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威宁县羊街镇中心学校 553112)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新世纪,面对知识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知识结构多样化程度越来越高的世界,如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我们每一位教师应当认真思索的问题。而发展智力是培养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提高知识质量的根本措施。因此,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智力应成为教学内容的一种基本指向,那么在小学语文中怎样发展学生智力呢?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
一、 发展学生智力,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一般来说,小学生由于受年龄特点的制约,他们还不善于给自己提出观察任务,去主动观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结合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有了观察的兴趣,也就有了探求新知识的动力,随之才能引起主动观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备课时深挖教材,寻找每篇文章的观察点,从而为学生创设观察情景,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如:在教《小小的船》时,可通过指导学生观察挂图,从而感知“弯弯的、小小的、蓝蓝的”这些关键词所描述的景象,又可通过多媒体教具的演示,如“美丽的夜空、闪烁的星星”等,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神奇,从而激发学生观察星空的兴趣。
其次,应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
在小学教材中,有一类课文叫“看图学文”,这类课文是指导学生学习观察方法的好材料。在教学时,可以图文结合,通过教学挂图或多媒体图片的展示对学生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学会有比较地看、有顺序地看、全面细致地看。
再次,要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
写观察日记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习惯的重要手段。因为只有持之以恒地反复观察,学生才能找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从中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促进智力的发展。在教学中可通过“饲养小动物”“种植或领养花草树木”“观察气候变化”等活动的开展,对学生进行观察习惯的培养。
二、发展学生智力,必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新修订的小学语文“大纲”和《新语文课程标准》都强调“要让学生受到科学思维方法的启蒙教育”、“让学生初步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因此,我们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借助一篇篇课文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适时为学生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是教师应做的探索和尝试。例如:教学《丰碑》一文时,在学完课文,引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风更狂了,雪更大了。大雪很快地覆盖了军需处长的身体,他成了一座晶莹的丰碑。”后,教师在黑板上画一座大大的石碑,要求学生按自己对课文的理解为军需处长写碑文。这一习题的设计,能激起学生求异思索的冲动。学生很快写出“舍己为人”“一心为公”“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等碑文。
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教师提出给小女孩写信的建议,这一做法激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学生写出了“让小女孩到自己家来,给她幸福、给她温暖……”“让所有的少年儿童为她募捐……”等内容。对于学生大胆积极又充满爱心的设想,教师给予了充分肯定。学生也获得极大的成就感。因而,在教学中只要教师积极创新情景,让学生能积极思考,就能达到培养创新思维的目的。
三、发展学生智力,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是一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敏,机智的听说能力和待人处事能力。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存在教师抱怨学生“发言不积极,发言面窄”的现象。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努力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和谐的师生关系,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要扫除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培养学生的表现欲,让学生敢于发言,乐于交际。
另外,要切实用好课本上的口语交际材料,将口语交际的各项训练落到实处,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有计划地组织游戏、活动。例如:(1)小记者采访活动;(2)学做小小主持人;(3)课本剧表演;(4)课前新闻联播播报等。只有积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际氛围,引导他们无拘无束地交流,才能达到培养口头表达能力的目的。
四、发展学生智力,必须让学生“学会学习”。
当代教育者已经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学生主体性在课堂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新时代提出的素质教育核心有一条是要求学生“学会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必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怎样让学生“学会学习”呢?可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1、 注重课前预习
现行的小学语文教材,在课文前面都有“预习内容”。这就要求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要很好地运用“预习要求”。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前除自学生字词,熟读课文外,还要大胆质疑,把那些自己不懂的问题记在预习本上,教师可在课堂上查看谁的问题提得好,并给予表扬。这样可以大大地调动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引起学生对预习内容的重视。
2、注重课内自学。
上课时,在指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尽量多采用分组学习的形式指导学生自学,让学生之间试着解决他人提出问题,然后把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放在全班交流。这样就能在课内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 注重课外阅读。
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光靠课本中的几十篇课文是不够的,必须增加课外阅读量。在指导学生阅读课外书籍时,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方面鼓励学生读内容健康、有益身心发展的书报。如:《少年报》《十万个为什么》《安徒生童话》等作品。另一方面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阅读与课文内容相关的书。如教《草船借箭》前,要求学生阅读《三国演义》连环画;教《我的弟弟小萝卜头》前,要求学生阅读《红岩》;教《金色的鱼钩》,要求学生阅读有关长征故事的书籍。此外,教师要认真指导学生结合课堂教学阅读《自读课本》。丰富的课外阅读,不但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且能使学生的生活充满情趣,富有活力。只要学生感到学习不是苦恼的负担,他们就会把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学习。
综上所述,要发展学生智力,就必须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口头表达能力、自学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发展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