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新时期如何完善开放实验室的管理

新时期如何完善开放实验室的管理

作 者:石小蕊 (苏州大学医学部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暨生化工程研究所, 江苏 苏州 215123)

摘   要:围绕高校开放实验室管理这一主题,总结了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从管理员和学生两个方面提出了系统的优化管理方案。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共性问题;管理方案

为实现实验室资源共享,资源效能的最大化,也便于学生参与科研活动,许多高校实验室贯彻实施了实验室开放这一高效原则。实验室的开放是高校教学和科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为学生能力的培养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实验室开放使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通有无、促进相互间学术经验交流,也增进学生们友谊交际能力,为进入社会打下了一定基础。同时实验室开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牵涉到实验教学环节的各个层面,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开放,面临许多困难[3-5]。因此,实验室开放也是需要不断探索的工作,只有管理制度科学、运行机制有效,才真正发挥实验室开放的福音价值。
1. 开放实验室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实验室仪器设备损坏频率增加
随着实验室的开放,各种仪器的使用时间和使用频率增加,损坏率和耗材的费用相应越多,这也是开放实验室的共性问题。这就需要必要的维护保障制度和维修经费支持,否则会出现有需求的人员用不了仪器设备,影响实验室的正常运转。
1.2实验室的安全隐患增多
由于高校实验室的开放,进出实验室的学生逐渐增多,科研活动更加频繁,而实验室专职管理实验人员有限,实验中如果发生意外,如有机实验通风不良、危险药品丢失或其他人身伤害,都将造成严重后果。
1.3公共计算机更易感染病毒
对开放实验室一些计算机控制的大型仪器,由于操作使用的人员数量多,极易感染病毒,且因计算机接触的U盘较多,病毒错综复杂或者升级而更难彻底删除。
1.4实验浪费现象增加
由于开放实验室人员众多,尤其是刚进实验室的学生,在不清楚实验原理情况下便开始实验,配同一种溶液或稀释同一种抗体等的试管都是一次性的,不仅实验白费功夫,也造成实验浪费。
此外,开放实验室里卫生状况不佳、实验物品随意摆放现象也会时有发生。同时,由于实验室资源的限制,也会出现排队使用仪器的现象,这也提醒我们,对于一定规模的实验室,它应有一定饱和度,不能无限制的接纳新成员,否则会影响实验室的运行效率。因此开放实验室的设备设施也是需要随着学生需求的增多而不断完善的。
2.开放实验室的规范化管理
针对开放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但需要管理人员的督促,还需要学生积极配合,主要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2.1仪器操作专业化
开放实验室大部分仪器都是比较昂贵而精密的,学生在独立使用前务必要经过专业的培训,了解仪器的使用范围、操作规范、开关机以及常见问题的处理,尤其一些大型仪器上门或返厂维修周期比较长,费用也较高,一旦损坏会影响整个实验室的实验进度,也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因此,开放实验室的管理有必要实行开放与半开放结合的方式,对于一般学生全开放,而对新进实验室的学生,在没有完全掌握仪器操作和对课题了解的情况下,应实施半开放。
2.2实验室各项规定自觉遵守
任何的制度只有建立在自觉的基础上才不至于成为人们的约束,实验室里也不例外。学生进入开放性实验室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自觉保持实验室安全整洁,实验结束后物品原位摆放,自觉清理台面,实验垃圾分类清理。使用仪器前要先预约,待管理人员审核通过后,方可依次使用。大型仪器要自觉在管理员指导下操作,单独使用仪器要规范。如从公共计算机拷取数据,尽量使用光盘,必须使用U盘时,则应自觉使用格式化过的无病毒U盘,以免造成不必要麻烦。
2.3形成定期的统一培训
开放性实验室每年都会迎来一批新人,无规矩不成方圆,对于新人的统一培训是很必要的。每学期要召集当前所有开放实验室成员集中培训,包括实验室的卫生、安全、仪器使用规范等,最好再将实验室安全准则、仪器使用规则、值日表等纸质形式贴于实验室对应的明显部位,必要时要配以实地讲解示范。
2.4注重登记记录,实施溯源式管理
对于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更要严格要求,做到要有松有驰,收放有度。预约后使用仪器是自由的,但在仪器使用完毕后要进行登记,登记记录包括使用人、使用时间、所属部门、仪器使用前后状态等。如仪器损坏也要一并说明并及时通知管理人员维修,确保不影响后续人员使用,这样便于管理人员实时了解仪器的使用频率、仪器状态,同时对学生也有一定约束感,提高他们对仪器爱护和维护责任感。
2.5优化开放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改善其切身利益
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实验室管理的主体,他们承担了实验室管理的大部分工作,是开放实验室良好运转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把管理人员从拿钥匙开门、换灯管、实验耗材补充的简单劳动中解放出来,而负责新生仪器操作培训、仪器损坏联系厂家维修、实验室安全卫生监督等,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学校各级领导应该将教学科研人员和实验管理人员一视同仁,提高在学生中的威信,也利于他们管理工作的进行,制定一系列针对于管理岗位特有的考核评价标准,增加对其工作的认同感,避免其工作量不少但考核无成果的局面。
2.6推行实验室智能化管理
针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繁重和复杂、实验室的资产、人员和教学等管理给管理者带来了巨大的工作强度和压力,运用现代计算机信息技术,进行科学的信息化管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实验室管理水平[6,7]。智能化管理可以改变实验室专职管理员的工作职责,提升实验人员的战斗力,解决实验室开放的实际问题,成为实验室管理中必不可少的辅助工具。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智能化管理系统现已可以覆盖实验室里的许多方面,如耗材订购系统、仪器预约系统、废弃物处理系统、门禁系统以及监控系统等大大简便了管理员检测实验室各项工作的运行情况。
3.结束语
在当前高校教学、科研改革发展的大背景下,实验室开放是必然趋势,是不可动摇的建设方向。对于开放实验室的管理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面对不断出现的新问题,我们只有不断的积累、学习和总结新的管理理念,才能发挥其作为科研平台的应有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卉.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7(3):152-155.
[2]吴文华.智能实验室管理系统下的实验室开放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72-176.
[3]张艳芬.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开放管理与运行机制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3):180-183.
[4]崔宏亮.浅谈当前高校实验室的管理问题[J].高校讲坛,2009,31:109.
[5]武晓峰.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的分析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81-87.
[6]邓劼.浅谈实验室开放长效机制的建设与完善[J].教育研究,2011,18(7):538-539.
[7]韩响铃.以时间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 全面推进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2),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