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改实践中,我认识到兴趣对于学生学习音乐是十分重要的。那么如何去引导、培养、发展学生的音乐兴趣,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恰到好处地激发兴趣,让学生变苦学为乐学,带着这些问题,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实践探索。
电视、电脑是一种视觉媒体,它主要是通过形象生动的画面,提供具体、直观的形象,使人通过看来理解画面内容和画面含义,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想象。因为有具体的逼真的形象为依据,学生通过看电视,电脑来获得信息,这要比通过听来获得信息快得多。由于小学生受知识水平、生活经历及认知规律的所限,学习音乐,只听或只看都不能起到很好的效果。那么,使视听艺术相结合进行教学,效果当然就大不一样了。2009年我们每个教室里安装了多媒体,利用现代化手段的多媒体教学正好补充了这点不足,给音乐教学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一、创设特定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说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音乐欣赏课只是单一的播放配套录音带,却不播放视频,你们是否想过,上课的学生是“渐入佳境”了还是“渐入梦境”了呢?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兴趣乃是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虽然都说音乐是世界语言,解情传神,但那需要一定的修养和造诣,对于一个小学生来说,却很难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手段日趋丰富,特别是多媒体的运用。多媒体走进音乐课堂,能变单一为生动、从视觉、听觉多方面引起学生的审美愉悦,更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增大课堂容量,较之传统的教学手段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亦为单一的教学带来了“清新之风”。
例如,我在教唱《蜗牛与黄鹂鸟》时,由于学生很少看到过蜗牛、黄鹂鸟,为了让他们更好的理解想象歌曲的内容,可将《蜗牛与黄鹂鸟》Flash动画应用于音乐教学中,首先课前在大屏幕上循环播放,让学生合着音乐,看着画面,律动进课堂。蜗牛坚持不懈的进取精神,和树上两只黄鹂鸟嘲笑背负重壳从地上“一步一步往上爬”的蜗牛一下就吸引了学生,使学生情不自禁的萌发了学习这首歌曲的兴趣,就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学会唱后,可以利用“附件”中的“录音机”将学生的演唱配上伴奏录下来然后播放全班欣赏,还可以加上舞蹈动作,分角色扮演蜗牛和黄鹂鸟使学生享受到参与音乐活动的快感,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
二、化抽象为形象,开创直观教学
心理学家认为:“动态刺激远大于静态刺激” ,给人留下的印象也最深刻。教学中,以静态方式存在的教学材料,通过多媒体的手段可恢复其鲜活的画面,使其变得有声有色。
《田野在召唤》是一首两声部的合唱歌曲。又如我在教唱这首歌曲时,先播放武都区裕河美丽景色的视频,让学生欣赏裕河 “鸟语花香”的景色,此时,学生们看到了碧绿的田野,快乐的小鸟,飞舞的蜜蜂,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仿佛置身其间,感到了浓郁的花香和青草气息。强大的视觉效果立即吸引了其注意力,加深了对歌曲内容的理解。然后再教唱此歌,学生就会很快的进入到歌曲的意境中去,不但学的非常认真,而且曲调掌握的也快。
学生很少接触过分声部歌曲,为了让学生在演唱时做到声部和谐、音高、节奏准确,可以将高低声部用不同颜色显示在屏幕上,进行旋律分辨:
A: 4. 3| 2 6 - 5 .4 | 3 5 - 4 3 | 2 3 4 5 | 4.3 34 50 0|
B: 2.1 | 7 2- 3.2 | 1 3- 21 | 7 7 6 7 | 2.1 12 30 0 |并且用“Audition”软件分别制作两个声部的伴奏。学唱时,轮到哪个声部就播放哪个声部的伴奏,并且将歌曲中的渐强、渐弱等速度记号设置成“移动播放”,从而提醒和帮助学生,更快更好的学唱歌曲。最后,在合唱时,还可以配上《田野在召唤》Flash动画,指导学生看着画面,有感情的演唱歌曲,从中受到美的熏陶,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音乐课上,唱歌和跳舞结合在一起会使学生变得更加活跃,但是对音乐基础知识的讲述,往往让学生感到乏味,老师觉得头疼。我们使用电教媒体,把同学们熟知的曲调进行变速、变拍播放、人为停顿等操作,改变原有的节律,让学生听音辨别乐器的种类,接着再看其图形讲述音高与音色;如此运作,学生不仅易记书本概念,也能较好的体会基本概念的内涵。如果不采取这些手段,很难描述好这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知识点。
三、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近几年来,我们在不断探索的实践当中,采用多媒体教学和 “主动唱演”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形式,变过去由教师指导下的被动学习活动为主动学习的自主活动,让他们在主动参与学习音乐的过程中感受美、孕育美、领悟美和创造美,满足学生的“自我认知”、“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的需要,把音乐课真正上成学生主动学习课,搭成让学生自主表演的旋转舞台和梦想剧场,让音乐课真正地“活”起来。即兴唱、即兴跳、即兴作等,发挥他们的创造欲。唱游动作大多来源于现实生活。引导他们大胆仔细观察,启发他们积极思维,鼓励他们大胆的创编。如在教学《小动物回家》时,先播放歌词中所涉及的小动物片断,让学生模仿动画中小动物的叫声及行走时的样子,再让他们分成小组进行合作创编动作。这样,学生们创编的动作就比较生动而富有感情。教唱完歌曲后,让学生进行歌词创编。如:先从会接唱动物的叫声开始,教师唱:“小鸡说话”,学生接唱“叽叽叽”,教师边唱边用手势提示学生歌声的准确加入,再到加入学生熟悉的节奏型X X XX X及拍手、跺脚、捻指、耸肩有等身势和体态的表现。孩子们都显得非常活跃,就连平时对音乐不感兴趣的同学,也开始接受并积极参与,充满创新的欲望。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不仅能增强学生的投入意识,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在短短的一节课时间里增大课堂的教学信息容量。运用多媒体,不仅让学生在高涨、激动的情绪中学习,而且保持了学习中思维的连贯性。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挂图及音响播放所消耗的时间,从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将更广泛的应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它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机会,减轻教师的劳动强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全面提高了音乐教学水平和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