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中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中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作 者:杜艳军 (呼伦贝尔莫旗达斡尔中学,内蒙古莫旗 165850)

摘   要:在中学英语阅读中,学习者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来自词汇、俗语、语篇等方面的跨文化障碍,而通过从文化背景的进行导入、语篇分析以及词汇内涵和外延中的文化涵义比较等方面入手培养学习者的阅读能力,能够有效地提升学习者的阅读质量、阅读速度以及阅读水平。
关键词:跨文化交际; 中学英语; 英语阅读能力

阅读与跨文化交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学习者在进行非母语阅读时,是通过语言文字符号来实现与作者之间进行的一种交际行为,而在此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文化差异的影响。跨文化交际是指本民族与非本民族之间进行的交际,是突破本民族文化背景局限,尊重、理解、接受、欣赏非本民族的文化而进行的人与人之间的交际。在英语阅读学习中,必须充分了解语言背后文化知识,才能读懂文章中作者所要表达出的真正意思,从而有效地提高阅读的质量和阅读的效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必须注重突破跨文化障碍,并通过文化背景的导入、语篇分析以及词汇内涵和外延中的文化涵义比较等多种途径培养中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一、中学英语阅读中跨文化障碍的体现
(一)词汇层面
在语言中词汇与文化最为密切,词汇反映文化最为直接。相比词汇,语法对文化的反映相对不明显,语音与文化之间并不存在太密切的关系。而在词汇中,有一些词汇在具备本身的指代意义的同时,还隐含一些民族文化内涵。例如,孔雀(peacock)一词,在汉语语言中是褒义,寓意大吉大利。但是,在英语语言中,peacock并不是褒义,而是带有一些贬义的色彩,寓意自负、炫耀、骄傲、 趾高气扬。这一点在近年来的一些动漫类的影视作品中可以看到,如《功夫熊猫》中,孔雀扮演的角色是反派角色。不难理解,中英文化差异在词汇上也有着明显的体现。在阅读中,这种文化差异会对学习者正确的理解阅读文本的意思形成阻碍。如果学习者不清楚这种差异,便很难理解as a peacock的寓意。
英语中还有一些专有名词因一些历史故事、名人或地名而拥有了深层的文化内涵。例如,Uncle Sam(美国政府),如果不了解美国历史便会认为是“山姆大叔”。又如,Romeo 和Juliet,通常寓意着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人。对于这些专有名词,如果阅读者没有理解这些词汇背后的文化含义,便会对阅读的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
(二) 俗语层面
俗语是指在民间流传,为众人所知,有着其特有的地域文化或历史文化的一些语句,通常包含了成语、谚语、俚语等等。在十分地道的英文文章中,俗语出现的频率是非常高的。对英语阅读者而言,如果对这些俗语背后的文化内涵不了解,便会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误解。
例如,在“说曹操,曹操就到”在英文中对应的是“Speak of devil and devil doth appear”。其中,曹操对应的是devil,魔鬼之意。这是因为,在中国历史上,曹操是一代“奸雄”。因而,在中西方认知中,二者具有共通之处。二者的差异则体现于
其所受到的文化影响有所不同,曹操是受中国历史文化所影响,而devil则是受西方宗教文化所熏染。
(三)语篇层面
学习者在阅读英文文章时,需要对整篇文章的篇章结构和文化背景进行深入的了解。中西方思维方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其中中国人是螺旋式思维,而西方人则是直线式思维。例如,学生在阅读以婚礼为题材的文章时,如果不了解西方人的一些婚礼相关的文化,便无法理解其中使用的一些词汇。通常,在西方婚礼中会准备四种衣服,而这四种衣服分别使用something 与 blue 或 new 或old或borrowed 组合来表示。其中,不同的衣服代表着不同寓意。Something old寓意的是新年与娘家的感情以及过去的生活、something blue 的寓意是新郎与新娘之间的爱情、something borrowed 则寓意了获得来自婚姻幸福亲友的祝福、Something new则寓意了未来婚姻生活的美好。学习者必须了解这些文化背景,才能突破阅读英语文章时遇到的理解障碍。
二、跨文化交际视野下的大学英语阅读能力培养
(一)通过文化背景讲解与对比法导入相关文化
1.是加强英文原版读物阅读训练,积累丰富的文化背景知识。结合教材内容,监督学生有机会、有目的阅读英文原版读物,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养成写读书笔记和读后感的良好习惯。通过这种形式的阅读,可以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强化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对于增强学生跨文化交际的勇气有着很大的帮助。
2.是合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全方位展示文化背景多媒体资料。通过采用微课视频、电影、音乐等视听手段向学生展现一些能够反映出西方国家文化、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的文字、图片和影像资料,从而通过图文并茂、声形结合的方式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在兴趣的带来下主动去接触西方国家的一些文化背景知识,通过对比中西文化差异,最终形成跨文化交际意识,从而提升大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二)文化背景下词汇内涵和外延中的文化涵义比较
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在词汇中得到了集中的体现。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在词汇中均可以得到体现。在英语阅读中,学生要学会去理解词汇的内涵和外延中的文化涵义,突破理解上的障碍。例如,关于成人(adult)一词,汉语语言中多为泛指达到成熟年龄的人。而在英文语言中则不同,成人特指已经达到了法律上承认具有投票权的成人年龄,通常是指已经达到了18周岁。成人具备了独立的行为能力、能够对行为和感情负责。在英语阅读中,通过比较文化背景下词汇内涵和其延伸出的一些涵义,形成对不同民族文化背景的正确辨识,从而在阅读中正确的分别,从而掌握文章表达的内容。
(三)注重语篇分析,加强对文章理解
首先,通过在阅读教学中引入语篇分析,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整理语篇的理念,进而在综合运用概述的方法基础上,从整体上更加深刻地的理解文章作者通过文章所要表达出的想法和文章主旨。
其次,通过语篇分析教学,使学生学会运用已学会的一些词汇、知识、语法和背景知识去理解的写作意图,将学生注意力从单句专向整理语篇,理解段落大意,表达文章核心要义。运用语篇分析可以使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更好地理解文章,更好的缕清楚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最终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提升,并培养出概括文章整体要义。
第三,在阅读教学中注重语篇分析,应要求学生自主查阅文章涉及的知识,思考其中遇到的各种语法问题,并对文章的协作风格、核心要义、语言特点、段落结构等等进行详细的分析。通过这样一个过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同时也可以有效地提升记忆文章的能力和概括文章的能力。同时,教师结合自身经验给出的一些解释,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在跨文化交际的情景下,了解文章中可能涉及的社会、文化背景,从而更加高效地进行英语阅读,提高学生全面分析观点和理解文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