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满足自己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它反映了客观事物与个体需要之间的关系。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或符合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使人产生愉快、喜爱等肯定的情感体验;凡是不符合人的需要或违背人的愿望、观点的客观事物,就会使人产生烦闷、厌恶等否定的情感体验。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每个人在与他人的接触中,都会产生情感,不同的情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高中政治课本身是一种理论性很强的学科,仅仅依靠理论的教育,很难达到教书育人的真正目的,高中政治课同时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学生主体的需要,切合学生现阶段成长的实际。以人为本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人性化,即以学习者为中心,这种思想是将教师为中心改为学生为中心,倡导“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而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是实现政治课教学以人为本的最佳途径,即在教学中引导学生的学习动机,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重要理念之一,而创设情境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那么,怎样让高中政治课充满情感,做到学生喜爱呢?
一、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学生对一个老师的喜好往往会影响对一门学科的学习,“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爱学生,学生才会爱教师。在课堂上,教师应该用真诚的微笑,热情的目光,积极的情绪对待学生,学生才会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信任关爱的情感,才会在课堂上发表自己的见解,轻松愉快地学习知识。因此,要让课堂有情,必须首先建立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教学要联系实际
理论是枯燥的,而生活是丰富多彩的。思想政治课就必须与活生生的社会现实相联系,这样,就不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形象可感,亲切可信,有趣实用的学科。课堂自然就会兴趣盎然。思想政治课源于生活,高于生活 ,指导生活。我们只有在教学中把社会的热点新闻现象和理论知识相联系,就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融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
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喜爱,通过视频,图片的加入,可以使生硬的,难以理解的知识生动,真实,一目了然。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因此,学生也更感兴趣。在教学中,不失时机的采用多媒体,学生在视觉和感官的多重影响下,对所学知识达到潜移默化的理解和掌握,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四、多种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领会教材知识点的内涵,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也能增强师生互动,融洽师生关系。例如:问题法。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提供一定的刺激模式,激发起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欲望,拨动学生的心弦,点燃学生好奇之火。再比如:讨论法。教师可以事先确定一个主题,组织学生有的放矢地展开定向式讨论,也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围绕有争议的中心论题进行自由式讨论,以获得多样的,独特的答案。总之,让学生在新颖,独特的情境中掌握知识。
五、创设教学情境要有针对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要针对高中阶段学生的特点和需要,例如,高中学生不满足于接受性灌输教育,具有强烈参与社会生活的愿望,并且具备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那么我们创设教学情境就要针对他们这些特点,让他们参与其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他们对学习新知识产生认识上的需要,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总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课堂情境的创设已经成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顺利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根据新课程生活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特点以及高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加强课堂情境创设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