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教会学生学会 做人

教会学生学会 做人

作 者:韩小利 (吉林省双辽市辽东中心校 136400)

摘   要: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班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面对独生子女或家里的二胎,自私、任性……如何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应该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首要目标。本文介绍了班主任工作中教会孩子做人的几种方法。
关键词:挫折;交往;合作;自制;孝

长期以来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在应试教育的步步紧逼下走入了误区,学习成绩的好坏成为衡量教师和学生的唯一标准,在教育的过程中,只重视对学生知识的灌输, 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意志、行为的培养,再加上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学生的影响,部分学生中存在着,自私、害怕面对挫折、对集体的事漠不关心、不懂得孝敬父母, 全然不顾家中的经济状况,穿的用的互相攀比等现象。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应当让学生学会做人,强化做人教育,班主任在平时教育中应该时时渗透对学生人格的培养,即学会做人。
一、在挫折中学会成长
现在的学生由于大都是独生子女,生活条件的优越,家长的宠爱,造成许多学生,害怕困难,害怕挫折,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或是选择逃避,或是悲观失望, 《礼记》中也讲到:“知困,然后能自强也”因此让学生正视挫折和困难是十分重要的。学校开展的军训,社会实践都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和培养坚强意志的契机,进行必要的引导使学生在挫折中学会自我总结。对那些学习下降的学生,根据他们压力很大,内心焦躁,思想包袱很重这一特点,我及时帮助他们查找落后的原因,班级里一名学生曾经成绩为第一名,但是经过几次考试后,我发现他的成绩明显下降,我没有急于找他谈话,先是观察了一段时间,对他的性格和学习方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在找他谈话时,让他自己来谈谈对自己成绩下降有什么想法,他觉得自己、家长对学习成绩的要求过高,而他又不太适应这种学习生活,这些都给他造成很大的压力,使他在学习时,遇到不懂的题,就十分的急躁,不愿意去做,造成不会的题越来越多,成绩直线下降,针对他自己谈到的方面和我对他的一些了解,我告诉他:“现在成绩的下降并不可怕,但是如果你一直在失败的阴影中学习,将一蹶不振,人生无坦途,挫折是一笔财富,一个人最难战胜的就是自己,既然知道自己有急躁、情绪不稳定的缺点,就应该改正他,不应放任自己的错点滋长,况且你身上还有很多优点,比如基础知识比较牢固、愿意帮助同学等等,我和同学们都相信你经过自己的调整成绩一定会有所提高的。”这次谈话以后,这名学生的学习状态有了明显的好转,成绩也有所提高。在平时我也经常和学生谈些这方面的内容,使他们体会到一个人的成长,必须经过各种考验,正是在各种的挫折中来实现自我的完善和发展的,在挫折面前不灰心,不丧气,总结教训,振奋精神,继续前进。
二、在交往中培养协作精神
现在,竞争意识在学生头脑中根深蒂固,学习成绩的竞争表现的更加突出,竞争意识是一个人前进的根源,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但一味对学生强调竞争,而忽视协作教育,容易造成学生心胸狭窄,养成极端个人主义,势必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社会的发展需要竞争,更需要合作,单枪匹马取得重大成果的机会越来越少了。众人拾柴火焰高,众人划桨开大船,21世纪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将有更多的机会进行人际、区域间和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要使学生能在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能更好的与他人很好地合作和共同生活,就必须从小开始教会学生在学校、家庭与他人很好地合作。要想与他人协作,首先应让学生看到其他同学身上有那些优点,这是进行协作的一个基础,通过同学之间对话的形式,让同学们谈谈其他同学有那些优点,他自己还有那些自己没有发现的潜力,有的同学告诉自己的同桌,说他学习很有效率,同学问他问题时都能给予详细的解答,有的同学谈到一个同学时这样说到:他在班级里成绩虽然不是很好,但是他打篮球时,抢篮板的英姿是女生心中的樱木花道。这样既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又使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了解了他人;接着在活动中,培养他们的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篮球赛中,第一场我们班输得很惨,所有的同学都很灰心。我给他们讲了九八年抗洪胜利,是由于军民等方方面面的团结合作,那么打篮球也是一样的,靠个人的突破,逞英雄主义是无法取得胜利的。队员们都明白了,大家只有团结起来,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才能取得胜利,这样我们班不仅在球场上打出很好的配合,赢得了比赛胜利,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学会了处理好竞争与协作的关系。
三、在日常中培养自制能力
拿破仑说过:“我们唯一能控制的便是我们的头脑,如果我们不控制它的话,别的力量就会来左右它了……”可见,自制是学生将来独立于世的一种基本能力。在社会中,只有适者才能生存;没有自制力的人习惯于我行我素,容易形成任性、自私、贪图安逸、追求物质享受的不良性格。而有较强自制能力,就能进行自我约束,见别人取得成绩,不自卑、不嫉妒、不吹捧,而是平等相待、平常相待……小学生他们也有自己的思维,但是由于阅历少,经验不足,使他们在看问题的时候会出现偏激的情况,或是容易受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有一次学生在表达训练的时候,提出自己的观点是“金钱是万能的”,当时全班只有一名同学不同意这个观点,其他同学都认为这个观点是正确的。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急于否定他们的观点,而是在清明节扫墓时,在烈士墓前讲烈士们的故事,让孩子知道高尚的人更注重人格、注重信念。在读书汇报会上讨论知识用金钱能否买到。讨论我们失去的光阴能用金钱买到吗?……最后学生明白:金钱并不是万能,金钱买不到快乐、亲情、友情。纠正了学生的错误观点,这比直接的说服教育更有效果。
四、在生活中孝敬父母
 “百善孝为先”、“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人如果不懂得孝敬父母,不知道关心他人,又怎么能奢望他们爱祖国,爱人民呢?而我们学校的一部分学生对父母都有一种强烈的向往感和依恋感, 但是由于这个时期的心理特点,又决定他们对父母有逆反心理,有些学生在学校的时候很听话,到家后父母的任何话都是耳旁风,有的时候还和父母顶撞。在学习《秋天的怀念》时,史铁生在文章中流露出的真挚的母爱让学生的心灵感受到了深沉的情感震撼。于是我趁热打铁,周末的时候布置一个作业“学做一项家务”,回来以后,让同学谈谈自己学会做哪些家务,有哪些体会,一个学生谈到,以前的时候常弄脏脏衣服,父母在劳累一天以后还要给自己洗衣服,而且从无怨言,自己却在那里看电视,吃零食。其实自己也能洗衣服,不是不会,而是不愿意去做,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在谈自己学会做什么家务过程中,学生们开始重新审视自己和父母的关系,父母对自己在细微上的关心,体会那种平凡而伟大的爱。这样学生学会了去注意、去观察父母,了解父母的艰辛和对他们的爱,以培养学生对父母和家庭的热爱之情。
人,只是简单的一撇一捺,但是要让这个“人”站得顶天立地,很难。做人难,育人更难。让学生“学会做人”是班主任工作的第一要务,我还会在这条路上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