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我国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当中,艺术设计课程占据着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这就使得国家对它的教学要求更是越来越高。因此,为了契合国家的要求,教育局就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改革。这次改革,不仅确立了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设计课程的目标,还加大了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力度。于是,本文将针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对它的艺术设计课程模式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
关键字:高职学前教育;课程模式;艺术设计;教学改革
一、分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设计课程
(一)简析学前教育专业
学前教育专业是目前就业率比较高的专业之一,社会对它的需求量也是非常的高,甚至有些幼儿园都还要对其进行提前下“订单”。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并不是由于社会缺乏学前教育专业人才,而是缺乏一些具有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而这样的人才,不仅要具有极高的综合素质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还要具有丰富的艺术技能实际运用的经验。
(二)分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设计课程的现状
艺术设计课程是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当中,比较重要的课程之一,它旨在培养该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以及他们对艺术的审美能力。也正是该专业的重要性,教育局曾对它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改革,并在改革中确立了它的教学目标,同时也加强了高职院校对它的教学力度。但是,纵观我国现代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设计课程,教学者在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时候,还是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不仅降低了该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还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高职院校就必须要针对这一现象,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设计课程模式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并以此来完善现有的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设计课程模式。
二、试析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设计课程模式中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的混同
众所周知,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目标,就是为社会培养出一批高文化、高素质和高技能的幼儿园教师。但是,教学者在对学生进行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过程当中,却将该课程的两种培养目标混淆在了一起,从而让部分学生得不到学校对其的重点培养,导致该专业的教学水平出现了大幅度降低的情况。其中,该课程的两种培养目标分别是:
1、技能型培养目标,它注重的是对学生各方面技能的培养,比如:绘画、音乐、书法和艺术设计等等。
2、发展型培养目标,它注重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及内涵的培养,比如:人文素质、心理素质、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等等。
这两种培养目标,虽然都是旨在培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但是它们在实质上却有着很大的不同,比如:在技能型培养目标的课程内容当中,艺术设计课程占据的位置比较大,且该课程开设的时间为三年。但是,在发展型培养目标的课程当中,因它注重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及内涵的培养,所以艺术设计课程所占的比例就比较小,且该课程开设的时间也只有2年。因此,该课程培养目标的混同,不仅会让学生得不到更好的学习机会,还会对整个学前教育专业带来巨大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不符合教学要求
艺术设计课程的设立,是为了培养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质、内涵以及专业技能。但是,高职院校为该课程聘请的教学者,却大多都是从艺术学院毕业的专业教师,且他们在授课的时候,对教学内容的选取,也都是以艺术学院的教学要求为基础,这就使得他们忽略了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和内涵的培养,从而让该课程的教学逐渐脱离了该专业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模式的不完善
在艺术课程教学当中,教学者的教学模式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如果,教学者的教学模式本身就存在着问题,那么用它来对学生进行教学,就会从很大程度上降低教学者的教学成果。因此,一个完善的教学模式,不论是对教学者来说,还是对学生自己来说,都是极其重要的。然而,就现在的形势来讲,我国高职院校的艺术课程教学模式普遍都不完善,这就严重影响到了该专业学生的学习成效,从而使他们达不到社会市场的要求,最终被激烈的就业竞争市场所淘汰。
现对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将其存在的问题一一例举出来:
1、艺术设计课程与该专业其它的艺术课程相背离,也就是所谓的缺失了关联度,使得艺术设计课程被它们独立了出来。
2、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存在着重复性和不完善性。
3、教学者太注重对学生进行艺术设计能力的培训,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综合素质与内涵的培养。
4、教学者没有把教学内容和专业知识及技能的实际运用合理的结合起来。
三、如何完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设计课程模式
(一)明确培养目标
1、对该专业学生的发展需求进行调查,并对调查的所有数据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总结出一个结果。
2、依据分析得出的结果,将该专业的学生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技能型,另一类则是发展型。
3、有针对性的对这两类学生进行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安排,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目标。
(二)严格选取教学内容
在艺术设计课程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高职院校不仅要依据已经设定好的教学目标,还要按照国家教育局的教学要求,严格的去对该专业的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选择,比如:物象素描、意象素描、平面构成、设计表达技巧和色彩构成与设计等等。
(三)完善教学模式
要想从本质上完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就必须要从以下几点去进行考虑:
1、将艺术设计课程与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其它艺术课程有效的联系起来,并对它们各自的教学内容进行一个合理的筛选、择取与综合,确保教学者在对学生进行艺术设计课程教学的时候,不会出现教学内容重复以及不完善的情况。
2、提高教学者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及内涵的培养,让学生在艺术设计的课程当中,也能够达到完善自我的目的,从而将他们培养成一批德、智、体、美兼具的优秀高职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3、把艺术设计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培训有机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学习艺术设计理论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强化他们自己的专业技能。与此同时,学生在专业技能培训的过程当中,也能够达到巩固自身理论知识的这一目的。
4、教学者可以通过一些有效的方法,去强化学生对艺术设计专业技能的实际运用,比如:模拟一个实战训练,让学生在实战训练的过程当中,以运用艺术设计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础,为幼儿园学生进行实际的教学。
四、完善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设计课程模式对我国的影响
艺术设计课程模式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一个完善的艺术设计课程模式,更是为教学者的教学起到了一定的推动性作用。因此,现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设计课程模式的完善,对我国产生的影响进行全面的分析和探究,并将其概括成以下几点:
1、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批综合素质高的,且具有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幼儿园教师。
2、满足了社会市场对幼儿园教师的需求。
3、促进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4、提高了我国高职院校对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设计课程的教学成果。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专业对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当中的艺术设计课程又是一个核心科目。因此,面对社会对该专业人才的需求,高职院校就必须要完善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设计课程模式。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该专业的教学成果,并为我国培养出一批能够满足社会市场需求的学前教育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付强.论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培养*[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3,(10):26-27.
[2] 李丽华,许红梅.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结构整合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31(9):156-159.
[3] 练雪青.高职高专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设置的分析与思考[J].群文天地,2013,(10):288-289.
[4] 赵红霞.学前教育专业艺术类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与职业,2012,(5):130-131.