集合、逻辑、函数、平面解析几何、立体几何、计数原理及排列组合、概率及其分布、统计规律、算法与框图、复数、平面向量与空间向量、导数与极值,经过高中数学学生才能真正明白所有知识点,提醒并让学生明确学好高中概率统计就是要多做,熟能生巧,勤动手,学习数学不能光用脑子想想就可以的,学数学一定要勤动手,因为有很多时候,没有想明白,但用手去写写,说不定就做出来了。要完成老师布置得作业,如果只是上课听讲,那是远远不够的,在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同时,还要多做课后习题进行巩固。上课预习,下课复习,这样才能在听课的过程中重点听自己预习时不太懂的知识点,下课要及时复习,毕竟上课时听得没有经过巩固很容易忘记。
2.采用多模式多方法教学
积极引导学生对每个知识点感兴趣,不能死板的把知识灌输给学生,应及时给予心理暗示,不时要求学生的对自己说自己的数学很厉害。因为数学就是不断的成功失败中转换,没有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很容易放弃攀登高峰的目的;数学过程中最忌讳学生死背题目,一定让学生要勤练,“练”字对所有理科都很有帮助,特别是数学概率统计。让学生学会针对自己不太懂的题型进行攻击,一定不要认为不会就不要做;再就是让学生订错本,无论那道题多简单多简单一定要订正在本子上,偶尔翻翻,对学生帮助很大。可以用一个本子来记录自己所做错的题目,每隔3天左右,再回头进行做一遍,有些错题,当时可能会做了,但过几天有可能就会再次忘记。在单独学生钻研的基础上,邀几个程度相当的学生一起讨论,这也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这样做常可以把问题解决得更加透彻,对大家都有益。再就是,众所周知的,数学就是多做题目,首先要向学生明确光看是没用的,看一百遍题目解答不如自己做一遍。其次,不会做的题目在看答案或者请教老师同学并且学会以后一定还有多做几次同类型的加以巩固。数学题目会做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的,而不是死记硬背解题的过程。
3.确定目标,多思考
在课堂上一定要向学生说明讲明本课程的主题思想,不要公式概念一把抓,本来概率统计就是个复杂的知识点,再把知识不能明析化,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混乱,难以达到教学的目的,思想最重要,应该特别重视统计和概率的基本思想,这是学好这部分内容的关键所在,理解和记忆,样本与总体间的关系、不确定性、预测、估计、正难则反是需要用心。分析不会的题目时,不能只是看看过程和结果,不能以为过程每一步都懂这道题就懂了,一定要多问几个为什么,要想这个题目的思路,这个题用了什么方法,为什么用这个思路或者方法,一步一步引导学生自行思考,如果有能力的学生还可以想想这个方法还能用于别的什么题目以及这个方法的变形等等,这些都想到了才算真正消化了这道题,才能举一反三。
4.教学中让学生掌握题型,学会活学活用
教学中要提示分析是哪种类型,熟悉乘法,加法原理,很多可以应用n/m的算法。均值方差,回归方程是基础题,重点理解二项式定理,概率,几何概型,古典概型,条件概率,排列组合问题,让学生明白高中数学是微积分的基础,学明白微积分,可好掌握概率论。觉得改变学生对于一门学科的看法很难,肯定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绝不是三言两语能解决的。现今的中学教育体系下,高中数学学接触的概率知识,比如命题之类,几乎全部来自于数学课程。在高学课程中,数学应该是和概率统计学关系很紧密的。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数学教育的成果局限在计算上是很狭隘的,计算只是一方面而已,掌握多种题型,并学会应用,在类似题型中加强思考,活学活用,才能算是真正掌握了学习知识点。
结束语: 数学课是从小学到大学的主要学科,学数学跟其他理科科目一样,就是要多理解概念,然后再多做练习,而且数学需要理解和思考的东西多,特别是大量做题的时候比较明显,概念少就一定要把概念的前后逻辑的连接起来,这样更容易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要注意概率统计教学容易出现的问题,数学的理解是一环扣一环,如果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教师因教学死板,讲题主意不明等等问题的出现,就会导致学生的问题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到后面就很难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试着让学生把数学概念归纳的很简单,系统,这些都是要引导学生花时间去做,而不是说了就能做到的,同时要安排学生在熟悉概念的前提,大量做题,在做题过程中提示学生要自己把很多的技巧和方法去总结,总之就是让学生在概率统计学习过程多理解,多总结,多花点时间。概率统计教学是一门初中阶段没有涉及到的新部分,很多学生会觉得很难,教师要学会通过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来达到好的教学效果的手段,来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知识的乐趣和吸收。数学是一种素养,靠的是厚积薄发,但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训练也是能够让人得到很大提升的。只要有毅力,通过教学,提高学生掌握高中数学概率统计的基础和应用是不难的。
参考文献
[1]吕希元.概率统计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数学文化素养——以独立学院经管类学生为例[J].科教导刊(下旬);2016(06).
[2]赵慧;项昭.高中新课程与财经院校数学教学衔接的实践探索——以“概率统计”为例[J].凯里学院学报;2013(03).
[3]戴丽源.关于中职数学中“概率与统计初步”的教学障碍分析及对策探讨[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6(06).
作者简介:李成刚,中学数学资深教师,毕业于四川师院数学系,曾任广安三中教务处、总务处副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