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农村学校的教育督导,“督”是手段和过程,“导”才是根本。督导工作要着眼于教育教学的深层次、多层面,通过科学评价校长管理、教师成长、学生评价来引导学校向内涵延伸。
关键词:教育;督导;思考
参加2015年甘肃省督学能力提升培训项目第一期的培训,聆听专家的讲座,茅塞顿开,思考颇多。回想在过去的督导中,我们的工作表面化、不深入,教育督导的成效甚微。今后的督导怎样深入,从哪些方面去深入呢?笔者认为:如果说督导的“督”是手段和过程,那么督导的根本就在于“导”。作为农村学校的责任督学,督政、督法规、督安全、督取暖这些已不是督导的主题,我们能够设身处地的为学校发展做出评价,并依据评价引导学校内涵发展才是工作的侧重点和落脚点。为此,做以下思考,与同仁共勉。
一、督导校长的管理理念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校长的管理理念决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决定学校的教师专业成长进程,决定学生的培养目标,也决定学校的文化内涵建设。
(一)“导”——改变校长的管理方式
目前,很多农村学校校长对“管理”的认识不足,往往一提到“管理”就和“领导”“权利”联系在一起,表现出“唯我独尊”“经验主义”和“一言堂”,学校的办学理念大打折扣。在督导中就要引导校长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把管理看作是协调教师群体共同“下”好学校教育教学工作 “一盘棋”的谋划者、组织者、引领者和服务者。
(二)“导”——改变校长的工作重心
学校要长足发展,必须使学校有强有力的发展后劲,学校发展的后劲是什么?是教师队伍的整体能力达到极致的发挥。在督导中我们发现有的学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很好,但教师的工作激情不够,教学质量低下,而有的学校教师队伍素质一般,但教育教学成绩遥遥领先,这就是校长的工作重心和管理方式带来的差异。校长的工作应该不是去“管”老师,经常盯着老师的不足,而是如何去服务教师成长,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教师业务素质提升,帮助教师找到工作的快乐感,让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处于精神的最佳状态,尽情的去享受自我追求的境界。这就要求引导校长建设学习型组织,建立民主、和谐、团结的教学氛围,强化“学习+激励”的管理模式,提高学校的核心竞争力。
(三)“导”——改变校长的管理职能
首先要明确校长的职责是“规划学校发展、营造育人文化、领导课程教学、引领教师成长、优化内部管理、调试外部环境。”落实“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主体,”督导中就要围绕这“六大职责”和“双主体育人”的落实,对学校管理做出科学的评价,以此引导学校的管理的重心下移。使其贴近学校的发展、贴近教师的感受、贴近学生的实际。
二、督导教师的专业成长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是教师的奉献精神的写照,作为教师只讲奉献是不够的,还需要游刃有余的教学才能和艺术。
(一)“导”——定位教师的价值取向
教师的职业是辛苦的,并非 “工业型”——以一定的生产流程进行产品的加工,而是“农业型”——以精耕细作获得丰收。教学是一种不断调整自己的艰辛过程,让教师懂得与其碌碌无为的走完教师的生命生涯,不如打造快乐的生命历程。目前学校“德虚、智实、劳美空”的现状屡见不鲜,以教学成绩为唯一的评价标准,使教师的价值取向停留在统考成绩的排名上,缺失了教师快乐生活和工作的环境。督导中就要看谁教得轻松、学得轻松、方法得体。教师的价值在于人的发展,在评价的观念上就要体现教师的价值观和生命的快乐观。
(二)“导”——定位教师的成长阶段
每一位教师都要走过“参加工作——成长阶段——巅峰时期——逐渐衰退”的过程,教育督导的评价就要给青年教师准确定位成长的阶段。一般来说教师的课堂教学表现有几个阶段:
朦胧期——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心中无自己;
清醒期——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教材,心中有自己;
成熟期——心中有学生,心中无教材,心中有自己。
这样的课堂教学评价和定位有利于教师找到自己的成长点,以便改进自我,取得进步,逐步向骨干方向发展。
(三)“导”——定位教师的发展目标
人格是素养的核心,以人为本的教育是人格的培养和教育,又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教师在具有良好道德素养和奉献精神的同时,需要具备一定的业务素养,不断不完善知识结构。要有比较完善的基础学科文化知识,要有边缘学科和新学科的知识,要了解做新的科学技术信息和现代教育手段,要研究学生的教育方法。这些都要作为督导的内容,促进教师有目标的发展。
三、督导学生的评价体系
(一)“导”——引导评价学生的宽度和广度
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激发学生求知和健康成长的前提,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引导教师要关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深度、广度,也要评价课堂气氛的宽松度和融合度,不要让学生的学习生活置身于敌意、羞耻里,而要置身于鼓励、公正、公平和师生的肯定里。
(二)“导”——引导学生的未来发展
今天的教育为孩子的未来提供些什么?这是学校办学理念转变的一大挑战。教师在教学中力求培养孩子的:
技能认知——家政、家庭、文化、修养、审美、亲情、友情、伦理、道德、爱情、婚姻等;
情感态度——乐观、豁达、热情、激情、积极、主动等;
精神信仰——不幸、苦难、挫折、成功、幸福、渴望等;
终极价值——自觉、自律、人性、信仰、崇高、使命等。
我们的教育督导都应该对此作出评价和指导。
总之,只有督导工作不断向深层次、多层面发展,才能触动农村学校向内涵延伸,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这样也就达到了督导的预期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教育干部培训网——督学培训项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