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课堂教学是完成教学教育的主要场所,随着我国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有了更高的要求。而动态生成,立足生本的课堂教学也成为了教学改革的重点,从而实现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本文分析了生本课堂的内涵,研究建设生本课堂的实践途径。
关键词:生本课堂;新课程;教学实践
1 生本课堂教学的内涵
生本课堂这一理念最初由生本教育的创始人,郭思乐教授提出。郭教授认为实践生本的教育理念由于学校的不同,其理解也有所区别,因此在各个学校的实践中要根据教育情况采取相适应的教学方法。生本课堂以生命的本能作为基础,为学生设计丰富的课堂教学内容。而生本课堂教学的基本内涵就是高效、健康和快乐,教学中充分尊重并且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依靠学生完成课堂教学。
2 生本课堂的特征
2.1 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生本课堂教育要求激发学生的热情,放开学生的天性。课堂教学中,学生在成功中获取鼓励和满足,激发生命蓬勃。因此,生本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发展的平台,为学生创造机会,肯定并且欣赏学生的优点,最终促进学生发展成完整、健康人格的人。生本课堂教学中,应该以学生为根本,鼓励学生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
2.2 以学生生命本能作为教学基础
学生自出生之日起,就具备其思维、语言、学习以及创造的本能,以学生的生命本能作为基础开展教学,将教师的依赖性转变为学生的依赖性。生本课堂强调学生的发展,并且通过学生的自主努力,结合教师的促进和鼓励,完成学习和发展。
2.3 生本课堂重视课堂的设计
生本课堂的教学设计要以学生好学为目标,首先,教师要从学生的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与学生共同确定好学习的任务;其次,围绕学习任务,结合教育和技术。信息技术为教育带来了新的风向,不同的教学方式应运而生,教育与技术的融合为学生的自主化、个性化、创造性学习提供了平台。
2.4 生本课堂遵循学习活动的规律
学习活动的规律包括个体学习和群体学习活动的规律,以往的教学中忽视了群体学习活动的规律,难以高效的运用群体学习规律。而学习发生在学生之间,具备一定的社会性,而社会交往则能够促进学生的学习,缺乏社会性的学习则难以促进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学习的情境特点,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来实现高质量的教学目标。而体现在生本课堂教学中的群体学习活动规律就是小组学习和团体学习,通过小组划分和合作的形式,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
3 建设生本课堂的实践途径
3.1 文本对话,诱发动态生成
教师要引导学生立足于课文内容,重视文本的阅读,阅读时不仅要认真仔细阅读,还要进行动脑动手,真正理解文本的内容。阅读的过程就是学生走进文本的过程,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存在着一定的鸿沟,教师要通过问题的设置和相关知识的讲解,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学生由于认知水平和阅历的缺少,难以理解文本的内涵。此时,教师可布置如下问题:父亲为什么买的是橘子,而不是其他水果?教师要鼓励学生借助网络、图书等学习资源理解其中的缘由。《背影》中父亲买橘子主要是因为在当地方言中,橘与福是谐音字,父亲买橘子送给儿子是希望儿子幸福,因此需要学生丰富阅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还体现在年代、国家地域产生的隔阂,以及学生与作者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等的区别,也会造成学生与文本之间距离感。因此,教师要加强对学生文本阅读的指导,诱发动态生成。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文本的自主性阅读;其次,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品读,获得对文本的整体认知。
3.2 师生对话,促进动态生成
生本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一个活动过程,具有一定的不可预约性。在完成文本对话后,教师要进行诱导,进行师生对话。学生结束文本对话后,师生对话能够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思想上产生碰撞,进行思维的交流和分析。教师要时刻关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善于把握时机,发挥出教师的智慧,让教师与学生共同享受课堂的快乐。例如,在学习《江雪》这一作品时,有学生会提出疑问“寒冬腊月里,老翁为什么要在江面上钓鱼?”此时,教师要认可学生问题的价值,提议学生思考“老翁到底是不是在钓鱼?”在随后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中,教师要引导学生逐渐明白老翁并非在钓鱼,而老翁借助钓鱼想告诉读者什么呢?教师引导学生对作者的生平、背景进行分析,从而分析出作者想通过这一不同寻常的行为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在师生对话中,教师要让学生的思想和交流产生碰撞,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
3.3 学生对话,催化动态生成
学生的经历、文化素养、审美观念的区别都会影响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和认知,从而产生不同的想法。由于思维的差异性,学生之间的认知千差万别,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的对话,尊重差异,并且理解差异,丰富课堂教学。例如,在《背影》的学习中,文中的我看着父亲艰难的爬出月台去买橘子,有的同学会提出自己去买橘子,有的同学认为如果自己去买,文章就会失去感染的一幕。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之间的交流,从父子关系看待文中的我是否自己去买橘子,从成长的历程分析是否自己去买橘子。学生之间的对话能够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深化课堂的对话深度,形成不同的课堂精彩。
4 结束语
课堂教学没有固定的方法,同样学习也没有固定的最优秀的方法。教师要在继承优秀教学经验和成果的基础上,进行不断的改革,引用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导下,改革课堂教学方法,建设生本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符顺扬.案例教学:有效教学的关键[J].新课程(综合版).2008(09)
[2] 贾建立.如何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有效教学[J].科技视界.2014(27)
[3] 胡文萍.对实施新课程教师应具备新技能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