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作 者:胡 昊 (江西省景德镇市珠山区梨树园小学 333001)

摘   要:数学作为一门基础性课程,在任何阶段的学习中都是十分重要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和素质教育的推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减轻学生学业负担的重要途径,也是老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本文对当前小学数学课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分析,对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进行思考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学习就如建设高楼大厦,只有基础打好了,高楼大厦才能盖好,小学阶段的学习就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涯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一直以来都是学生、家长和老师的关注焦点。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大爆炸”时代的到来,知识越来越多,但是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学生在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一、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含义
课堂教学有效性是新课程改革以来备受老师和学生关注的热点,科学名称叫做“高效课堂”,是指在课堂有限的时间内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能力的培养和知识的增幅三者之和所达到的效果。高效课堂的实现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小学生正处于掌握知识和养成习惯的关键时期,高效的课堂有助于小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相对多的知识,在优秀的老师带领下小学生在高效课堂中可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高效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效率,实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通过对小学数学课堂进行考察,发现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正处于充满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任何实物都充满着好奇心,老师要利用小学生这一身心特征进行教学。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来,但是在当前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没有被激发出来,不少学生认为数学是枯燥无味且难以学习的课程,这种情况是不利于课堂效率的提升的。
2.教师的教学方法
虽然素质教育在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中得到了提倡,但是当前的小学数学老师,不是应试教育的执行者就是由应试教育的培养出来的,所以老师们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其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不能适应新课标的需求,难以打造高校的数学课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多数老师采用的是“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这样的课堂效率是难以令人满意的。
3.教学环境
学习的过程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过程,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效果有着很大的影响。由于小学生的自制能力比较差,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就应该根据学生的身心特征进行教学,采取各种方法来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毕竟全神贯注地听讲才能有效地掌握知识。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注意环境对学生学习效率的影响。
三、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小学生特征就是爱动、爱玩,因为“玩”是儿童本身所具有的天性,在新课改革的提倡下,我们应注重发挥儿童的天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和创新能力,而不能一味用应试教育来束缚学生的天性。通过对自身教学实践工作进行总结,笔者认为可以以下途径入手来实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1.从学生角度来说
首先学生要认识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对其今后的学习生活非常重要,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毕竟态度决定一切。其次培养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效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产生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其学习积极性才会提高,此外必须通过掌握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率。
2.从老师角度来说
作为小学数学老师,要深刻理解新课程理念,灵活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有效整合“三维教学目标”,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能力。
第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知识具有逻辑性、抽象性,对于小学生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在数学课教学中要创设一些情景,将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转化能力。
第二,采用案例教学,使学生通过案例学会“举一反三”。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老师通过案例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通过案例教学要使学生理解、掌握一定的数学知识,并学会“举一反三”地解决问题。在讲解与《简易方程》有关的内容时,可以精心设计一些案例,这些案例必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在这些熟悉事物中探索方程的奥妙,从而学会举一反三,达到“活学活用”的目标。
第三,教师在数学课堂上应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动手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数学老师应教给学生更多的数学思维方式,并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在遇到新内容时可以依靠自己的本领来解决这些问题。
小结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不仅仅在于教师的教学能力,也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关,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师生共同努力来实现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吴德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几点做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04期
[2]郑杰才;话课堂 论教学 创实效——再议如何提高美术课堂教学实效性[J];吉林教育;2010年02期
[3]左敏;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是小学数学课堂要放手[J];成才之路;2013年33期
[4]辛凤云;如何提高小学科学课课堂教学效果[A];2013年12月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13年
[5]吴德福;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几点做法[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