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论提高小学生节俭养德的实效性

论提高小学生节俭养德的实效性

作 者:李广财 (辽宁省庄河市王家镇中心小学 116433)

摘   要:节俭养德是中华上下五千年的传统美德,从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到现在的光盘行动,从古至今,从过去到现在,亘古以来节俭与朴素就成为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如此冯飞腾达的今天,在我国处于全球经济排行榜第二的成绩面前,社会上习惯浪费的情况对现代的小学生心理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如果我们每个国人都积极行动起来,从节约一张纸,从节约一滴水,从节约一元钱开始,再小的节约乘以13亿,也就会变成最大的节俭。最重要的是注重孩子的心理发展、主体参与、开放性的指导孩子勤俭节约的有效策略。
节俭不是口号,是我们用实际行动去征服浪费的。从小学生抓起、从小事做起,从此刻做起,更是为我们每一个人做起的!
关键字:节俭;有效策略;自我做起

一、勤俭节约,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可丢
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我国人民和务实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我们国家毕竟未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也没有理由可以奢侈浪费,勤是甘泉水,俭是聚宝盆。节约不仅是在物质条件个匮乏时的权益之计,而是一个优秀民族所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和精神状态,优秀民族的成立,那就离不开少年们的努力,少年强则国强。这不仅是一个社会所应当倡导的文明风尚,更是当代人民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在整个学校大力倡导“节约”的传统美德,重在实践,贵在坚持。我们应牢固树立“以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荣,反对铺张浪费,奢侈挥霍”的荣辱观。
二、勤俭节约扎根学生心
(一)注重发展
从自我做起是体现学生自我发展的现代教育理念,它关注的是孩子的全面和谐发展。其中最重要的是学生的德性教育,勤俭节约在每个人学生心中只是有名无实,他明白其中的道理,但付出于行动对每个孩子来说却没有那么简单。如果孩子有一个明确的节俭目标和自觉节俭的意识,在老师的启发下学生必然会去执行。在节俭教育的过程中不难免会有个别同学坚持不住,那么学生变现出来这种急躁、不懂得节俭的思想必然会影响其他学生。教师要做的一方面要承认家庭之间的教育结果差异;家庭的生活条件之间的差异。要用一个崭新的思想看待这种学生,要让他知道钱不是来的那么容易。同时对家庭教育生活环境进行全方面节俭教育。要做到使每位学生意识到节俭要靠大家,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发挥自己的小力量,保护勤俭节约好美德。
(二 )谈教育案例,如何节约一滴水一元钱
小明洗完手后总是不能及时关水龙头。星期天,小明和妈妈去交水费,来到交水费的地方,有个叔叔说:“你们的水费是35元。”这时小明和妈妈吓了一跳,小明想可能是我经常没关水,所以就花了35元。回到家,妈妈就坐在沙发上认真思考为什么会花这么多钱?小明知道自己错了,水是那么重要的,如果水没有,那我们怎么生活呢?我应该爱惜水,从现在做起。于是小明从早到晚用过的水就用来冲厕所,一个月又过去了,小明来到交水的地方,叔叔说:“你们的水费是15元。”小明非常高兴,回到家,妈妈看见原来是小明知道节约用水,不停的夸奖真是个知错就改的好孩子。从这个案例中学生深受正面的影响,不仅明白了再生活当中要节约一元钱、一滴水,而且制定了许多如何节俭的好方法。
(三)家庭文化影响
如今的孩子似乎越来越懂得享受:“吃讲美味”、“穿讲名牌”、“玩讲高档”。现在小学生穿的衣服和鞋、背的书包是名牌的极为普遍,一元钱一张纸对他们来说就是九牛一毛而已,肯本不放在眼里,用手机、电脑的现象也是不胜枚举。虽然有的家庭经济条件不好,消费档次稍低一些,但孩子的消费总额占家庭总支出的比例还是不小的,难怪有不少家长直叹现今的孩子越来越难养。那么孩子这种现象是由谁造成的?显而易见家庭教育尤为可贵。家长首先要明白,消费教育并不是花钱教育。消费教育是使孩子们正确认识钱与物的价值与关系,善用钱,懂得生活。其次家长教孩子用好零花钱,可以与孩子商量,制订一个计划,提出意见让孩子参考,最重要家长不能溺爱自己的孩子,要让他们尝尝生活中的苦味道,把消费教育与劳动教育结合起来,鼓励孩子通过正当劳动获得一些收入,而不是孩子做点家务就给酬劳,成绩考好了就给奖励。
三、总结
1.小学生铺张浪费现象太过于严重。
2.学校要及时开展节俭教育活动。
3.学校与家庭多方面沟通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花钱的方式。
4.自我做起是解决小学生这种铺张浪费的最好方法。
参考文献
[1]张暇.中小学生消费现状令人忧消费教育谁来引导[J].素质教育大参考,2007.
[2]杨秉毅,刘克君.小学生家庭教育调查与研究[J].宁夏教育,200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