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作 者:苗桂华 (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 )

摘   要:思维是人类大脑的一种高级而复杂的活动,是对外界事物的反映和信息加工。无论是物理概念、定律的发现还是物理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在物理教学中要注意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本文从物理教学出发,讨论了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
关键词:物理教学;思维能力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其思维方法较为丰富,思维形式也较为完整,因此物理教学应以使学生掌握物理规律、原理、理论为主要目标,再以其为载体,使学生思维得到发展,思维能力得到提高。对高中学生进行物理思维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达到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
一、思维能力在物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科学,是反映物质的结构和相互作用,以及物体的运动规律的科学。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是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的钥匙,更是人类不断进化、进步的重要因素。文明发展的速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维能力的大小,在个人的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成功它起着关键的作用。物理教学中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是科学素质教育中科学思维能力培养的主渠道之一,无论是物理概念的建立或物理定律的发现,还是基础理论的创立和突破都离不开科学思维能力。
但长期以来,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方法就是多做题,沉浸在题海里,就像大多数的参考书也就是取名叫“题海”,为了在考试中得到好成绩,做得最多的事就是背公式、背定律、定理,对同一种计算题反复打磨,最终来达到考试高分的效果。传统教学下,学生往往不会用自己的方法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僵化,养成思维的惰性和依赖性。产生这种现象,原因有很多种,但主要是教学中急功近利,忽视思维能力的培养造成的。
二、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国一些心理学家经过研究与实践,提出了“培养思维品质是发展思维能力的突破点,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好途径”的观点,思维品质是指思维的创造性 、系统性、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五方面,它也是思维能力的表现形式。其中思维的深刻性,思维活动的抽象程度和逻辑水平,以及思维活动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是一切思维品质的基础。
具体到在教学中培养思维能力,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启发和训练。
1、培养思维的创造性
创造性是指有个性的特点,自觉而独立地运用已有条件,分析各种条件间的相互关系、层次,从而得出结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利用发生在身边的物理现象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研究和讨论,深入细致的观察和分析事物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综合各种信息,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从而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深入挖掘教材内容,向学生展示物理概念、规律的发现过程,分析科学发现和科技发明的思路。
2、培养思维的系统性
物理的教学一般前后内容是紧密联系的,在讲授新知识之前,要有意识的复习与之有关的旧知识,设计一些彼此关联的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并预示新课题,自觉不自觉的启动自己的思维,而后层层递进,逐步阐述有关的知识点,使学生充分运用自己的抽象力、推理力去发现,去理解新的知识。
3、培养思维的深刻性
在教学中,加强理解力、抽象力的培养,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使之变成自己的观点,养成严谨认真的科学素质。反之,若学生理解不透彻,在学过物理学后,只是死记住一些定义和公式,则在碰到具体问题时,就难以用判断分析力解决问题,不能把抽象的公式与具体的情景联系起来,或者不管条件乱套公式,看不清问题的实质,导致各种错误。
4、培养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过程中正确前提下的迅速和简捷。在教学过程中 ,可以采取思维定向训练,和思维技能训练。思维定向训练就是训练学生在遇到新问题时,善于“化归”为某种解题模式,善于通过对已知条件和结论的分析,尽快形成明确的解题思路。为此,教学中应注意对物理思想、方法、经验的积累,重视对一般规律的提示。思维技能训练是指训练学生如何通过观察、判断,迅速地选择合适的方法,并求出其解,而不是呆板的运用某一种方法。这一点很重要,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不够注意,总是拿到题目之后就开始动笔,缺少分析、观察的过程,容易走弯路,甚至是歧路。
5、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敏性是指灵活地辨别蛛丝马迹,敏锐地捕捉解题信息,通过一题多解,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突破常规。通过对优等生和后进生的解题过程比较发现,优等生可以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不同的设想,一旦一种设想思维受阻该生能立刻转换思维方式。而后进生从同一题的信息源产生的设想不仅单一而且缓慢,往往“一条道走到黑”。为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目的的根据同一道题设计一些发散式的问题,讲解一些一题多解和多变的习题并让学生尝试练习一个题目用多种途径解答,进而学生自己设计题目,来增强思维发散和知识交叉,增强思维的广阔性和灵活性。
总之,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途径多种多样,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断启迪,反复训练(但不是对同一种习题反复打磨,而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反复用各种方法),广拓思路,使学生克服各种思维障碍,不但能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和规律的理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而且使学生在知识获得和能力培养两方面都得到发展和提升,有利于实现物理教学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重要性与培养,李媛媛, 《现代企业教育》 2012年11期
[2]高中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李书梅 ,《华中师范大学》 2006年
[3]中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方卫红,《湖南师范大学》 2009年
[4]中学物理教学中思维能力培养方法初探,魏清,王骏,《曲靖师专学报》,200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