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息化是军队院校实验室建设发展需要不断完善的目标之一,所以需要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笔者结合目前实验室建设的一些现状,提出对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化;建设
这几年,全军各所院校积极贯彻军委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结合第十六次院校会议精神主动加强建设,以培养合格人才为目标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教学改革。在这种精神和实践引领下,在实验室建设方面也积极向“实战化”靠拢,转变观念,改革创新,统筹规划,突出重点,科学管理,讲求实效,取得了一些成绩。
一、全军院校实验室建设现状分析
进入“十二五”以来,全军院校以建立新型院校实验教学体系、“2110工程”、军事斗争准备为契机,实验室建设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队和部门重点实验室相继建设和完善,一些综合类院校和技术相对专业的院校建成了一批与新大纲、新课程体系相配套的实验室,基本上满足了教学训练大纲对训练的要求。一些指挥类和中高级院校则以作战实验室建设为主,建成了一大批战役战术训练和培养作战指挥能力为重点的作战实验室,对于提高军事指挥员作战指挥能力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全军院校已经基本形成了体系比较完备、类别比较完整、分布比较合理、建设比较系统的,能够适应新形势下院校教育训练基本需求、与军事斗争准备密切相关、能够与新武器装备配装同步的军队院校新型实验室体系。
一是学科发展与实验室建设有机结合。院校实验室建设大多是以学科建设为蓝本,按照大专业、多方向、宽口径的目标进行建设,逐步建立了与新教学任务相适应的新的专业基础实验室体系。特别是重点扶持了一些与军事斗争准备密切相关或者是新兴学科的实验室建设,一些落旧的实验室也在逐步翻新。
二是实验室专业特色逐步形成。在近些年院校训练任务规划和专业目录不断调整的过程中,与之相配套的具有比较鲜明特色的专业实验室体系正在逐步建立。围绕学科调整、重组和优化,一大批特色鲜明、带有明显专业特点、军事斗争准备急需的专业实验室相继建立并投入使用。
三是实验室改造翻新力度加大。通过合并、改造和使用新技术,大力推进了基础实验室建设“中心化”,使全军院校实验室建设质量和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通过多种方式改造和翻新,实验室的承训能力大大提高,建设和管理水平得到了快速提升。国家重点实验室或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军队重点实验室、部门重点实验室四个层次的实验室覆盖了军队院校大部分学科专业,成为军队院校可持续发展和不断创新的重要基地。
二、院校实验室信息化建设对策建议
信息化一直以前是实验室建设的标准,面对实战化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提升,院校实验室建设要注重信息化建设,它是适应部队装备发展和岗位任职的现实需求,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生成战斗力之基。
一是注重实验室“硬装”。所谓“硬装”,就是实验室基础设施建设,这项工作在信息化实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室软件设施再好,如果没有很好的硬件基础设施做保障,那也难以达到很好的效果。在实验室设计、研发和完善阶段,可以把实验室多用途使用因素考虑进入,为实验室多样化用途建设预留接口。特别是要加强实践和模拟训练环境的建设,围绕仿真训练维修模拟系统重视理论,实现进行各种操作步骤模拟、时空的模拟及功能的模拟,实时传输、演示、模拟故障、虚拟场景等功能。
二是加强实验室“软装”。所谓“软装”,就是实验室软件功能建设,它是实验室发挥重要作用的神经中枢,在实验室建设中也需要决策者认真考虑的问题。比如: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这些技术的使用可以呈现出信息容量大、交互性能强、使用灵活等特点。多媒体技术综合了图、文、声、像等多种媒体的优势,表现力强、视听觉效果突出。计算机技术可以替代一些传统的挂图、投影片、录像片等基本功能,借助于丰富的多元图像、影像、声音等创设教学的浸润式情境,实现声像同步、图文并茂、情景交融的教学。
三是融合“硬装”与“软装”特点。实验室基础设施和软件进行提高和完善后,在具体使用过程中还需要注重二者之间的结合,这点在建设实验室信息化时,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比如:可视化教学手段设计,可视化教学手段是利用计算机控制技术实时显示装备的结构、正常工作现象、检查调整的步骤、故障现象的分析和排除方法,充分发挥监视系统的效能,解决装备少、操作训练时间短的现状,可极大提高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信息化建设“硬件”和“软件”各是一方面,需要建设者和使用者共同思考。
四是建设实验室人员队伍。无论是实验室“硬装”多么过硬、“软装”多么先进,如果实验室使用者的业务素质跟不上建设发展速度,那么实验室的使用的效率也会大打折扣的。对于实验室使用者而言,或许他们是教师、或者就是实验教员、也可能是实验室管理员,无论是怎样岗位,都需要对实验室进行合理的使用和管理,对这些人员的培养应该是提高其履行实验室岗位管理的能力。实验室的建立对每一位从事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知识面要宽,素质要全面,具备良好的实验能力和实验技能。基于以上所述,需要采取一些对策来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水平,比如:定期对从事实验室工作的人员进行实验培训,为他们创造各种研讨和交流机会,通过实验教学研讨会、实验操作比赛、观摩等活动,提高教员之间探讨的机会,达到取长补短、相互促进的目的。当然,还要加大他们到基层部队任职、代职的力度,经常组织到部队参观见学,并要鼓励进行实验教学改革研究、实验仪器开发和新实验、新项目的开发工作,培养和带动其科研和新技术开发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志生,付畅一,孙耀佳.着眼任职教育对象需求,积极探索教学模式改革正[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9(4)
[2] 金华仁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析[J].常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
[3] 康小平,仲元昌.现代通信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12)
[4] 潘玉田,耿仕信.军队院校任职教育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6
[5] 李元奎,马立峰.军队院校任职教育研究[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