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效率

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效率

作 者:戴 慧 (贵州省罗甸县民族中学 550100)

  信息技术是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发展日新月异,如何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效率,提高教学质量,是信息技术学科正常有序开展的关键。为了帮助学生也帮助自己提高,应该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做些什么呢?对此,笔者有以下几点拙见。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但是兴趣不是天生的,它可以在学习活动中逐步建立,兴趣产生于认识的需要。教师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时,要充分了解哪些事物或活动容易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讲授“Excel函数、公式”的课前,我会让学生带上计算器,学生就对课上要讲解的内容充满了好奇,在课上我让学生用计算器计算50个数据,在学生算好之后,我会统计运算结果并记下他们计算所花的时间,在那个时候学生的好奇心也达到顶点,我就运用公式或函数计算出结果,让他们作比较,他们就发现到了“Excel函数、公式”的强大优势,学习的兴趣自然很浓厚。
  二、因材施教,分层布置学习任务
  如何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信息技术堂课上有所收获,那就是需要老师在安排教学内容的时候要分层次,操作能力强的孩子可以布置稍微难的,而操作能力弱的孩子则要布置简单的任务,让初学电脑的孩子有成就感,让他觉得原来学电脑并不难,慢慢地喜欢上电脑课,逐渐提高自己的操作能力。例如:在学习用WORD文档制作手抄报时,能力强的同学就可以要求他们用多种方法美化字体,边框及插入表格、图片等,而能力弱的孩子就可以相对的放低要求。
  三、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学习
    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本门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根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通常每小组安排有一两名接受能力较强的学生,教师可以单独辅导这部分素质较好的学生,他们接受速度快,然后由他们再去指导他们小组的同学学习,学生中有部分计算机基础较好的同学也可以选出作为班级辅导员。要注意多给学习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在组织教学的时候应有所侧重,喜欢音乐的同学可以给他们布置MIDI制作方面的任务,有美术特长的同学可以给他们学习图像处理的机会,喜欢编程的同学可以单独为他们讲点编程。
      四、注意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
  大家都知道“三个和尚挑水”的故事,也知道“一个中国人是一条龙,十个中国人在一起就是十条虫”的说法,这些都告诉我们,我们国家有些人缺乏团队合作的精神。每个人都存在优点与缺点,只有取众家之长,补自己的短处,才能不断的完善自己、提高自己。在我们的信息技术学习中,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对他们能力的提高很重要。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会把学生进行分组,每组学生之间的水平都高低不同,他们的完成操作任务时候速度不一样,为了不让速度快的同学觉得无所事事,我会让好的同学辅导差的同学,然后会对辅导的结果进行抽查,以防有的学生偷懒。在一部分内容学完之后,我会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所学内容进行比赛,并进行评奖。
  五、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信息技术学科发展变化的十分迅速,内容更新快的不可思议,如果全部依赖老师上课讲的内容,根本不可能学好信息技术。学生总有一天要离开老师,在没有老师在场的情况下,学生必须具备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学好任何一门学科的重要能力。课前让学生对教材进行自学。课上提出任务,教师先不演示讲解,先让学生做。在讲授新内容之前,让学生先对照教材,自己操作并熟练操作步骤。这是可以让学生发现问题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锻炼学生的概括能力,还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经过以上的训练后,学生在以后的作业练习感觉就会轻松很多。课余时间的自我探究,在各种活动中的自觉应用。学习的内容可以是对课堂知识的加深、扩展,也可以扩大到课外,适当扩大知识面,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自学。
  总之,信息技术知识在不断更新,并且更新速度非常快,今天学的东西说不定明天就不适合了,所以学习电脑知识一定要紧跟时代,紧跟潮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学习条件,让学生学得主动、活泼从而提高信息技术教学课堂效率。这样,他们学习电脑的兴趣就会长久不衰,持之以恒,一定会有所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