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小学信息课课前预习及时性处理

小学信息课课前预习及时性处理

作 者:李静梅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第一小学 653300

在小学信息课程的教学中,课前预习是一项重要的内容,通过课前预习,学生可以对信息课程的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这样在上机教学中的难度便会有所下降。另外,老师也可以根据学生预习的结果来进行针对性的教学,教学的质量便可以得到提升。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课前预习严重不到位,所以强化信息课课前预习问题的分析与研究,做好问题的及时处理便有了较大的意义。
一、信息课预习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备不足
随着学校现代化水平的提升,积极的进行了信息课程的打造,其目的是要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信息计算机基础。但是在现阶段进行的信息课程教学中,遇到了基础设备的不足问题。信息课程的预习,某些内容必须要通过上机才能够取得效果,但是就目前学校现状来讲,微机室的电脑仅仅只有50台,而每一个班级的学生基本都在56人左右,这样人多机少的局面造成了预习中设备的不足。基础设备的不足导致了预习整体性的缺失,对于学生上机基础的掌握也非常的不利。另外,从调查中发现,学生家庭的电脑普及率也不高,一个班级往往只有几个同学得到家中有电脑,这就使得学生家中预习的目的性存在了困难。
(二)设备故障多发
在教学实际中,不仅存在着基础电脑设备较少的问题,同时还存在着设备故障多发的问题。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元江地区的气候较为温暖,高温天气比较常见,所以用电紧张的情况比较显著。由于电脑使用具有持续性,而在持续使用的过程中,电脑会产生不定时的高温故障,影响课堂的继续使用。在信息课上机预习实践中,原本电脑设备就存在数量不足的情况,而设备故障的多发正好又加剧了这一问题,使得信息课程的上机预习更加没有了保障。
(三)预习的全面性不强
 从现阶段的信息课前预习现状来看,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预习的全面性不强。一般而言,信息课程的课堂教学具有完整性,各项内容存在着内在的联系性,所以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需要进行全面的预习,把握这种联系,从而实现完整性。但是在目前的预习中,由于学生对信息课程的具体了解不多,对重点内容的重点把握也不明确,加之预习时没有老师的从旁指导,所以学生的全面预习效果较差。预习效果较差的直接结果就是老师上课的进度被拉长,重点问题的解决深度也受到了不利的影响。
二、信息课预习问题的处理措施
(一)上给预习采用轮班制
在目前的信息课程预习中,存在着设备不足的问题,而为了提高预习的效果,又能够解决设备不足的问题,可以在班级内实行上机预习轮班制。所谓的轮班制,就是将班级整体分为两组或者是三组,一般情况下为了提高预习周期,分为两组比较合适。这样,每次参加预习的人员就会减少,机器设备不够的问题可以得到解决。比如五年级共有56名学生,可以将其分为两组,这样,每组便只有了28名同学。因为部分学生集中有电脑,所以学生们可以围绕有电脑的学生进行小组组合,在预习课本内容的时候,将重点找出来,然后由家中有电脑的同学进行操作,之后,小组内部进行讨论与交流,有了课本基础,再加上同学的实际操作说明,学生的预习可以达到一个很好的效果。
(二)确立完善检修制度,做好设备故障的及时解决
电脑设备的高温故障给电脑的使用带来了不少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会影响到正常的信息课程教学,所以在教学工作中,要确立完善的检修制度,保证设备故障的及时解决。完整的检修制度一方面与微机管理老师有关,另一方面与上课老师有关。微机管理老师对电脑设备要进行周期性检查,一般为一周一次,以此确保设备的使用正常。而上课老师也要进行微机故障的解决培训,这样,老师便具备了问题处理的能力,在课堂设备发生故障时,老师迅速的进行问题处理便不会影响到课程进度与完整。简而言之就是通过一系列的准备和控制实现课堂的正常化,这样课堂效果便会得到提升。
(三)老师做好预习指导,保证预习的全面性
在信息课程预习中,由于全面性的缺失,所以预习的效果往往不理想。面对这样的问题,可以积极的采用老师从旁指导的方式。导致指导式预习有两个方面的作用:第一是帮助学生掌握预习的重点与各个方面的关系,从而实现预习内容的完整性。第二是通过指导预习,老师的教学思路会更加的清晰,也会更加明白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这对于信息课程的针对性教学具有重要的帮助。如插入自选图形及并设置自选图形的格式是《认识word的自选图形》中一个教学难点,也是预习的一个难点,所以在预习的时候,可以对学生进行应用自选图形制作的展示,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这样,在教学中,此内容教学就可以很好的展开。
结束语
信息课程是目前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们良好的信息基础,为其日后的学习和运用做准备。所以,利用科学的方法与策略解决课程预习中的问题,进而实现教学课堂整体质量的提高,对于学生整体学习效果的进步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同聚.“微课导学”教学模式构建与实践——以中小学机器人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02:112-117.
[2]孟春梅.微课在师范生说课信息技术应用技能培训中的实践探究[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03:83-85                                                                                                                                                                                                            [3]王朝军.构建互动的小学数学课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5,07:85-87.
[4]张秀云.小学英语六环节教学实践与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2,06: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