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英语教学也将带来重大影响。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正是让学生在学习中发展智力,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为他们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因此,英语教学对人的素质的提高、智力开发和德智体全面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在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上,说明高中英语学科素质教育的内涵,并针对传统英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和总结了高中英语素质教育的思路和策略,以期对高中英语教学有一定的帮助,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关键词:素质教育;高中英语
一、 素质教育和英语素质教育
《教育改革和发展改革纲要》提出:“中小学应试教育转向全国提高国民素质教育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由此可以看出,素质教育是一种着眼于开发人的潜能,以完善和全面提高整体素质的教育,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主要是使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任何一个人只有经过良好的素质教育,在基本素质方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将来无论向哪一方面发展,从事任何领域的工作,都会有充分发展的可能和搞好工作的广阔天地。素质教育的提出和实施,对英语教学也将带来重大影响。
高中英语素质教育具体应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使学生英语知识水平得到全面提高,能够灵活运用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的能力得到提高;2、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的心理更加健康,积极向上,更有爱国热情等;3、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二、英语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最终的评价准是学生的考试成绩,并以此作为评价学生、教师和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这种单纯地以应试为目的的教育主要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弊端:
(一)忽视学生英语知识和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
这种选拔主要是以高考成绩为依据,因此,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对高考考点的讲解、考查和训练,忽视英语教学应提高全体学生口头和书面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能力的培养,漠视英语教材中蕴涵的丰富的相关学科知识,不利于学生的英语知识和其他科学文化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不利于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品质发展
分数是应试教育用作要求和评价学生、学校与教师的唯一标准,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提高和思想道德品质和意识的关注非常淡漠,从而培养出来的多数学生心理脆弱,思想道德品质低下。
(三)束缚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应试教育以选拔为主要目的,为了使学生能取得高分,不惜开展题海战术,把联系性极广的语言切割成孤立分散的知识点和语言点,教学过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教学方式和方法主要是教师讲授、灌输,学生被动地听课和学习,教学方法僵化,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
但随着社会与经济的发展, 我们与外国的交往变得越来越频繁,而英语作为一门应用最广泛的国际化的语言,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所以高中阶段的英语教学不仅仅是要使学生在各种考试中考出好成绩,也要培养出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的高中生。英语课程标准也要求我们在高中阶段,应该使学生明确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精神;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他们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使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为他们未来发展和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如何在高中英语教育中实施素质教育
(一)采用任务型教学方式
根据学习内容, 设计出各种交际任务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既习得语言, 又学会用英语做事,并体验学习语言的过程。要引导学生善于把教材内容活化为实际生活,把语言教学活化为语言交际, 使学生能够运用英语来解决现实生活问题,即“学会做事”。任务中的问题要设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上,即跳一跳就能够得上的地方,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认识冲突, 提高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从而使学生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 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健康的情感体验, 感受语言的多元价值。
(二)调整阅读策略
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要调整阅读策略,使学生充分接受文化熏陶:(1)教会学生从语篇角度出发,了解语篇体裁,分析语篇结构,从关键词中整合语篇的内容、主旨、观点、作者态度、作者意图等。(2)教师应关注并介入学生的阅读过程,对学生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阅读方法和阅读习惯等加以分析、指导和调控, 并教会学生各种阅读技巧( 如略读、寻读、猜测词义等) ,来捕捉所需信息, 提高阅读速度。(3)教师应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扩充和渗透, 使语言知识和文化背景知识相结合, 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扩大其知识面, 感受文化熏陶。(4)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知识水平等补充英语读物,通过大量阅读这些英文作品,学生可以了解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文化背景、生活习惯、思维方式以及精神面貌等,形成跨文化意识,培养人文素养。
(三)用诗歌、音乐教学,陶冶审美情操
在高中阶段,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背诵一些原版的英语诗, 并注意督促检查。这不仅可以增加英语语感,而且可以进一步感受语言的美感。同样,教师可在课时前几分钟里播放一些优美动听的歌曲, 也可以在课堂上, 教唱几首与课程内容有关的英文歌曲,调节课堂气氛,提高学习效率。将这些内容引入英语教学,可使学生欣赏到语言的意境美、节奏美,同时,产生学英语的积极情感和态度,提高学习兴趣,培养人文修养,真可谓事半功倍。
(四)英语写作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
要求学生把日常生活中要做的事情用简单英语写便条、书信等形式进行有意义的交际。鼓励学生多动笔, 记下自己认为有意义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有时可能是课堂上讨论过的一个话题,有时可能是对所看过的英文作品或英文电影的体会、评论, 有时可能是对一次集体活动或任务完成的记录等。学生不受题材、体裁的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写记叙文、议论文、抒情文等,可以是诗歌、散文、短剧、故事等不同形式, 让同学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然后,评出词汇最丰富、内容最充实、观点最新颖的文章, 供大家参考、欣赏。教师也要让学生经常写日记,用英文记下生命中的感动, 但教师没有翻阅其日记的权力。于是,学生就能在自由的受尊重的关怀中书写丰富多彩的篇章,从而发展他们完善的人格。
作者简介:孙艳芳:女 ,1970年8月6日,吉林省松原市实验高级中学,中教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