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浅谈高校图书馆对勤工俭学学生的管理

浅谈高校图书馆对勤工俭学学生的管理

作 者:薛金素 (保定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河北 保定 071051)

摘  要:勤工俭学学生参与图书管理工作,制定勤工俭学学生管理措施,架起图书馆与读者沟通的桥梁,实现对读者“零距离”的服务,帮助图书馆提高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勤工俭学;学工管理

“勤工俭学”原意指:用参加某些劳动取得的报酬,来得到求学机会或完成学业。图书馆学工主要从事图书上架、读者服务、库室卫生等工作。如何认识和加强对图书馆学工的管理,发挥他们参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作用,值得我们去思考。
1、高校图书馆聘用勤工俭学学生的作用
经济作用指在高校图书馆设立图书馆勤工俭学的岗位,一方面弥补了图书馆工作人员不足,另一方面减轻了贫困学生的经济负担。
社会实践作用指学生在未踏入社会之前就已经在图书馆工作中得到了锻炼,提高了社会适应能力,培养了自立自强的品德以及团队协作意识。
知识作用指图书馆学工比其他学生更多机会接触藏书,不仅有利于本专业的学习,同时也使他们博览群书,拓展视野,扩大知识面。
桥梁沟通作用指图书馆学工是沟通图书馆和读者的桥梁,他们和读者更易接近,可以把读者意见及时反馈给图书馆,提高服务水平。
为使参与图书馆工作的学生在各岗位更好发挥作用,做好对他们的管理工作是关键。
2、加强勤工俭学学生管理的措施
2.1个人申请、层层筛选
每年新生入学,图书馆组织新学工招聘,但是岗位有限,这就要求学院和图书馆对申请参加勤工俭学的学生作详细了解,层层筛选,严格把关,使真正有困难的同学获得工作机会。勤工俭学的学生必须是学院建档的贫困生,由学生提出申请,系部审核,由学工处和图书馆共同考核确定。
2.2岗前培训、耐心指导
要充分发挥勤工俭学学生的作用,就必须做好岗前培训。一是图书馆基本知识和技能培训。如图书排架、期刊分类、图书馆计算机管理系统操作方法等。二是图书馆职业精神的培训。如:图书馆规章制度、管理员职责等。通过培训使他们树立服务第一、读者至上的精神,教会他们为人处事、待人接物的态度和方法,使他们掌握现代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与图书馆老师共同为读者提供热情、周到、满意的服务。
培训后,学工上岗还要耐心指导,让他们熟悉业务知识、了解馆藏书刊的排序规律,书刊的修补、装订等。定期检查他们的工作质量,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2.3严格考核、奖罚分明
经过培训进入图书馆勤工俭学学生的工作表现也参差不齐,大部分学生能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以主人翁的姿态出谋划策,努力工作,受到师生读者好评;但有些学生主动性差,责任心弱,积极性低,导致工作效率不高,甚至出现工作失误,这些问题小则让个别读者不满意,大则影响到图书馆的整体形象。所以,图书馆要加强学工考核,规范管理。图书馆学工管理要建立到岗签到、奖惩制度、考核评定制度。图书馆学工考核由主管老师、学工组长一起进行工作评价,编制勤工俭学月工作考核表格,根据学工出勤率、业务技能、工作纪律和服务态度进行考核,每月都汇总并与本月度劳务报酬直接挂钩,表现好的奖励,不合格的耐心指导和教育,如果多次不合格,屡教不改的可以考虑辞退。这样,一方面正确评价了学工工作质量,在分配上体现奖勤罚懒;另一方面,工作质量考核是对学工管理与服务工作最有力的约束,确保了图书馆整体服务工作质量的提高。
2.4根据情况安排岗位,以人为本,人尽其才
要根据图书馆岗位特点、各库藏书特点、学工自身情况来安排学工。给每位学工分配适合其专长的工作岗位和工作任务,人尽其才,围绕图书馆工作理念,发挥专业优势,为他们提供一个充分施展才华的天地。如:电气、动力专业的学工安排在科技阅览室,了解专业期刊,为读者阅览起到导向作用;信息系学工安排在电子阅览室,为读者上机指导;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安排在还书台。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除获得劳动报酬的物质满足感外,也能获得参与管理、施展才干、得到尊重、自我实现的精神愉悦感。
2.5平等对待,言传身教
图书馆老师要用宽容、友爱、理解、信任等方法平等对待每位学工,尊重他们,关心他们的生活、学习,了解他们的需求,为他们排忧解难,培养他们的积极情感,培养图书馆主人翁意识。如:表现欠佳或缺勤的学工,不轻易扣除薪酬或辞退,而是主动跟他们谈心,做思想教育工作,请他们珍惜这个工作机会。
图书馆馆员还须言传身教,规范自己的言行。图书馆学工虽然经过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细节问题需要老师边教边做。如怎样回答借书同学的问题、报纸怎样整理的又快有好、怎样礼貌地制止学生的违规行为等。特别是用文明的语言、专业的知识和熟练的服务技能极易感染学生。每学期开学第一周是图书馆最忙碌的一周,假期借书批量归还,假期报纸整理装订,开馆前卫生大清理等诸多工作,这时图书馆学工工作量很大,图书馆老师应与学工共同完成这些工作,感情上与学工接近,表扬和肯定他们。
情感交流,相互尊重和信赖是一切工作的基础,因此,这种以爱换情、以情感人的情感交流式身教形式也是高校图书馆管理工作的必要手段。
3结语
总之,勤工俭学学生参与图书管理工作,是图书馆充分发挥其教育职能,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在较长时期内将成为图书馆管理工作的一部分。图书馆要高度重视、加强管理,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进一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为贫困生减轻压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有用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杜品.高职院校图书馆对勤工助学学生的人力资源管理[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9(7).
[2]王刚.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学生的使用及思考[J].情报探索, 2009(06).
[3]丘莉莉.高校图书馆勤工助学的实践与思考[J].图书馆, 2009(03).
[4]庄枚.刘春红.图书馆的特殊“馆员”——试论清华大学图书馆勤工助学工作[J].高校图书馆工作, 20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