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兴趣,是学习和专研一切的起点,人们只要对某件事物产生兴趣就会乐此不疲地学习。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健全审美心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转变农村中学生对于音乐课的观念,如何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初中音乐;兴趣
引言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已深入人心。但是,对于音乐学习,中学生的副科观念还是涛声依旧。如何改变农村中学生音乐学习的这一观念,有效激发他们的音乐兴趣,是广大农村音乐教师应着手解决的问题。前苏联作曲家、音乐教育家卡巴列夫斯基说过,“激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是让他们感受音乐魅力的前提条件”。心理科学也指出:兴趣对人的认识活动影响极大,“情绪高涨、精神愉快,认知效果就好,兴趣强烈,学习就会积极主动。”所以,对学生音乐兴趣的培养、激发和巩固,是音乐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下面笔者就结合三年特岗音乐教育教学工作,谈谈如何培养农村中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农村中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基础薄弱
学生本身是喜欢音乐的,可在小学的时候接触音乐知识不够多,对这门学科不了解,没尝到学习乐趣。进入中学,大部分学生就反映乐谱复杂,不会唱,甚至在老师范唱乐谱时会偷偷发笑。他们喜欢上音乐课,但音乐课的内容若是乐谱,大部分学生便“蔫了”,提不起兴趣。部分学生不想学,就不带教材上课,学习音乐的兴趣也无从谈起了。
2、学校对于副科科目不重视
新课改的号角吹得天响,却吹不动当前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相混合的意识形态。即使有音乐课,也是希望老师教一些流行歌曲,对于那些具有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的传统歌曲知之甚少。领导不重视,音乐教学设备匮乏,师资力量更是薄弱,没有具体的教学道具做示范,学生学习就显得兴味索然。
3、教师课堂教学氛围不够浓厚
学生基础薄弱,上课态度不认真,老师辛苦备好的课得不到学生的回应,课程无法继续,老师们上课也无法,于是便“草草收场”。老师的信心受到打击,自己努力了却看不到希望,久而久之就产生了得过且过的想法,于是音乐课堂上的教学氛围就越来越糟糕。
4、农村中学缺乏专业师资,就以张维中学为例,缺乏专业的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和综合实践等科目教师,从而这些学科或者简单应付,或者开了单教师不专业,老师要么用了上主要科目,要么就是看课不出事情就是,农村学校教学方式。
二、提高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措施
1、“鱼咬尾”激发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新课程理念也提出:音乐教育改革必须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学唱音阶时,要用“鱼咬尾”的形式来帮助学生建立音与音之间的距离(找音准),分组反复练习、比赛,学生自然掌握,便有了信心。这种游戏的形式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让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兴趣。有人说过“我认为,对一切来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
2、营造氛围,创设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音乐的“乐之者”,教师就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设置富有生活情趣的游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能够发现“玩”是孩子们的天性,中学生也不例外,他们也希望能在课堂上玩游戏。在游戏中,老师对学生适时、恰当的鼓励和表扬将会有意外的收获。特别是一些调皮的学生,如果大家给予他们关注和尊重,就会学得很认真,有了他们的支持和加入,课堂纪律也得到了保证。一举几得,何乐而不为!学生有了兴趣,课堂气氛就活跃了。看到有的体育老师带着学生玩“兔子舞”的游戏,我突发奇想,在我的课堂上做节奏练习时玩这个游戏,效果真不错。这样的活动即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
3、利用多媒体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这个科技发达的时代,多媒体教学给传统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辅助教学能活跃气氛。课堂气氛和谐融洽了,学生才会对学习感兴趣。因此,只有教师创设一种活泼轻松的教学气氛,学生学习的兴趣才会被激发出来。在教授《阳关三叠》这首作品时,我充分运用多媒体图片展示歌词中送别的情景,引导学生理解并想象作品的意境,再请学生根据图片中的内容即兴表演,如此,学习这个作品就不那么枯燥了。多媒体的加入,使课堂更加生动、精彩,学生感受到音乐课的乐趣,从而萌发喜爱音乐的兴趣并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4、丰富教学内容,科学施教。
初中的音乐教材内容本身就很丰富,有歌唱和欣赏,但欣赏课让学生倍感头疼,如果老师把握不好每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欣赏课便宣告失败。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因此精心选材、合理安排音乐教学内容至关重要。教学目标达到,教学内容完成后,可以播放一些学生喜爱的流行歌曲作为给他们的奖励,这样不仅丰富了学生的学习内容,更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小结
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愉快的音乐情境,采用游戏、故事、表演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培养和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主动参与到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音乐教学中受到良好的综合素质教育。只有重视音乐兴趣的培养,才能顺利的、很好地完成音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提高农村学生音乐能力的两点措施》,黄红英,中国音乐教育2010, (4)
[2]《音乐新课程标准》
[3]《初中音乐新课程教学法》,金亚文,2003,6,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