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试论预测策略在非英语专业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试论预测策略在非英语专业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

作 者:李姗姗 (银川能源学院,宁夏 银川 750105)

摘   要:对于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长期缺少英语学习的氛围,英语学习技能的培养,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时都较为吃力,而听力更是被很多非英语专业的学生认为是英语学习的最大拦路虎。但是,客观来看,英语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突出的作用,在新的时期,非英语专业的学生需要重视英语学习,注重英语学习策略的应用与培养。本文将以预测策略为着眼点,在对预测策略这一学习方法进行阐释的基础上,探究预测策略融入非英语开展听前活动专业听力教学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预测策略;非英语专业;听力教学;运用

听力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听力技能的提升不仅与英语的实际交流能力密切相关,而且还将对英语的阅读及写作能力有着较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由于受到传统教学观念与教学方法的影响,非英语专业英语听力教学大多局限于听力语音反复听辨,不断扩充语法知识,了解英语母语者用语习惯以及积累词汇句式知识,虽然这在前期能够起到较好的教学效果,但是长远来看,学生长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其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很难得到有效的提升,英语学习能力也很难得以增长,而这一现象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听力教学中尤为突出。
一、预测策略的概述
预测策略从心理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旨在建立新输入信息与已有信息的联系,从而巩固原有学习效果的同时,缓解记忆压力,对新知识新信息进行预测与验证,变未知为已知,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与学习效果。对于语言教学来说,预测策略方法的引入对于学习效果的提升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一方面,预测作为语言产生与理解相互作用的媒介,能够对口语语言进行基本的理解。另一方面,预测策略也能够对大量信息进行整理、分析,做出预判,这能够帮助听者更好的理解信息。英语中的听力学习,是一个主动利用句法、语义来对听力信息进行辨别、过滤的过程。而预测是听力学习中不可获取的重要学习方法与途径,对于听力学习大有裨益。在听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运用自身的知识,以说话者的言语为线索,来对语意做出自己的预测与解释,进而有效有效把握语言中的重点信息。
二、如何在听力教学中融入预测策略
(一)加强预测微技能的训练
 对于非英语专业听力教学来说,预测微技能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有效的运用预测策略开展英语听力学习。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可以让学生在开始听力练习前对标题、问题信息等进行分析,并据此进行听前预测。在此基础上,学生能够在听力资料播放过程中跳过不重要的细节,将有限的时间与精力集中在一些重点内容之上,学生不仅能够对听力资料进行有效的感知,更为重要的是,还能提高答题的速度与准确性。其次,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构建起前文语言信息、线索与后文的关联,注重对重点句式的把握,包括但不限于主题句、关键句、前后关联句、主人翁语气变化句、因果关系句等的把握。当然,英语语言中很容易出现一些标志性的词语,比如because、since等这样代表着因果关系的词汇、in other words、that is to say等代表下定义的词汇。这些词汇的出现一般能够帮助学生对下文的情节发展作出更为准确的预判。比如在播放超前学习的优缺点比较这一听力内容时,教师在播到“Let?students?learn?in?advance?although?can?achieve?good?learning?effect?in?a?certain?period,but.....”时可以暂停录音播放,让学生对接下来的内容进行预判。学生很容易抓住“but”这一关键点,来对下文内容进行预测,虽然学生所说的内容可能与录音材料不尽相同,但是大部分是围绕超前学习的缺点所展开的,这就达到了预测的效果。教师在开展英语听力教学时,应该关注到微预测技能的培养,在恰当的时机进行录音停顿,引导学生对下文展开预判,并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验证、完善。最后,教师也可以借鉴英语的其他学习方法,利用完形填空、补全对话等形式来提升学生的微预测技能。
(二)运用图式理论帮助学生形成预测策略
图式理论最早属于心理学的范畴,由心理学家Kant提出,并将其与人的心理过程相联系起来,后被广泛用于教育领域,其核心思想为人在理解新事物时习惯性的将其与已知概念、过去经历等相联系,人头脑中所存在的图式将直接影响到人们对新事物的理解与解释。对于非英语专业的英语听力教学来说,由于很多学生的英语知识基础并不是十分深厚,加上缺少长时间英语学习的氛围,要实现有效英语听力学习就需要搭建起新知识与旧知识联系的桥梁,并运用“自上而下”的信息处理过程,对所听到的英语听力信息进行处理。图式在听力理解的预测、推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英语听力教学中运用图式理论能够帮助听者从大脑中提取有效的图式知识,并使其成为下文预测的依据所在。比如在 A snow year, (a good year.)这一常见英语谚语,由于其流传甚广,很多学生在听到前半句的时候,就能对后半句的内容进行预测。学习者的图式一旦被激活,那么大脑就会自觉或不自觉的对大脑中的固有图式对信息进行处理。由此理论出发,教师需要指导学生构建词汇、语音、语法等相关知识图式,注重英语背景知识文化的积累,帮助预测策略更好的发挥作用。
(三)注重听前活动的开展
 听前活动的开展能够让学生以头脑风暴的形式来对听力资料、话题、语境等进行预测,能够用发散性的思维来对话题、资料展开思考,进而在接下来的听力教学中,更好的把握听力全文的要旨。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录音前时间、对话间的停顿时间等对题目进行游览,解析,并对录音可能涉及的内容展开预测。听前活动是听力教学开展的准备阶段,学生有了良好的心理准备,自然也能在接下来的听力训练中有更好的表现。
将预测策略运用到非英语专业英语听力教学中去,不仅能够提升听力教学的实效性与准确性,还能培养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教师在开展英语教学时,需要注重预测策略的应用和学生预测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灵活的运用预测学习策略,提升教学效果,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参考文献
[1]韩慧. 预测策略在高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
[2]孟庆姝. 语用推理策略在英语专业听力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2.
[3]张丽萍. 学习策略在中国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听力教学中的运用[D].东南大学,2006.
[4]张爱容. 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听力教学认知策略与元认知策略培训的实验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7.
[5]郭芳. 图式理论在非英语专业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D].山西财经大学,2013.
作者简介:李姗姗(1987/11/14),宁夏银川,硕士研究生,银川能源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研究方向英语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