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可见培养阅读能力是极其重要的。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想像能力、创造能力,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独特个性,为学生一生的成长打下精神的底子。
一、激发兴趣,让学生喜爱阅读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事物、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学生有了阅读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对课外阅读产生主动需要。因此,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让他们愉悦地进行阅读,快乐地接受自己想要学习的语文知识。我在教学中主要采用了以下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1.抓住上课伊始的有利时机,收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精彩的开场白或话题引发起学生浓厚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想像力,使之进入最佳状态,为整堂课拉开序幕。
2.以和谐的课堂气氛保护学生的阅读兴趣。语文教学不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也是情感话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我时刻注意保持轻松愉快的氛围,充分满足学生叙述的愿望;真诚和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把微笑带进课堂,将欢乐带给学生。
3.运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阅读兴趣,在教学中创设情境,增强气氛,铺设场景,组织 讨论、辩论、看图说话、分组竞赛等活动,使学生在乐中学、在做中学。
4.发挥故事的魅力让学生主动去阅读。故事人人都爱听,尤其是小孩子,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双耳立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
二、教给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教学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根据教材和学生的水平,指导学生采用多种阅读方法以,以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1.训练学生掌握各种基本的阅读方法。
①略读法。这种方法的运用一般是根据学生的课内学习或写作上的某种需要,有选择地阅读有关书报的有关篇章或有关部分,以便学生致用。②精读法。所谓精读法,就是对书报上的某些重点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读的阅读方法。③默读法。默读法就是对所读的书报,不发音、不辨读、不转移视线,而是快速地观其概貌。④摘抄评价法。此阅读法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搞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⑤背诵,这是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方法,背诵有助于加深对课文的感受和理解,积累语言材料,提高读写能力和发展记忆力。
2.指导学生掌握良好的阅读技巧
在阅读读中,指导学生变换方法阅读,并从阅读中不仅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基本方法,还要培养学生一边读一边动笔圈、点、画、记的习惯。要求学生从小形成认真读书的习惯,做到在读中求知,在读中求解,逐渐养成初读、细读、深读、熟读的好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作者的思路、写作方法和课文中心,借鉴写作技巧,还可以指导学生速读、回读、精读、背诵。
3.培养学生必要的课外阅读能力。
在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有意识的要求学生看一些课外读物,组织安排一些文学业余活动,让各年级的小学生,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逐渐提高他们的阅读总量。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讲一些童话故事、神话故事、寓言故事等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积累一些原始素材。到了三年级,让学生逐步接触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如鲁迅、朱自清、巴金等文学大师的短篇文章,并在班级中开展一些相应的文学活动,可以形式多样,内容自行设计,包括叙述故事的情节,说感受,讨论问题等 ,加强学生对内容的记忆。高年级的学生,可让其慢慢接触一些中国现代和古代的文学名著以及外国文学经典名著,为以后学生持续阅读打好基础。
三、启发质疑,调动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阅读教学中,只是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学生总是处被动的局面。我们要通过一篇一篇课文教学使学生学到阅读知识的方法,形成阅读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惯。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就要想办法让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这样学生就学得比较主动了。教师可以让学生预习课文,有不认识的字,读读拼音,词义不懂的,查查字典。真正不能解决的,老师帮助解决。教学中,教师引导、启发学生把不能理解的地方(如句子、某一自然段、某些内容等)提出来。有的时候,学生确实提不出来,教师就问他们某句话,某个意思懂不懂。如何理解这篇文章所表达的感情等问题,这样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课文时去找出自己悄懂的地方并且提出问题来的良好习惯。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尽可能启发们他互相解答。他们确实解决不了的,才由教师讲解。
四、鼓励争议,珍视学生在阅读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维的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每个学生不同意见,鼓励学生在有争议的问题上进行有创见的思维,培养他们多元的思维能力。
总之,只要我们在平常语文教学中,不失时机地注意引导学生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必将得到提高。既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扎好根,也能更有效地提高我们的语文教育教学效果,我们可以自信地说:“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拦路虎的说法也将会成为过去”。经过我们不懈的努力,“阅读难,难阅读”也会离我们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