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谁的眼泪在飞

谁的眼泪在飞

作 者:胡凤莲 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天堂初中 246631

泰戈尔说过:“使卵石臻于完美的,并非锤的打击,而是水的且歌且舞。”
                                                                         ——题记
那是去年秋天的一个下午,我发下了上周举行的初三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进行评讲。因为我班整体考的还不错,无论是优秀率还是及格率都居于年级榜首,仅有四个同学不及格,所以我在表扬了考得好的以及进步较大的同学以后,轻描淡写地提醒这次没考及格的同学争取下次考及格。因此表扬的面很广,一节课在师生双方倍感轻松愉悦的氛围下很快就结束了。
下课后,我夹着教本和扩音器回办公室,途经教学楼和学校东面围墙夹道时,不由得停下了脚步。我看到在飒飒的秋风中一个瘦弱的女孩背靠着教学楼东墙,双手捧着一张试卷遮住了自己的脸,身体因压抑的抽噎而微微抖动。我的心里酸酸的,心想这一定是哪个班没考好的孩子无法承受内心的压力找个无人的角落独自宣泄。唉,这无情的中考把我们原本不识愁滋味的孩子都压成什么样了!走上前去正准备询问,我才发现是我班的一个叫储xx的女生。她正是我班那四个不及格的学生之一。她发现了我以后,挂满泪珠的脸刷的红了,低着头不敢看我。我轻拍她的肩头安慰她:“怎么啦?这次考试没及格老师不怪你,你也别难过了!今后你只要在失分最多的阅读板块下点功夫肯定能提高语文成绩的。”她摇摇头说:“老师,我不行的!我成绩太差了。”“怎么不行?你可以买一本阅读专项训练题的资料来做,每天做一个阅读材料的题目,做不来的可以拿过来问我。好吗?”她受宠若惊地点点头,忙不迭声地谢谢我。我让她赶紧擦干眼泪回教室上课,在微凉的秋风中目送她衣袂飘飘的背影过了转角直至不见,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她是我从初一一直带上来的学生,刚开始接触时就发现语文基础相当差,拼音在小学就没能过关,作文写不到一句完整的话,课堂上从来不会发言,考试总是不及格。我跟家长了解情况时得知:她在小学时生了一场大病然后成绩就没能跟上,家长考虑到孩子的身体不好成绩差点也就不再强求,况且逼急了她就会哭,后来索性就随她自己了。家长还一再跟我说抱歉:孩子成绩差,拖了班级后腿!我真的不是担心这个,所以此后鉴于储xx的特殊情况,她每次考试考不好我也从不怪她。
现在她竟然为了考试不及格而哭泣,出乎我的意料,我还以为她早就不在乎自己的成绩了呢。接下来的几天,我就渐渐地淡忘了这件事,因为我知道每天做一个阅读材料对于她这样的基础的学生来说真的很难坚持下去的。
一周后,就在我以为她肯定也忘记了的时候,周二的课间操时间,她神色紧张地轻轻敲门走进了我的办公室,递给我一本现代文阅读专项训练,红着脸小声地说:“老师,您看我买的这本阅读资料行吗?”我诧异地接过书翻看起来,只见她已经从前面开始做了六七篇阅读材料训练题,并且用红笔在每一题所做的答案后面工工整整地进行了订正。我的眼眶一热,轻声说道:“挺好的!你已经在开始做了?”她不好意思地说:“嗯,我做完以后对照答案订正了,但有些题目看了答案还是不懂就圈了出来。老师您能跟我讲讲吗?”我确实看到不少的题目序号上加了圈,微笑着对她说:“当然可以!你坐到我身边来,我讲给你听吧。”
从此,她每周都会准时地送资料过来,然后师生二人共处一室解决疑难问题。因为她基础不好,有些文章有些问题需要讲解很多遍才能弄懂,所以课间那么少的时间根本不够用,我就叫她晚自习之前那段空余时间过来。就这样一个月很快就过去了,期中考试悄然来临。这一次考试,她终于甩掉了长期以来不及格的帽子,考了个99分(满分150分)!我在班上大大地表扬了她一番,同学们也报以热烈的掌声。她颇受鼓舞,更加积极地去做阅读训练了。不仅如此,她在每周的作文训练时也认真对待了。第三次月考语文考了106分。到了期末她竟然考了113分!拿到她试卷的那一刻,我惊呆了!这在以前我是做梦也不敢想的,这样的变化实在太快,简直是个奇迹!
期末发成绩单那天,当我发完其他同学获得的奖项以后激动地报出她的分数发给她进步奖时,全班掌声雷动。等我发完成绩单、参加学校召开的期末总结会结束后回到办公室时,发现有人从门缝里塞了一封信进来。我打开一看,原来是她写的:“敬爱的胡老师:您好!从来没有哪个老师能像您一样对我这样的差生耐心地给予帮助,谢谢您,老师!”我的心里暖暖的。
如今,中考在即,她依然在继续努力训练以期提高自己。尽管她每次考试成绩有起有伏,但我仍不忘鼓励她坚持下去不言放弃!
教学相长,在将近一年的时间里我给她的一点帮助促成了她的进步,带给她全新的希望;她却让我收获更多:只有亲近学生,走进他们的内心世界倾听他们的心声,用爱的眼光来欣赏每一个孩子,才能创造教育的奇迹!我和她的故事已接近尾声了,可我的教育生涯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的教育故事仍会继续……

我要用爱的教育来创造更多的奇迹!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