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社会科学»教育学>> 绘画治疗对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影响

绘画治疗对孤独症儿童康复的影响

作 者:徐小亲 (广东省深圳元平特殊教育学校 518112)

孤独症也称儿童自闭症,是一类起病于3岁前,以社会交往障碍、沟通障碍和局限性、刻板性、重复性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发育障碍,是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有代表性的疾病。需要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采用教育干预、行为矫正、药物治疗等相结合的综合干预措施。绘画治疗就是众多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对孤独症儿童康复其中积极作用
一、影响孤独症儿童学习的特征
孤独症患儿从小在学习方面就有明显的和一般儿童不同的特征,这些特征导致教导孤独症儿童的困难。包括:
1.缺乏学习动机,患儿对自己特殊的偏好有兴趣,而对一般人要去学习的事物缺乏学习的动机。
2.选择性的注意力,患儿对自己有兴趣的东西有极高的持续的专注力,可是对希望教他的事物却不能专心,眼睛不看,看也不持久。
3.理解能力不佳,患儿常对听到的信息或看到的别人的表情姿势等所传递的讯息缺乏理解的能力,而却常有良好的记忆及视觉空间的能力,因此表现出拼图、认路、过目不忘等超强的能力。
4.由于理解和表达的能力不佳,自己的需求和情绪不能适当的表达让别人理解,因而引起挫折,而形成一些情绪和行为问题,比如挫折时出现暴怒、伤害自己或攻击别人的行为。
5.孤独症的患儿常靠视觉记忆来学习。超过一半的孤独症儿童视觉的学习比用听觉的学习要来得好。
综合上述各项学习的特征,以一般教导的方法常常难以教导孤独症儿童学会一般儿童自小成长的过程要学的许多能力。在许多训练孤独症患儿的方法之中,绘画是了解和帮助孤独症患儿的一扇小窗子。
二、绘画的独特魅力
美国詹姆斯·萨沙力在他的著作《儿童期的研究》中说:“儿童绘画的艺术表现的性质并不完全是写实主意而是象征注意,不能用大人的标准来看孩子的话。而且美术教师应该引导孩子排除模仿东西,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孩子们的画就是他们独特的想象和表现,美术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力。
孤独症患儿具有自己特有的造型和再现方式,所以当他们用自己的身心表现事物时,会感受到创造的喜悦。关注自己的生活环境,运用形象、色彩,把自己内心的情绪和感受表现出来。绘画使人与外界紧密联系,表现生命的内涵的一种活动,使人感受自己的生存,认识自己的本质。
三、绘画对孤独症患儿治疗效果
1.从绘画这一小扇窗口看到的孤独症是多姿多彩的。有些孩子绘画时用对比强烈一般人不敢用的色彩,或独特的笔法,显示孤独症患儿不受世俗的影响,将潜意识或最原始的心理历程呈现出来;有些孩子虽然没有语言,却以纯熟洗练的手法勾画出自己喜爱的车子、演奏的乐队,以绘画来呈现他的内在语言;有些孩子则从别人无法理解的点、线,逐渐发展成一般人一眼即可看出的所代表的事物,显示他的认知概念形成的过程;有些孩子则准确的重复画出同样的图像符号,表示他求完美精确的特性。这些例子,以及许多许多其他没有一一叙述的绘画的特质,都告诉教师:孤独症患儿借着绘画将孤独症的特征、自己的内在世界以及成长学习的轨迹一一呈现出来。这些特质有助于教师了解孤独症这“迷”人的现象。
2.绘画能帮助孤独症患儿打开一个和外界交流的管道。刚开始训练时,最困难的就是抓住他们的眼神,使他和教师共同注意教师想要他注意的事情,这可能是孤独症患儿最基本的心理功能缺陷。这时,颜色的变化,尤其是颜料在纸上渲染开来的变化,手掌沾颜料印在纸上形成的图案,颜料涂抹在身上的彩绘等,是非常能吸引孩子注意的。引导孩子注意外界变化,帮助他们注意到自己的行为可以引起外界的变化而产生沟通的兴趣,进而引导他掌握学习的方法。
3.大部分患孤独症的人,透过视觉的学习比单纯通过听觉学习的效果要好。不少孤独症患儿对形状、文字、图案很敏感,表现在认字、认路、拼图等方面绝佳的能力。因此帮助他们建立生活和学习常规的课表,在孩子能认字之前,就十分适合以图画来表示其活动的顺序。当然,各种颜色的教材,不同性质的颜料、彩笔和各种绘画活动,都是必不可少的,而且时常可以看到很好的效果。对于少数有绘画天分的孤独症患儿,在教师的指导之下,也常能绘出十分高水平的作品。
4.孩子们的画与其身心的成长密切相连。
1)运动机能得到发展,在画画时为了充分表现自己的想法,手的精巧性和运动技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认识技能的发展,孤独症患儿不善于表达,他们对于需要他们知道的、感觉到的、想告诉别人的东西,并不是单纯的写实,而是用他们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
3)感觉与情感的发展,对于画画,首先要对自己身边的发生的事情产生兴趣,要深刻表达对象的表情和动作就必须对事物的喜怒哀乐之情不断观察和深化。通过绘画,可以不断充实他们的生活体验和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这样,孤独症患儿把社会体验,用画来表现的同事,他们的认识就可以得到确立,想象力可以得到极大丰富。
通过绘画可以让教师从他们的美术作品中去揣摩他们所思、所感、所需,找到最有效的教育途径,适时的调整教学计划;同时绘画也充分调动了孤独症患儿多种感官参与认知活动,有助于激发其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与社会多渠道的关联。绘画治疗对孤独症儿童康复有着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东山 明(日)  孩子与美术——教与学.中国林业出版社,1994
[2]周耿,王梅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训练  中国统计出版社1999年版
[3]《中度智力残疾儿童教育训练纲要》 教育部,1994颁布
[4]布鲁纳 《教育过程》,上海人民出版社,1973年
[5]赵树铎 《特殊教育课程与教学法》,华夏出版社,1994年4月
[6]谢明  孤独症儿童的教育康复  天津教育出版社 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