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过使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对郑州市家庭体育的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郑州市居民有一定的体育观念,但也存在对体育功能认识不足等问题。郑州市家庭体育发展受时间、场地设施和经济收入的影响,要促进郑州市家庭体育的进一步发展,建议政府加大重视力度、加强对群众体育的关注,加强对社会体育的指导。
关键词:家庭体育;现状;社会体育
家庭体育是指以家庭成员为活动对象,社区为主要活动场所,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获得运动知识技能、满足兴趣爱好、丰富家庭生活、达到休闲娱乐、实现强身健体和促进家庭稳定为主要目的教育过程和文化活动。我国的家庭体育研究多集中在沿海和经济发达地区,且多限于理论的论述。对广大的中原地区尚缺乏系统的考察。郑州市作为全国重要的铁路、航空、高速公路、电力、邮政电信主枢纽城市,中部地区重要的工业城市,历史上多种文化在此融合,对其他各地有辐射和影响作用。对郑州市家庭体育的研究对其他地区家庭体育发展有借鉴意义。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选择郑州市城区545家庭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选取部分市民作为研究样本。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采用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在郑州市体育局和各区体育委员会及街道办事处的协助下,对郑州市545户家庭进行调查,回收问卷532份,其中有效问卷515份。
1.2.2访谈法
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对郑州市体育局和部分区体育局工作人员进行访谈,并在各晨、晚锻炼点访谈健身的市民。
2结果与分析
2.1郑州市家庭体育的观念
2.1.1体育在家庭中的地位
对郑州市居民家庭“如何利用闲暇时间”的调查,可以反映体育在家庭生活中所占的位置。调查中得知:家庭闲暇时间分配中知识学习所占比例最高,为54.78%;文化娱乐和体育锻炼分别占第2、3位,比例分别为22.95%、11.10%;
公益活动占8.07%。上述数据表明郑州市居民家庭已经具有一定的体育锻炼观念,体育锻炼已经逐渐成为部分家庭的生活的组成成分。
2.1.2参加体育锻炼的动因
许多外在和内在的因素都会影响和制约郑州市居民家庭体育锻炼参与度。在这些制约因素中,内因是促进郑州市家庭参与体育锻炼的关键因素。调查得知绝大多数郑州市民只关注体育的健身功能,部分家庭已经开始关注体育对自身情绪和感情的调节功能。
构成郑州是家庭体育锻炼的外因主要有学校、单位、亲人和邻居。这说明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更希望和愿意从熟识的人那里得到感情的慰藉。随着医保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下岗和退休人员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
2.2家庭体育的行为方式
家庭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人们对体育锻炼功能的认识及家庭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绝大多数郑州市居民选择体育消费不高的锻炼项目,比如跑步、散步、羽毛球、乒乓球等,这表明郑州市家庭体育消费水平较低,体育消费结构不合理。郑州市居民体育锻炼的目的以强身健体为主,体育娱乐项目也占据一定比例,如棋牌类项目。另外,体育消费较高的台球、保龄球和网球运动也开始进入郑州市普通家庭。同时,由于郑州地处黄河,内有嵩山,周末郊游爬山也逐渐成为时尚。
对于家庭体育活动场所,郑州市多数居民在自家小区(35%)和公共活动场所(44%)进行锻炼,而到收费性体育场馆的只有11%。造成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郑州市缺少足够的公共体育场所,不能满足大多数居民日益增长的锻炼需求。
通过对家庭体育锻炼时间的调查发现,绝大多数的郑州市居民家庭的体育锻炼缺少计划,只有少部分家庭能够保证每周几天进行锻炼,绝大多数家庭的体育锻炼没有规律,所以不能保证体育锻炼的效果,“强身健体”的目的也无从保证。
2.3体育消费情况
现有的调查研究均认为体育消费与居民的可支配收入的高低呈正相关,家庭体育消费随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而增大。根据调查得知:家庭月收入在2500元以下的市民的体育消费项目主要集中在购买体育服装及观赏体育赛事等方面,很少选择购买体育保健用品及全家旅游项目;家庭月收入在2501 - 4000元的家庭和在4000-5500元的市民的体育消费较为均衡,后者往往选择购买体育器材及全家旅游,但是很少有参加健身房进行专业培训及观赏现场体育比赛等;月收入在5500元以上的市民的主要体育消费项目是购买健身器材、旅游及进行专业健身培训,主要原因是这些家庭有稳定和可供支配的收入。
2.4影响和制约因素
为了能够确保影响郑州市居民家庭体育锻炼因素的有效性,调查研究中,笔者结合体育专业人员的建议,设计并实现了若干影响郑州市家庭体育锻炼的因素表,以供郑州市居民按照自身家庭状况和感受加以选择。根据调查结果得知,锻炼设施、闲暇时间和家庭收入是影响家庭体育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同时,缺乏时间锻炼、体育设施不足和家庭收入不高是制约家庭体育快速普及和进一步发展的关键因素。上述调查结果符合人们的习惯认识,在一定程度上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家庭体育政策提供了实践依据。设施、闲暇时间和经济条件只是影响家庭体育的客观因素,群众体育的调查结果同时表明,影响郑州市居民体育参与程度的最重要的主观因素是体育兴趣和爱好。家庭体育通过把熟识的人组织起来进行体育锻炼,利用了人们内在的亲情意识,有助于体育兴趣的培养和提高。
3郑州市家庭体育的发展建议
结合郑州市家庭体育现状和专家意见,笔者认为发展郑州市家庭体育应从以下几方而入手: (1)政府部门应该致力于提高郑州市居民的经济收入水平,改善居民的收入条件,优化郑州市体育产业结构,刺激郑州市居民体育消费,提高体育消费的整体水平; (2)政府要利用舆论加强对家庭体育的宣传工作,培养市民体育锻炼的意识和观念,促使市民逐渐养成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建立健全相应的法规政策,制定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鼓励居民参与体育锻炼。(3)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加大对体育设备的经费投入,借助政府和社会力量来改善体育硬件,以满足郑州市民日益整张的运动愿望。同时加大学校等体育场所对公众的开放程度,提高设备的利益率;(4)加强加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体育骨干的培训力度,培养更多的体育活动骨干,带动市民体育锻炼的风潮。政府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社会指导员考核制度,进一步完善社会体育指导员这一职业;(5)加大群众体育赛事的经费投入,促进传统民间项目的开展,普及群众易为接受的传统项目,提高居民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栾志照.济南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及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1].山东体育科 技,2009,31 (3):95一96.
[2]钟新洪.我国居民体育消费的现状及其动机分析[J].2009,2 (81):147一148.
[3]魏玮,刘升东.我国直辖市居民体育消费现状分[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 2008,23 (3):222一223.
[4]中国群众体育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